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高职高专“陷入”招生困境 政协委员支招献策
2019-01-31
聚焦职教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1月26日,山西省省长楼阳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广现代学徒制,促进产教融合。多位省政协委员就山西职业院校困境和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建议,职业教育社会认知度低,生源不足。

  我省目前共有47所高职高专(包括41所高职院校和6所高等专科学校),在校生27万左右,除个别专科院校外,绝大多数高职高专招生困难。同时,因高职高专大多是近年来由中专升格而成,占地面积普遍较小,达不到国家要求;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职业特点不鲜明,产教融合推进缓慢,难以满足我省转展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

  山西职业院校“小弱散”

  目前,我省共有中高职职业院校492所,其中,高职院校47所,52%分布在太原市。除太原和运城少数城市外,晋北和晋东南地区高职院校都比较少。中职学校444所,其中职业高中占据了中职教育的半壁江山,约为61.7%,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仅占16.24%。我省职业教育总体情况表现出小、散、弱,竞争力不强的现状。

  办学规模小

  教育部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职高专院校1341所,在校学生849.65万人,校均规模为6336人,山西省职业院校校均规模4844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92人,低23.5%。全省有14所院校在校生规模在3000人以下,其中2000人以下规模11所,1000人以下规模院校有4所。办学规模小成为当前职业学校改革发展最大的瓶颈,制约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办学条件差

  全省48所高职院校占地面积1430.95万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合格院校22所,占45.8%。不合格院校26所,占54.2%。教学与行政用房建筑面积合格院校21所,占43.8%。,不合格院校27所。宿舍面积合格院校25所,合格率52.1%,不合格院校23所。中职学校更是相差甚远,有的学校生均用地指标仅仅为4.50平方米,与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2010年12号)文件中规定的“生均用地面积指标不少于33平方米”还有很大差距,占地面积的不足,导致校内实训场地空间不够,直接影响了校内实训教学的正常开展。

  师资力量不足

  教育部给出高职合格学校师生比标准是:综合类院校1:18,医学类院校1:16,艺术体育类学校1:13。按照文件要求,我省目前中职类学校普通中专缺编达2092人。高职专任教师缺编达2082人。调查显示有部分中专学校师生比为1:27,教师紧缺严重,为了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学校不得不将大量的自筹经费用于兼职教师,使本来就非常有限的办学经费更加紧张,而且无法筹措足够的经费用于高水平的兼职教师,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全省中等职业类学校中,双师型教师占到了专任教师的14%~15%,占专业课教师的29%~30%,高职院校也仅仅为40%左右,这些现状与《山西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中专兼职教师要达到60%的目标相差甚远,从当前情况来看,山西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办学机制不活

  职业教育是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而产生的,与传统教育相比,发展历史短不成熟。因此,目前的职业教育大多还在学历教育,课程的管理机制与普通教育差别不大,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社会岗位技能的需求变化。学校缺乏用人的自主权,人才引进渠道不畅,特别是有特殊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因学历和职称等的限制,无法进入学校编制当中。同时,学校资金使用上,受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体制机制的限制,缺乏实用性、灵活性,无法开展创新办学,造成办学活力不足。

  整合山西职业院校专业

  省政协委员卫虎林建议,为进一步加快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结合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实践。首先要做好职业教育顶层设计,职业教育包括中职、高职高专到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等,同时也有非学历职业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未来5-10年我省经济发展需要,对职业教育不同层次需求进行科学预测,以此来安排每年的招生计划与资金投入。

  对同城专业类别相近的院校进行彻底合并,通过资源整合,优化办学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如对位于太原市的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通过整合资源,实质性合并,组建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建立职业教育园区,解决目前高职高专占地面积不达标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使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得到最大程度利用。

  根据我省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状况,推进中职与高职、中职与本科、高职与本科、本科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效的制度通道。出台相关制度,对职业院校建立退出退出机制。对连续三年招生困难、缺乏办学特色、办学质量较低的高职院校,予以淘汰。最终建设一批服务山西转型、支撑转型发展、国内一流水平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群。

  规范招生行为

  省政协委员孙艳表示, 把好“进口关”,统一招生政策,规范招生行为,让以办学质量吸引学生成为振兴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

