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大数据时代高考改革 草根命题成破题切口
2013-09-09
作者:燕赵都市报
关注掌上高考


  近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上挂出了公告,面向社会大众,包括高校教授、中学老师、社会人士等征集高考语文、数学、英语等11个科目的试题。以后,高考中可能出现社会各界人士出的考题。

  这样的新闻让人看了之后难免会觉得新鲜,虽然有媒体称其实200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时候也曾面向全国征集考题,但是昙花一现的事情很难让人记忆深刻。人们对于高考试题的印象是明确的,不外乎严肃、规范、神秘之类,也可以说它是国人所能接触的最大众化的“国家秘密”。从高校和高中的优秀教师中遴选出题人,然后秘密地开赴一个外界难以知晓的地方进行各科试卷的命题,这样一个过程很符合公众对于高考命题的想象。忽然间告诉大家,其实你也可以为高考出题,难以置信的下意识反应肯定盖过了对这件事优缺点的分析。

  唯有改革的思维,才能成就“一切皆有可能”的口号。几乎每年的高考季,都伴随着社会对考卷试题的热议乃至批评。尤其是在语文试卷和高考作文题这种人人都能参与的“低门槛项目”上,几乎没有哪一年民众会悄然无声或者一致叫好。固然有众口难调的因素混杂于其中,但平心而论,批评高考试题的固化僵化、眼界狭窄等弊端,也不全是不负责任的口水。高考高招的改革千头万绪,素质教育更是一个宏大话题,可以破题的切口很多,高考命题即是其中一处。高考不是高考自身这一点,它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也是高等教育的入口和门禁。高考的改革,燃亮一点,可致照明一片之功。

  大数据时代不仅仅与IT行业有关,它对社会影响的深刻性正在逐渐显现。以电脑、手机和网络为工具,几乎人人都成为知识和数据的创造者,传统的知识门槛已经越来越低。尽管网民个体的素质参差不齐,但是“长尾理论”保证了庞大数量之下提供独特优质信息产品的可能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传统俗语也解释了为何“网友很有柴(才)”。从“内包”到“外包”再到“众包”,信息产品的生产也遵循着一般产品生产的分工规律。高考试题从一定意义上可以看做独特的信息产品,由教育考试部门的“内包”“外包”进而进化到大数据时代的“众包”,这符合时代进步的规律性。

  对于传统的高考命题者而言,他们术业有专攻,也更有责任感,但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视野终究无法胜过网络所武装起来的“所有人”。而草根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传统高考命题方式的一种补充,而不可能突兀地成为主流。或者说,传统命题者仍然是整个高考命题的把关人,他们的存在于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公众对“奇葩命题”的忧心。所谓偏题、难题、怪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是封闭式命题环境下结出的苦果。未有开放的格局,偏偏又要实现突破与创新,压力之下才会导致“偏难怪”。开放的环境与心态,将更能接近高考考验素质和能力这个终极追求。

  技术的阔步演进,催生着社会的急剧变动。公开课、在线教育等新形态,体现着教育与新技术合流的最新成果。这样的合流没有停滞的迹象,包括高考在内的教育诸环节都可能敞开怀抱迎来网络红利。民智开化,人人都是有见识的人。人人都有可能以己之长,去补专业领域之短。公开征集高考试题,不妨看做是千百年来习惯了PGC(专业生成内容)模式的教育领域,对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的借鉴与融合。当然,这条路径并非点一个“赞”就大功告成了。与所有的探索一样,草根命题的改革想要成功,还有更多细节要设计与打磨。比方说,开放与保密如何两全,好题的标准如何确定,等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