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考试院宣布今年不公布高考状元,江苏、广西也有类似规定。然而,各地高考状元仍在纷纷出炉。有道是,考分公布日,“状元”大热时。多年来不得炒作高考状元的三令五申,基本如风过耳,没人真当回事儿。如今,招生渠道的多元,使得经由高考进入大学,已经不再是千军万马必过的独木桥。一边是三令五申,一边是“状元”缩水,何以这一年一度的状元炒作仍然热火朝天呢?又该如何给“状元热”降降温呢?

教育部禁炒作高考状元难落实 禁止高考成绩排名引争议 终结“状元热” 要让名校带个好头
1 2 3

教育部禁止炒作高考状元,难落实!

尽管教育部近年三令五申要求各地不要炒作高考状元,但难有明显效果。近日,又有省份公布高考状元,不少高校仍然为高考状元提供高额奖学金,尽管有些地方不再公布高考状元……[详细]

| 我有话说 |

近年来,“状元”热度不减,为数不多的国内名校,更是对能否“抱得状元归”耿耿于怀。据报道,去年北大声称全国六成以上文理科第一名被北大录取。而不甘示弱的清华随即表示录取了九成的理科“状元”和三成的文科“状元”。可笑的是,两校录取的“状元”相加,比例竟然已远远大于100%。对于高校状元争夺战,您怎么看? 进入参与讨论

状元热的背后:谁在给“高考状元热”煽风点火?

名校争夺状元;普通校高额奖学金追逐状元

近年来,“状元”热度不减,为数不多的国内名校,更是对能否“抱得状元归”耿耿于怀。据媒体报道,去年北大声称全国六成以上文理科第一名被北大录取。而不甘示弱的清华随即表示录取了九成的理科“状元”和三成的文科“状元”…… [详细] [北大清华状元数据“打架”] [中国高校何时不再抢“状元”]

商家代言:高考状元本身的直接经济利益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不少商家竭力挖掘“状元”们的潜力,找“状元”做广告、代言产品。曾有媒体报道有“状元”去店铺买糖也被商家挂出“热烈祝贺我市高考状元在我店购买糖”的横幅广告来促销。专家认为,“状元”其实形成了一条利益链,成为学校、教辅机构、企业家争相追捧的“香饽饽”…… [详细]

高考状元所在中学:状元意味着来年更好的生源和财源

判断一所学校的好坏、教师的优劣,本应以公民素质提高为标准,而不能单纯以高考成绩论英雄。现实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在应试教育未被打败的大背景下,升学率仍然在左右教育者的思维。高考状元出自哪里,就标志着哪里拥有“美妙”的升学率,也就在来年拥有可观的生源…… [详细]

中了状元,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成为顶尖人才!

34年65位吉林高考状元调查 工作杰出榜上无名

《2009年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对150名1977~1998年的全国各省高考状元(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的职业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列表介绍了部分优秀状元职业状况。称“普查我国杰出政治家校友榜、院士校友榜、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富豪企业家校友榜、长江学者等顶层人才榜单,尚未发现高考状元的身影……[详细]

千人难出一顶尖人才 高考状元未来引迷思

对任何一位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能一举夺魁高中状元是一件光耀门楣的事情。但现在,高考体制下催生的一批批状元却不断遭受质疑。他们进入大学、走向社会后的种种表现,似乎并没有因为状元的特殊身份而更加显赫……[详细] [从“第十名现象”看“高考状元”炒作] [评述:第十名现象]

大陆状元最青睐大学专业排行榜 盲目追捧经管

1999-2010年的12年来,大陆高考状元盲目追捧商科专业,近400状元逃离数理化等“冷门专业”,纷纷扎堆经济管理专业。专家指出,状元扎堆经管等热门专业,缺乏理性思考,同门相斗将制约其未来职业发展,将来职场“难成大器”……[详细] [《2011中国两岸四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抹不去的状元情结,该给“高考状元热”降温了

终结“高考状元热” 要让名校带个好头!

要终结“状元热”真不是喊喊口号那么简单:学生争夺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争夺优质生源,已是高校招生心照不宣的秘密。名校之间的“掐尖游戏”愈演愈烈,实施高校自主招生之后,分别以北大和清华为首的高校自主招生联盟立即组成庞大的阵容,大张旗鼓地争夺优质生源……[详细] [清华称今年不公布高考状元数]

重庆工商局规范广告用语 高考状元不得随意代言

高考结束,无疑又将涌现一批“高考状元”。近日,重庆市工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产品、美容服务、商业促销广告管理通知》。其中明确规定:“教育产品广告不得利用教师、学生、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的名义对教育效果进行证明和推荐。”“高考状元”包含其中…… [详细] [高考状元被拉去做广告 ]

少炒“高考状元”,多促“均衡发展”

与其炒作“高考状元”,倒不如用更多的精力来促进“教育均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的教育目标绝不是要培养一些学习尖子,而是要培养一大批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建设者…… [详细] [状元情结何以屡禁不绝?]

——编者言——

在高考中能拔得头筹,说明考生有相对较强的学习能力,社会给予关注也可以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地方可以无视禁令公布状元名单,一些媒体可以不切实际地大肆宣传,一些利益相关者可以蓄意炒作。高考成绩只是评价学生素质的一种依据,决不能对这个成绩过分崇拜。把高考状元推到台前,不仅于教育改革无益,更可能对状元本身造成伤害。

内容合作:

页面制作/内容策划:王凌燕

联系电话:010-62603568

>>详情点击

 
Copyright© 1994-2018 CERNIC,CERNET 京ICP备020072 京网文[2014]2106-306号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