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别人家的学校:深圳大学推“光盘行动” 引入AI识别技术
2020-11-05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打开微信校园卡小程序,一位同学拍照上传了光盘照片,很快,通过AI检测识别出了光盘画面,并弹出了“恭喜您本次用餐参与‘光盘行动’成功”的反馈,随后还可获得代金券奖励。在深圳大学食堂中,这种记录参与“光盘行动”的场景随时可见。

  10月16日,结合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深圳大学与腾讯微校联手,推出了“AI+光盘”新举措,将AI技术与光盘检测相结合。以11月2-3日为例,仅2天时间,就有2万人次提交了“光盘”数据。

  利用科技AI力量,助力光盘节约行为,除了深圳大学,腾讯微校还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吉首大学等全国共计42所高校上线了“光盘行动”,吸引了超十万学生参与。

  AI智能识别,一键检测“光盘”

  11月4日,记者走进深圳大学,“光盘行动”的第二期活动正在进行中。学生只要在食堂用餐时吃完所买饭菜,不留残余食物,并利用AI智能识别技术,拍照上传到微信校园卡小程序,便可一键识别是否达到光盘标准。积累到一定次数,可获得一定的奖励。

  据深圳大学学生部副主任徐晓玲介绍,从上学期开始,学校就在推动落地“光盘行动”。而此次,将AI技术引入到光盘行动中,通过信息中心引进,借力腾讯的技术和平台支撑,让活动可以更加有效的推进,同时,也能够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活动落地的情况。“AI+光盘”上线以来,学生们参与积极性和热情很高。

  深圳大学“光盘行动”与AI相结合,利用腾讯微校与AI Lab联合开发的人工智能算法,也让识别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截至目前,识别准确率达到98%。从节约粮食这样一个细小的方面,提升了校园的“智慧化”程度,在软实力方面,让校园焕发新机。

  深大食堂的工作人员反馈说,饭堂收餐处的生活垃圾桶,现在已经减少到1个,而且,学生的剩菜量也大幅减少。客观上,也提高了饭堂工作效率。

  在饭堂中使用了“光盘小程序”的吴同学表示,第一次体验到AI技术来识别光盘的时候,感觉非常地新奇。很高兴能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身体力行地节约粮食,今后也会继续践行“光盘行动”,并号召同学一起行动,一起“光盘”。

  深圳大学后勤部副主任陈伟勇表示,深圳大学还推出系列宣传海报,餐厨废物全面实行分类投放等等措施来督促学生们节约粮食。“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引导学生签名参与‘光盘行动’,自觉抵制浪费粮食行为。同时,在垃圾分类方面也做了工作:餐厨废物全面实行分类投放,专业收集运输,统一处理,确保对餐厅的厨余垃圾进行充分的利用和无害化的处理,加大食品、废品的循环利用,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在校园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饮食文化新风尚。

  徐晓玲表示,接下来,学校还将继续深入落实“光盘行动”,并落实到理念教育层面。“通过AI技术手段,能够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们参与的情况。光盘行动不仅仅是学校层面的行为,也不仅仅是一时的行为,更要发动家庭、组织、社会、全体公民一起参与”。

  与此同时,深圳大学还将不断提升智慧校园的建设度,提升师生教学效率和幸福感。

  AI技术推动“光盘”落地,腾讯微校发起“百校光盘行动”

  2020年9月,教育部印发《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方案》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勤俭节约在教育系统蔚然成风,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切实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在2020年秋季学期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学校餐饮节约管理长效机制,结合科技创新手段及绿色学校创建,因校制宜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强的举措,重在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餐饮浪费问题。

  响应方案号召,腾讯微校发起“百校光盘行动”,运用AI智能识别“光盘”,鼓励大家节约粮食、杜绝餐饮浪费,推进节约型智慧食堂的搭建。”背后的技术支持,由腾讯AI Lab提供的基于深度学习的AI智能识别系统支持。据了解,通过自动数据增强、迁移学习和知识蒸馏等技术,在40毫秒内即可高效、稳定、准确地识别盘中食物存留情况。目前,“AI光盘识别系统”准确率可达到98%。

  在和深圳大学的合作中,腾讯微校产品副总监李鑫也表示:“在信息中心的指引下,将科技的力量遍及到了校园的细小角落,切实地推动智慧校园的落地,将为高校建设提供借鉴经验与普及意义。”

  作为全国最大的高校微信生态服务平台,腾讯微校提供了以微信校园卡和腾讯校园码为核心的数字校园整体解决方案,正在成为校园服务和师生的连接器。未来,腾讯微校将深入更多高校,助力教育智慧化新时代的发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