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上海高考七成学生放弃物理 是专家“杞人忧天”?
2017-09-12
上观新闻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先是呼吁取消数学或英语,现在又传出要弃考物理。高考到底还考什么呢?

  遇冷的物理学

  《科技日报》刊文直指,新高考落地后,浙、沪两地新高考物理学科“遇冷”,已是事实。

  被称为“3+3”的新高考方案中,必考科目为语、数、外。考生可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科目中选3门作为选考科目。

  改革措施一经推出,便被赞为“尊重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选择”,但弊端也同样显著。物理的“萎缩”便是其中一例。

  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万考生,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在上海,实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也仅占总人数的30%。

  这股风气也蔓延到了今年开始实施新高考的北京,学校的规则说明会刚结束,已经有不少家长在讨论“能不能不选物理”。

  “物理教育的缺失,会带来许多恶果。”元培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洪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往大了说,国家物理人才会出现断层,工业发展将后继乏力;往小了说,除了少数文科专业外,没有物理知识做基础,大学阶段很可能遇到学习阻碍。

  专家“杞人忧天”?

  面对专家的担忧,一部分人却认为“多余了”。

  在网友“军武菌”眼中,新高考的“3+3”政策只是以前老政策的升级版罢了,谈不上趋势:“以前的高考就是哪科不行,用另一科拉分。这个新政策只不过是这科不行,那就不选考这科呗。虽说哪科不考可以选,但不代表你上课不用学,平常考试不用考。”

  再说,大学本来就要分专业,高考弃考物理的学生,只是提前被理工科筛选掉罢了。

  网友“Erwin_Schrdinger”认为:“现在,选择考物理的都是真正喜欢物理的,这些学生以后更可能成为研究学者,这么做可以节省大家的时间和成本。”

  网友“魏晋风骨非清谈”认可这一观点:“真正想读物理、喜欢物理的,肯定会选物理。也正是这些人才会成为物理行业的中流砥柱。每人各有所长,才是改革的目的。”网友“Albert”也说:“弃物理的人本来就不适合学物理,让没有天分的人强行学一门课,才是对人才最大的浪费。”

  当然也有“知识无用论”者存在。比如网友“庞各庄大学高材生”说:“我觉得除了小学自然科学和初中物理以外,后面学的物理化学对以后的生活有什么用?”

  身为高中物理老师的“无奈机智的吐槽本”却觉得,物理“不受欢迎”的现象只是暂时的,“新高考报志愿,对选修学科是有要求的。我记得绝大部分理工类专业都有对物理的要求。如果大家都选择相对简单的科目,那么高考的竞争压力就会变大,这么一来,过个几年,选择物理的学生人数自然就稳定下来了。”

  谁说物理无用?

  可是,物理被列为选考科目,必然会减少学生对物理学的重视程度,这点毋庸置疑。

  很多人都听过上世纪的流行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见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这一点,时至今日仍未改变。

  网友“易流黄老师”认为:“中国之所以有现在的发展,跟大量优质的理工科人才不无关系。”

  网友“我不是话痨啊”还担心放弃物理会导致“技术落后将从五年后初露端倪,五十年后依赖进口,一百年后彻底出局。”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初中的物理化的学习,足以满足生活所需,但这并不代表着,中高阶的学习毫无用处。

  网友“品鞋师James”拿自己举例:“虽然我物理很烂,但还是很感谢高中物理,生活中很多东西,用物理解释很容易想通。”

  数理化培养出来的逻辑能力,更是看不见的财富。网友“星期天不美好”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培养思维方式,尤以数学物理最为明显。”

  最不济,多学点物理常识,就会少一些网络谣言。网友“佳星在天”说:“我们买菜的时候用不到微积分不需要立体几何,但是这些东西是基本的常识,比如别人骗你有核辐射买碘盐,电线的辐射会让人变傻之类的时候,你就能辨别真假了。”

  《中国教育学刊》八月刊,还从教育学角度分析了物理列为选考科目所引发“理科萎缩”的负面影响。

  “从理论上推演,由于选考科目中物理学科的难度最大、区分度最高,当成绩最下等的学生由于畏难情绪退出物理学科的选择之后,在其之上的次下等成绩的学生便成了物理选考中的末尾学生,只能拿到最低的等级分。这些学生存在着退出物理学科而与成绩最下等学生选考同一科目获得更高的等级分的激励。”文章指出,这一过程持续传导,最终也会对成绩较高的考生形成退出物理学科的激励。这一典型的“逆向选择”过程,将通过传递效应,导致高中学生物理素养的整体缺失。

  警惕“取消XX考试”

  新高考落地没多久,现在贸然判断的确有失公允,但近年来,时不时冒出的“取消XX考试”的呼声,却值得我们反思。

  此前高考取消英语和数学的呼声一度很高,如果一旦实施,后果不堪设想。

  网友“六月的蠢老爸”感慨:“英语也说没用,数学也说没用,语文也说没用,现在物理也不受待见了。看看网上和朋友圈里,因为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和素养,闹出多少笑话,产生过多少谣言!竟然还有人为这种反智主义起哄和叫好?”

  此外,作为重要的知识技能,一门学科一旦被高考划出考试范围,恐怕会加重教育成本,引发社会更大的不公平。

  网友“LING叔”说:“英文不用考了,物理不用考了,听起来好高兴。但今后这些知识与技能只能通过高价的市场化教育系统获得。”

  《新京报》发表的评论文章指出,若取消了英语,可以预见,学校里教得越少,学生、家长寻求校外“进补”的需求就越多,支付的代价也越大。对于中国社会、未来,都不是好事,越有钱就越有条件校外“进补”,贫困家庭孩子可能连学都学不起。

  事实上,这并非耸人听闻,已有研究数据支撑。

  拿文理分科举例,理科普遍被认为“风险选择较大,但收益率也较大”,因此,不少贫困家庭学生更愿意选择文科。中国人民大学调查组2017年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对学生文理分科的调查显示:贫困县高中的理科学生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县,普通中学理科学生比例低于重点中学,农村学生理科生比例低于城镇生源。而农村学生退出教育收益率较高的理科科目的竞技,很可能会加大未来城乡学生的收入差距,加剧马太效应。

  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向来是把双刃剑。

  以美国为例。“学生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总称)专业上的参与度成为评判一个国家STEM能力的标准之一。”《中国教育学刊》指出,由于STEM学科的难度大、要求高,美国中学生的STEM能力和参与度近年来都在下降。美国等西方国家近些年正在经历STEM困境,其主要表现为STEM人才的短缺,这种人才短缺严重制约着其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

  文章认为,专业选择绝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关乎国力不是一句空话。鉴于STEM教育对于国家和个人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以自主选考取代文理分科的大背景下,中学生在理科科目方面的选考特点将影响学生的STEM参与率、STEM素养,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

  因此,文章呼吁,教育研究者和政策制订者不应放任学生自由选科,而应该进行相对温和的指导和干预,确保学生的选择符合国家利益和个体利益。比如“对其中适合于物理相关职业的学生进行详细的说明,向其展现未来的职业图景,并明确指导他们选择物理学科。”

  教育学者熊丙奇还认为,高考改革还需要录取制度来配合,才能避免高考科目的冷热不均,“针对新高考3+3科目组合,大学每个专业要提出选科要求,从浙江和上海的新高考改革实践看,大学提出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比较随意,有的学校只是考虑到增加学生报考,而不是按专业对学生学习科目的要求而设置选科,提出的选科要求比较随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SRC-516158278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