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广东高考改革引热议 学生认为“能更好地选择心仪专业”
2017-10-31
新快报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近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关于2018年深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通知》,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消息一出,引发各方关注和热议。多数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认为,无论是对考生还是学校来说,此次改革都是利大于弊,是高考改革必然的大趋势。能让学生的选择更广泛和公平,也让学校打破身份枷锁,更加公平公正地竞争谋发展。

  现状:全国多个省份都在取消批次

  根据广东此次改革方案,从2018年起,原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两个招生录取批次将合并为“本科批次”。这是广东继2016年将第二批本科A类、B类院校合并为第二批本科,2017年合并第三批专科A类及B类两个招生录取批次后,又一次改革。

  该方案一旦开始实施,广东高考从2018年开始,将设置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两批次各设置一个平行志愿组、15个院校志愿数,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和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相应录取时,本科批次三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等级要求统一调整为2C及以上。

  纵观全国,多个省份都进入了取消批次的大潮中。截至2017年,有20多个省份取消了三本批次。除了正在征求意见的广东,上海、浙江等多个省份已经率先取消了一本批次和二本批次的划分。

  高校:高考改革推动内部改革重组

  高考专家梁挺福认为,批次合并是大势所趋。随着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省份在招生中只区分本科与专科,届时所谓的一本、二本等批次划分将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双一流建设’的需要,也是实施新高考必须推进的一个阶段”。

  广东金融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吴斌表示,此次改革“是用市场手段促使高校更加高效地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同时挖掘广东的高等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和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办学条件、师资、科研的进步。从整体上说,实行这种措施,是进一步优化人才选拔路径和手段的选择,也是社会的进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处处长赵爱党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有特色专业的院校有可能因此招到比较好的学生。

  暨大招生办主任黄跃雄也赞成此次广东高考改革,他说,批次合并后,选择权交给家长和考生,代表着高考改革的方向,“是广东高考改革的一个重点”。他认为,要赢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学校的学科水平、管理水平、特色和声誉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这使得各高校推进内部改革和重组,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力。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广东不少高校都在进行学科的重组,如中山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

  学生:改革令我可以更好选择专业

  批次的合并,意味着录取最低分数线整体下降,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会增加。

  吴斌认为,打破批次的界限使得考生的选择更广泛和全面,考生对优质学校的选择以及各志愿间梯度的量化都更加全面。所以,对考生来讲是一件好事。

  记者28日随机采访了一些高中生与其家长,多数受访者对此次广东高考改革表示支持和赞许。

  高三学生家长唐先生告诉新快报记者,家长始终希望有更多机会可供孩子选择,因此此次改革是好事。而不少学生也表示压力会因此变小一些,广州市执信中学学生小杨称:“没有了重本和普通本科的区分,或许我能结合自己的爱好,更好地选择心仪专业。”

  但也有同学表示,因为没有机会全面系统地去了解学校的背景以及相关的专业情况,不再划分一本、二本后,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学校。也有同学担心,填报志愿会变得更加重要。“如果考得不错却填不好志愿,会不会更惨?”高二学生小礼问。

  建议

  学生要做好学生规划 学校要主动宣传自己

  吴斌表示,一本二本合并,会让广金这类原本就热门的二本院校更加热门。他建议考生提前对今后的学业、职业发展方向做好初步规划,家长则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对职业的选择。他特别指出,考生要注意学校和专业的区别,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对于考生来说特别重要,尤其是对成绩处于中上游的考生,建议将来准备继续读书深造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选学校,准备大学毕业后工作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选专业,做到有的放矢。

  黄跃雄认为,学校除要加强自身建设,也要走出去,让社会更好地认识。

  他介绍,暨大近年通过组织一些教授、管理人员、名师、顶尖的科学家走进中学、了解中学,让他们在跟中学生的交流中慢慢地树立暨南大学的形象,这是未来招生宣传的一个重要部分。现在暨大每年都会组织2000名至3000名学生,到全国300所至500所一流中学,也就是他们的母校,辅导学弟学妹如何度过高三和选择大学。这些都是宣传的一种手段,可以让高中生从学长学姐的身上更深刻地了解大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