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教师纠结于高考题型,何来创新
2011-10-18
作者:新闻晚报
关注掌上高考


  “我国的学校教育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除了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和文化艺术家的成功和学校教育关系并不大!”“提高创新意识要从教师抓起,如果高考试题数量的些许增减都能引起教师的不满,那他们怎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呢?”……在华东师大为校庆举行的一场教育论坛上,多位教育学家指出,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包括教师在内的学校教育各个环节都要有所改变。

  高考题丝毫变动引“地震”

  这场论坛的名称为“创新与使命:面向新时代的教育变革——教育创新与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一位教师现场提问,虽然教育大环境一直都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提高创新意识,但学生的学业压力很大,很少有时间关注考试以外的事,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摆脱这个矛盾,而不是空喊理念和口号?

  对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提到,他刚刚拜访过华师大老数学家张奠宙,张奠宙对一些教师的死板思维提出批评:近年来一次高考数学卷题量由24题调整为22题,就在高中数学圈内引起很大波动,部分教师还提出质疑,认为这样的变动太过突然,让考生无所适从。还有一次,高考的最后一道题由以往的几何题调整为其他类型试题,也有教师提出不满,认为高考命题过于随意,今后数学没法教了!

  “可以看出,一些教师本身的教学方式就很呆板,他们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袁振国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本身就不能害怕变革,拘泥于死板的教学方法。

  相关资料:2012高考每月大事备忘 高考模拟试题 历年高考真题 大学查询数据库

  学校教育没有想像那么成功

  袁振国还在交流中提到两项调研,一项来自民间,是对恢复高考后3300名各省市“高考状元”的调查,报告显示,这个群体中至今尚未出现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一项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进行的调研,研究院对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文化艺术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除科学家的科学成果和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外,其他如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和文化艺术家的成功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并不大,他们的成功大多是因为自身的性格、努力和机遇。也就是说,我国的学校教育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成功。

  基于后一项调研,袁振国总结了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四个因素:一是要有远大的目标,学生从小就要对自己有较高期望;二是兴趣要广泛,世界上每天都有一些职业消失,都有一些职业诞生,没有真正的“铁饭碗”,学生不必从小就执着于某个具体兴趣;三是多参加社会活动;四是要有坚韧的意志。

  只传递知识,机器就能取代

  多年来,华东师大终身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澜一直在进行“新基础教育实验”,她认为,现在人们对教师的看法常常出现偏差,认为他们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按照这个看法,会上课的机器就可以取代教师了。”叶澜说,教师之所以称之为“师”而非“匠”,就在于他们的创造性,他们工作的本质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生命发展的促进,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接收新的信息,不断创新,才能把学生教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timg (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