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2017年第二批高考改革试点即将启动
2017-07-13
互联网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2017年是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施第一年,上海、浙江两地30多万名高中毕业生参加了“新高考”。目前,两地考生分数、本科录取分数线等均已对外公布,考生陆续将填报志愿。继上海、浙江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后,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个省市成为第二批试点,那么,第二批试点何时启动?何时执行?改革要点有哪些呢?下面为您进行了一一梳理。

地区 启动时间 执行时间 内容要点
北京 2017年 2020年 1、从2017年秋季入学高一起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英语听力考试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 3、取消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并; 4、自2018年起,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5、2020年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实行“3+3”,探索“两依据、一参考”。
山东 2017年 2020年 1、2018年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2、2020年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 3、未来“一批”“二批”合并,除提前批次外,不再分批次录取。志愿填报由“学校+专业”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 4、试行“两依据、一参考”。
天津 2017年 2020年 1。取消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实行“3+3”,不分文理;两依据,一参考。 2.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 3。英语一年两考,取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4.2017年起高职院校在天津实行春季招生
海南 2017年 2020年 1、2020年高考不分文理; 2、2020年高考科目实行“3+3”,选考实行“6选3”; 3、总成绩按标准分呈现,语数外每科原始满分150分,转换成标准分,自选3科每门满分100分; 4、从2017年起,海南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合并录取,从2020年起,海取批次仅设本科批和专科批,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文理不分科 外语一年两考

  在高考科目上,第二批试点的4个省市全都试行“3+3”模式。

  “3+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均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3+3”模式与第一批试点的浙江省有所不同,浙江试行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同时,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选择其中较高一次考试成绩计入。

  两依据、一参考

  四个试点省市打破“唯分数论”,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评价机制,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录取。

  在试题使用上,山东省2015年英语科目使用全国卷,2016年文综和理综使用全国卷,2018年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在分值设置上,北京、山东、天津明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合计750分。

  海南则要求以每个科目原始分转换后的标准分呈现考生成绩,语数外每科原始满分150分,转换成标准分,自选3科每门满分100分。这是目前仅有采用标准分这一计分方法的省份。

  减少录取批次

  关于录取方式,北京已明确,将本科二批与本科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山东、海南两省已确定,从2020年起,录取批次仅设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天津虽未明确如何合并或减少,但方案中也指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志愿填报方式上,山东把原来的“学校+专业”方式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采用“学校+专业”的方式,学生首先被学校录取,最终可能进入的不是自己选中的专业,而采用“专业+学校”的方式后,某个专业对应的可能不是一所学校而是多所高校。

  这也就意味着,在“专业(类)+学校”模式下,考生既可以报考同一个高校中的不同专业(类),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类),还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类),从而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目前,北京新高考3+3选考方案已出炉,山东、天津和海南三省市的方案也会在正式启动前陆续公布。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