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北京考试院发布2017北京高考文综卷政治解析
2017-06-08
人民网-教育频道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北京政治高考试题贯彻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和评价方式上的创新,注重发挥考试推动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

  一、发挥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17年北京政治高考试题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科学公平选才作为命题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学生庙会练摊”将收入将作为奖学金提供给西部贫困地区中学的试题,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精神,引导考生懂得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意义。通过“《民法总则》与每个人的一生息息相关”的描述,引导考生理解《民法总则》的颁行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及保护公民民事权利的重大意义。“谋划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通过对首都未来发展问题的探究,引导考生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第25题以中国水墨画“墨分五色”的传神技法为题材,促进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同时,作品《奋进》的主题对学生也是一种引领、感召和激励。第41(3)题通过元代青花瓷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形成对待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正确态度,并进一步认识“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

  二、考查核心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2017年北京政治高考试题突出考查了考生综合运用学科内容解决现实问题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注重培育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第31题通过考查考生对“两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重要意义的理解,引导其认同中国的政治制度,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第38(1)题通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公民参与及政府对公民意见建议的回应,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和谐的观念,引导考生懂得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实现人民幸福的保障。第35题集中考查了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要求考生在概念明确、准确读图和掌握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有助于提高考生解读宏观数据、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能力。

  三、关注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试题强调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导向,紧扣社会生活,引导学生积极思和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试题关注国际国内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分析、维和常备警队的组建、“两会”召开、科技助力健康中国、《民法总则》的颁行、生态环境保护、《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共享单车、中学生义卖……试题内容体现了生活的丰富性和层次性,引导学生“身在校园,心系天下”。

  第26题的内容节选自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试题引导学生关心时政,了解国际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39题“外卖”的题材“接地气”,形式活泼,问题开放,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积极探索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四、注重试题创新,探索高考评价的新形式

  2017年北京政治高考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考查内容、考查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创新,积极探索能够反映学科本质特征、具有学科特色的考查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打破答题模板,摆脱僵化固定答案的思维模式,鼓励新方法和新解答。

  在考查内容上,试题打破模块的分置,体现了考查的综合性。北京市中学生庙会义卖一题横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三个模块,引导考生全面、多角度地理解复杂的现实问题,避免思维单一性的局限。

  在考查方式上,第38(1)题“城市规划中的公民参与与政府回应”采用撰写论文提纲及要点的形式,引导考生从描述现象,到发现问题、阐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再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出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

  在评价方式上,部分试题继续采用等级评分的评价方式,引导考生摆脱唯一答案的思维模式,突出对学科素养的综合考查。在39题对“消费者调查问卷”分析的考查中,参考答案依据经济学逻辑分析的顺序展开,旨在强调重视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理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