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北京:新高考增加“选考”科目 首批考生“走班”上课
2017-09-05
北京日报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新中考、新高考增加“选考”科目 首批考生“走班”上课同桌不同课

  新学年,升入初三的学生2018年将参加新中考;新高一,则是2020年新高考的首批考生。新中考、新高考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选考”科目,选考科目,组合多多,新初三、新高一新学年流行“走班”上课,同桌不同课。不仅如此,部分中学还提前请高校教师为新高一授课,帮助他们提前规划专业方向,确定适合自己的新高考“选考”科目。

  新初三同桌换人

  2018年,本市实施新中考,新学年升入初三的学生是新中考的首批考生。

  依据新中考方案,除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外,考生还要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6门课程中选考3门,其中物理、生物(化学)须至少选择一门,选考科目成绩按比例计入中考总成绩。

  选考“6选3”,组合多多,为帮助学生备考,部分学校改变传统“行政班”设置,依据学生选考科目情况,重新安排教学。新初三学生或“走班”上课,或重新分班,“同桌的你”换人了。

  例如北京五中分校新初三按照学生选考科目情况,重新分班。期中考试后,初三生将“走班”上课。该校负责人介绍,该校学生选考科目组合共有9种,目前选择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组合的人数最多。

  还有的学校更彻底,根据学生选考情况,重新分班教学,甚至同一科目,还会分班分层教学。

  北京二中亦庄分校则根据初三学生选课情况,设计“定二走一”兼顾分层的走班模式。选择物理、生物(化学)加一门文科的学生,根据上学期总成绩和学生自己的兴趣点,分为两个行政班分层教学,文科科目走班;选择化学(生物)加两门文科的学生,根据上学期期末总成绩和学生自己的兴趣点,分为两个行政班分层教学;选择物理加两门文科的学生,则在一个行政班。

  新高一最快本学期选科备考

  2020年,本市实施新高考,本月入学的新高一,是新高考的首批考生。

  新高考不再分文理,除语文、数学、外语必考外,学生还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选3门参加考试。

  新高一,同时也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首批考生,高一第二学期,他们就将参加这一考试,因此,多校新高一均开齐“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科目课程,甚至以往高二开课的“生物”都挪到高一开设。一位一线生物老师说:“难度也会略微下降,主要目的是让多数学生顺利通过期末的合格性考试。”

  据了解,新高一最早本学期末就将开始“选科”,选择备考科目后,教学难度将会增加。北京五中教学副校长李欣介绍,新高考选考6选3,会有20种组合,学校会采用走班且分层教学的形式。即使选择同样课程的学生也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目前,新高一使用的教材与以往没有变化,但预计2018年入学的高一年级,将使用新教材。

  高校教师高中开课

  虽然可“选考”,但也不能“任性”。依据新高考方案,高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自主提出指定选考科目,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这意味着,考生要依据向往的高校和专业的要求,选择“选考”科目。新学年,部分学校请来高校教师,提前帮助学生规划专业。“学生要先了解自己,了解未来大学的专业,才能做出选择。选科很重要,直接决定大学专业,甚至还会决定高考竞争对手的多寡。”一位高三一线教师说。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十二中等学校均在高一开设生涯规划类课程。有些学校还将此类课程设置为必修。北京五中利用周一至周三下午的校本选修课时段,请来高校的老师、中科院和社科院的专家,提前为孩子开课,帮助孩子了解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帮助他们在高一下学期做出更合理、更适合自己的高考选考科目。一线教师预计,伴随着新高考的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进入高中授课,因为考生高考如何“选考”,可能将会影响高校的生源。高校提前介入高中教学,除了能起到吸引生源的作用,更能促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

  部分学校的“生涯规划课程”甚至延伸到初中。北京五中分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中分校会利用“课后330”时段,即周一至周五15时30分至17时的课外时间开展体育、艺术、科技等各方面社团活动,增加渗透学科特点的课程,并通过外请专家和校内教师开课相结合的方式,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多种沙龙式课程。“此举一举两得,新中考‘选考不选学’,所以新初一在学好应学科目之后,还可以通过‘课后330’了解中考的选考科目,经过三年的‘兴趣熏陶’,他们升入高中后,选择高考科目时,也会更有的放矢。”五中有关负责人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SRC-516158278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