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北京指南”发布 新农科建设从“试验田”到“大田耕作”
2019-12-06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12月5日,新农科建设北京指南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从“试验田”到“大田耕作”——深入贯彻总书记回信全面展开新农科建设》的讲话,带领全体与会代表再次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集中学习了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并对新农科建设的改革实践作出全面部署和展望。

  会议还研究了新农科建设发展举措,提出了新农科改革实践方案,推出了新农科建设“北京指南”。据悉,“北京指南”共涵盖5大改革领域、29个选题方向。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王启明主持会议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做主旨报告

  其中,“新农科建设发展理念研究与实践”领域重点在回答“理念怎么新”,将通过对农林教育发展趋势和新农科人才需求、政策体系、组织体系、绩效评价等研究与实践,推动新农科理论创新;“专业优化改革攻坚实践”领域重点在回答“专业怎么优”,将通过对新兴专业布局、传统专业改造、三级认证体系构建和一流专业标准制定等研究与实践,实现涉农专业整体优化升级提高;“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改革实践”领域重点在回答“人才怎么强”,将通过加强思政教育、推动分类培养、改革课程教材、强化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加快培养知农爱农新型农林人才;“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实践”领域重点在回答“协同怎么联”,将通过创建产教融合、科教协同、校际共享、校地协同、国际合作新机制新模式,实现农林教育与产业科技、与国内国外各方面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质量文化建设综合改革实践”领域重点在回答“质量怎么提”,将通过构建与新农科相适应的管理体制、质量保障体系、教师评价与教师发展机制等,推进农林高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吴岩认为,“北京指南”的正式发布,对全面建设发展新农科、全面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作出了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的回应,内容丰富,举措新实,其中提出要探索创建面向新农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学院、面向新乡村的乡村振兴研究院、面向新农民的农民发展学院、面向新生态的的生态文明建设学院,制定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目录,建设一省一校一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合作育人基地、区域性共建共享实践教学基地等一系列即将在高校落地的改革举措,让农林教育“面貌一新”,将逐步推动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发生格局性意义的变革。

  吴岩表示,“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新农科建设体系,‘安吉共识’吹响了‘集结号’,‘北大仓行动’打好了‘基础桩’,‘北京指南’将推动新农科建设从‘试验田’走向‘大田耕作’”。

  吴岩强调,“北京指南”标志着新农科建设的全面展开,要实现校院齐动、师生互动、校企联动、部门协动,让农林教育热起来、让农林高校强起来,让高等农林教育成为“显学”,推动新农科建设一年成型——发生农林高校基本面的改变,三年成势——产生农林教育基本格局的变革,十年结硕果——形成农林教育的中国方案、中国理论、中国范式。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沛民致辞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做主旨发言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认为,新农科建设的“新”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度结合,让传统的农学教授的知识、能力都亟待更新。其次,随着农业的功能、布局发生了变化,未来社会必然会产生新的需求。这也必然导致我们的传统农学专业要产生一些新兴的学科以应对。最后,农业、农村问题的产生已经不再单纯是传统农学专业可以解决的,这就需要我们将相关专业与传统农学专业进行交叉、融合。“需要指数的是,这里所谓的交叉、融合一方面指的是学校内部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另一方面,高校的专业也要与地方的产业、行业进行交叉、融合。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农业大学目前在地方设立产业研究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因所在。”

  同时,孙其信表示新农科建设三部曲根据其意义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安吉共识’是理念,‘北大荒行动’是行动方案,而‘北京指南’就是落地的具体举措。‘北京指南’的5大改革领域、29个选题方向很好地将之前提出的新农科建设8大行动变成了国内涉农高校可以开展组织实施的具体项目。“因此可以说,‘北京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新农科建设已经从理念到方案,现在已经到了具体举措阶段。”

  因此,在孙其信看来,新农科建设对于涉农专业的高校而言,立德树人是新农科建设的首要任务。由于时下的育人模式、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新农科建设同时要求学校对所涉及的学科进行重新的设计、调整及布局。“现在很多高校都根据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立了一些新兴的学科。比如,华中农业大学推出的智慧农业专业,我们中国农业大学推出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这些是过去农科专业里面没有的。”此外,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由于涉及专业调整,课程培养方案的重设,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的再造以及跨学科与新兴学科的融合,因此可以说,新农科建设也对学校教育治理方式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