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北大120周年校庆年启动仪式举行 四代北大人讲北大故事
2017-05-05
澎湃新闻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2017年5月4日晚19时,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年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举行。

  以百廿年历史为引,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启动仪式上发表致辞。他表示:北大,从来不只是一所学校,她是中国千年文脉的传承者,是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是人们心中的图腾,寄托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仪式上,林建华校长对于即将到来的120周年校庆表达了期待与展望。他表示:“成就、反思与未来”将是明年校庆的关键词。在复杂变化的时代里,北大要“守正”,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坚守中国大学和北大自身的百年传统,重塑大学的公信与尊严;北大还要“创新”,要与时俱进,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始终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要“引领未来”,要把每个机构、每个人的创造潜力都激发出来,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产生影响国家和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

  四代北大人讲述北大故事

  “百廿载悠长学府,双甲子薪火相传。”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现场看到,启动仪式现场邀请了四代北大人齐聚一堂,畅谈对北大的情感,讲述与北大的故事。

  北大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文化学者、国学泰斗楼宇烈教授是在1955年进入北大的,谈起当初报考北大的经历,楼宇烈回忆道:“报志愿的时候,我对文科理科都很有兴趣,一看哲学系招生简章上说哲学文理科都学,就报了哲学系。至于为什么选择北大,因为1955年全国的哲学系都并入北大了,要学哲学只能来北大。刚刚进北大时我们班有70多人,毕业的时候只有40多人,其中只有一个女生,因为哲学有难度嘛。我还记得恩师冯友兰先生的有很重的河南口音,他总管我叫‘楼宇来’。”

  谈及对北大的展望,楼宇烈说:“我希望我的教学让非专业的人都听懂,让专业的人能悟到新的道理。也期待所有北大学人能在学问上更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继续发扬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我这一代人年轻时有很多时间都蹉跎在政治运动上,而现在的年轻人有时间专门做学术,所以他们理所应当超过我们。”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北京分社前社长吉米是1977级的北大留学生,他回忆起当年的生活时说:“当时我们的课余活动一般是跳舞,舞会很热闹,吃完饭后就跳舞,另外还有打篮球。我还记得北大学一食堂当时的凳子不够,所以大家都站着吃饭。”作为一名国际记者,吉米希望北大“发扬民主科学,让中国更开放,更国际化,也要更爱惜楼老那样的老师。”

  此外,在1998年北大建校百周年时入学,留学归国再次选择回到母校从事教学科研的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陈鹏教授说:“我是甘肃人,从比较偏远的地区来到北大,到北大之后才知道我也可以出国留学。感谢北大两次选择了我。”

  城市与环境学院2016级本科生邓涵朵,则是在北京大学1998年5月4日百年校庆之日出生,“这生日也是我一生的荣耀,期待北大在学术上更自由更纯粹。”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北京大学校友屠呦呦也通过来信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祝福,“未来属于年青一代,期望青年学子心怀世界,以天下为己任,守正创新,为祖国的明天和人类的福祉作出更多的贡献。 ”

  北大人:用登山、奔跑献礼

  在北大启动双甲子校庆年之际,北大学生社团山鹰社联合知名校友和毕业社员,共同挑战攀登珠穆朗玛峰。启动仪式上,正在珠峰大本营拉练的登山队员通过视频与现场连线,用珠峰的石子摆成北大logo图案,在世界之巅表达了对母校的祝福。“在高海拔地区,我们喘三四口气才能迈出一步,一小时只能爬二十几米。登山是北大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自我的挑战,也是北大鼓励青年学子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体现。期望北大人始终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追求在不断挑战、不断攀登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把北大乃至中国的精神旗帜插在世界最高处。”

  此外,北京大学100871跑团也发布了“北大人全球接力跑”活动,用奔跑的形式献礼北大。启动仪式上,跨越河南、河北、北京三省市,连续奔跑144小时,行程1200公里的跑团成员,伴随着学生民乐团合奏曲目《龙腾》跑入现场, 一同见证校庆年的启动。为庆祝北大120周年校庆,跑团拟启动2018年120万公里的跑步接力。

  随后,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上台致辞,他表示,北京大学的建立是和国家的命运始终联系在一起的。北大人应该有一种担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gk1.jpg
中国教育报 2020-06-30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