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湖北2017年高考各批次录取线或23日公布
2017-06-09
合肥晚报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6月8日17:00,随着清脆的铃声响起,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2017年的高考已经渐行渐远。6月9日上午,藏语文考试还将继续。而这,也意味着录取工作接踵而至。昨天,记者从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了解到,高考评卷工作已于6月7日当晚开始,预计考生可在23日中午获知成绩和各批次录取线。

  百万份高考试卷进入评阅阶段

  这边,大部分的高考学子已经走出考场,有的已经开始欢呼雀跃,计划着完成“后高考时代的心愿单”,而另一边,全省文理科几百万份高考答卷则“马不停蹄”地赶往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和往年一样,今年我省普通高考全部科目依旧实行计算机网上评卷,共设5处阅卷点,仍在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和省考试院进行。

  其中,安徽大学承担语文、安徽师范大学承担文理综合、安徽农业大学承担英语、安徽建筑大学承担数学科目的非选择题阅卷任务,省考试院承担选择题评卷和统分合成任务。

  如今,全省5个高考阅卷点也正式开启“阅卷模式”。作为高考答卷运抵的“第一站”,安徽省考试院负责所有答卷的扫描工作。就在高考首日语文、数学两个科目结束考试后,考生答卷就已经及时运抵安徽省考试院进行扫描与切割。

  从6月26日开始进入志愿填报时间

  为缓解考生及家长等待的心理压力,去年,高考成绩公布提前一天,从6月24日提前至6月23日。今年,有望继续如此。

  6月7日高考开考首日,在接受采访时,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就告诉记者,初步考虑在6月23日划各批次分数线,“要想划分数线,必须把分数改出来,还要保证阅卷过程和阅卷结果正确,在这个背景下,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从6月26日开始,将正式进入志愿填报的时间。与往年相比,今年安徽高考最大的变化就是,合并普通文理科本科二批、本科三批。

  “取消三本”后,今年我省在普通文理科的录取批次上也有变化,由去年的6个批次减少为今年的5个。根据方案,今年我省文理科录取分本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高职(专科)批,共5个批次。

  调整后二本可填10个院校志愿

  取消“三本批次”后,考生今年填报高招志愿时也要注意了,因为根据新的高招方案,批次调整后二本可填报10个院校志愿。

  本次批次调整将会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和高校计划完成率,而志愿填报数量的增加,也将进一步增加考生志愿填报的选择范围和录取机会。

  在文理科志愿的设置上,本科第一批和高职(专科)批的“平行志愿”均包含A、B、C、D、E、F六所院校;本科第二批的“平行志愿”包含A、B、C、D、E、F、G、H、I、J十所院校。

  “征集志愿”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及专业按考生填报的“降分征集志愿”进行逐分降分投档。

  文理科提前批设6所院校平行志愿

  准备填报文理科提前批志愿的考生注意了,今年我省本科提前批共设6所院校平行志愿,比去年增加2所。

  根据方案,今年我省本科提前批分为军事(含国防生)、公安(含公安现役)、免费师范、免费医学定向和其他(“定向培养乡村教师”招生政策另文公布)共5类,军事(含国防生)、免费师范和免费医学定向类实行“平行志愿”,设置A、B、C、D、E、F六所院校平行志愿及院校服从志愿,每所院校设4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免费医学定向不设院校服从和专业服从志愿)。该批次公安、其他类设1个院校志愿,4个专业及专业服从志愿。考生的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只可选报一类。

  上述5类外,本科提前批还单设若干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批次,分别为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自主招生(含高校专项计划)。

  需要提醒的是,考生填报志愿时请认真阅读《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指导》(志愿填报之前会发到报名点),参考近几年各高校在皖投档情况,规避限报专业(参看高考体检结论通知单),认真填报志愿。

  各个批次志愿包括征集志愿的时间都会公布在《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指导》上,志愿填报时效性强,错过就无法弥补。请广大考生按时前往报名点填报,避免造成遗憾。

  [重要时间表]

  ●6月23日,省考试院发布高考成绩。

  ●6月26-27日,报考文理科本科提前批(包括国家专项、地方专项、自主招生<含高校专项>)、高职(专科)提前批的考生网上填报志愿;报考艺术、体育类各批次院校的考生网上填报志愿。

  ●6月29日-7月1日报考普通文理科本科院校第一、二批的考生网上填报志愿。

  ●7月3-5日报考普通文理高职(专科)院校的考生网上填报志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