  净化招生环境,开展公平竞争,是引导中等职业学校抓内涵、强教学,实现振兴的第一步,事实上也是成功的一半。

  建议施行“三个一”的具体措施:

  一个平台办理,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校)新生报名、注册、录取统一到省教育厅,在省招考网,全部程序,一网办结;

  一个办法录取,像普通高考招生一样,网上报名、录取、缴费、下发通知书,对所有学校、所有学生一个样(禁止“预录取”,改革以实际报到学生为准的录取办法);

  一记重拳治乱,刮骨疗毒,一应违规招生行为予以严惩。从“招生”这个进口开始规范,让以办学质量吸引学生成为振兴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不给恶性竞争(招生代理、招生托)留一丝空间,使学校走上强化内涵建设、树立品牌形象的正常化轨道。

  提升职业院校教学质量

  省政协委员孙艳建议,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打造中等职业教育振兴的核心竞争力。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师生关系紧张”是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用白话讲,就是学生老师“互相看不起”,双方互相抱怨,互相耽误,一个放任,一个放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主体责任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能做的更多是政策引导。

  建立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的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将力量投入到内涵建设上来,投入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上来。将在校生稳定率、升学率、实习就业专业对口率、就业稳定率、师生竞赛成绩、师德师风建设、实习实训质量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成绩的重要指标,并与现在施行的年初学校办学资质清查和年末办学质量报告结合起来,获得真实科学的评价结果和决策依据。

  打通升学通道

  建立升学与就业及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立交桥”。建立升学、就业这个学生未来出路的“立交桥”,我们耳熟能详;建立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立交桥”,顺应了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也符合成千上万中职学生及其家庭的期望。

  一、切实加快地方普通本科向应用型本科转型步伐、加大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步伐,增加对口升学录取指标,拓宽升学主通道;

  二、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求学期间给予部分学生二次选择机会,普通高考增加中职优质学生录取指标,建设升学高质量通道;

  三、扎实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形成实训、实习、就业“一条龙”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机制和平台,为学生就好业创设环境,为将来发展储备潜能。

  省政协委员郜宏漪建议,积极探索和拓宽学生就业路径。

  “

  一、建立全省职业学校学生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当年招聘就业信息,并跟踪学生就业信息变化,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

  二、严格职业资格的认定和管理,规范行业管理,提高持证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

  三、积极开展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对外开放,搭建与先进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开展校际交流的平台。为职业学校教师的学习深造提供政策支持。打通职业学校学生出国深造和就业的通道,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的空间。

  ”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职业院校

  民建山西省委建议,要制定省、市、区县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把支持和帮助民办职业院校的生存发展列入规划。请相关专家教授科学制定校园基础设施、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学校内涵建设等方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短期建设计划,特别是职教中心晋升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规划。

  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通过独资、公建民办等合作形式举办职业教育,促进民办职教发展,建立多元化办学模式。在积极争取中央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项目资金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引企入校”等措施,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培训领域,为教育发展和基础设施配套提供资金补充。采取资产置换等方式,逐步化解学校债务,建设各类专业功能室和“仿真”实训基地,更新实习实训设备,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满足学生学习实践需求。

  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

  省政协委员郜宏漪建议,为加快山西省经济转型和综改试验区建设,满足社会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建议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把职业教育摆在促进我省转型发展的战略地位来抓,整合现有职业学校提升办学层次。按照“整合兼并、资源共享、集约发展、服务区域” 的理念,从布局上解决山西省内职业院校“多、小、散、弱”问题,提升职业教育供给的基础能力。

  重点推动太原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同山西省综改示范区统筹规划、同步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将人力资源供给侧和需求侧捆绑一起,形成合力,均衡发展,共同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

  积极支持企业参与职业办学。要建立学校与企业共同育人的“双元”人才培养模式,从政策上支持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对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政策。改革教学体制,实行弹性教学。

  支持开展教师、企业一线专家双向交流活动,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学校课程标准,使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研发教材,针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和生产实际需要,共同研发出紧密结合实际的实训教材,从而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努力统筹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有效的深度合作。

  赋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紧密相联,也决定了其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变化性。因此,应在自主招生、人才使用、专业设置、校企合作、经费的使用等方面给予学校更大的自主权,从而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提升办学质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