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地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教育强国的核心要义:教育强、国家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来很多方面的强国建设,特别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您怎么理解教育强国?教育强国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总书记对教育强国建设念兹在兹,去年5月29日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行集体学习。在那次会议中,总书记对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基本路径 等问题作出了重要论述。继“5.29”重要讲话之后,总书记对教育强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又不断深化,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首次提出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 。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为我们理解教育强国的核心要义和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认为,教育强国里的“强”字,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教育强,就是讲各级各类教育自身要高质量发展,所以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二是让国家强,就是说要以教育之强服务国家之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要服务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目标,所以总书记强调,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而且我认为第二层的意味更浓一些,这从总书记对教育强国重大意义的论述可以看出来,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
比如,为什么要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么我国肯定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教育应该要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下,依然具备独立思辨的能力 ,始终做到“四个自信”。从这个角度看的话,高校的思政工作仍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再比如,为什么要强大的人才竞争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我在东莞市人社局工作的时候,对这方面的感受尤为深刻。2018年底我开始全职担任市人社局局长,那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从“百万民工下东莞”到“打造技能人才之都”,我真切感受到技术技能人才对东莞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巨大作用。截至2023年底,东莞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60.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接近六分之一,为东莞竞逐“双万”新赛道注入了强大动力。建设教育强国,就是要依靠教育的力量,把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在国际上赢得竞争主动夯实人才基础。
再比如,为什么要强大的民生保障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强不强,应当由人民来评判,看人民满不满意。所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等等。这一点我也深有感悟,东莞是中国人口倒挂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据2023年的统计数据,东莞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70.6%,这对东莞的义务教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为此,东莞从2020年开始,举全市之力开展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到目前已新增公办学位22.4万个,全市教育财政支出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三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新质生产力也是推动高校自身变革的动力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基础和先导靠教育。高校如何发挥支撑作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我们都知道,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教育部怀部长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牵引源头创新的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拔尖人才,也需要服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大国工匠、能工巧匠。这是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在我看来,高职院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最重要的任务是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培养地方所需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当前,东莞正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大力推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东莞目前唯一一所公办高职院校,市委市政府对学校的发展高度重视,同时也寄予了厚望,要求东职院不断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我们学校也在调研思考,怎样推动人才供给侧改革,以更好地适应东莞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一个是专业群的布局优化,要适应东莞“8+4”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服务东莞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第二个是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改革创新,我们培养的技能人才,要能适应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关系的发展需要。
以上讲的是人才培养,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其次,高职院校应当聚焦应用科研,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在于科技创新。高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可以有效地提高一座城市的创新效能。当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清华、北大、浙大等高等学府是中坚力量;但这不是说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中就不能发挥作用了。在职教领域,有个比较生动的说法,叫“立地式科研”,就是要求老师们的科研项目,能够帮助企业突破一些生产上的技术难题,提高生产效能,这也是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最后我想说的是,新质生产力也是推动高校自身变革的动力。它迫使高校不断更新育人理念、改进育人方式,以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职业教育可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您觉得职业教育可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吗?如果可以,高职院校应如何改革以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不言而喻。我先说我的观点,那就是职业教育是可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前学界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普通本科院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去探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对较少。
去年,教育部职成司下发了一份《关于委托开展首批重点领域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的函》,里面提到“推动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是职业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色化、创新性表述,同时也让我们思考高职院校应如何培养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我认为,对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来说,“技术”是基础、“创新”是核心、“拔尖”是水平,这三个关键属性与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相符合,具有很强的战略属性。
高职院校要培养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变革非常重要。
首先是育人理念的改变。在不少人看来,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就连我们职教队伍内部也是提“高素质”人才比较多,很少有提到“拔尖”。2022年修订的《职教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它在为职业教育“正名”的同时,也赋予了职业教育更重要的任务。既然是一种教育类型,我们职业院校当然要思考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这是职业院校的职责和使命。
然后是育人模式的改变。然后是育人模式的改变。对高职院校来说,一直以来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探讨得比较多,育人模式也比较成熟。党的十八大之后,职业院校也开始关注“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在要培养“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对职业院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普通本科院校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比如“珠峰计划”“强基计划”“少年班”等等,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但这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很大的不同,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评价标准、课程体系、培养方式等作出系统的顶层设计,走出一条新的符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道路。
打造高水平专业群,需要抓好这三个方面
作为国家第一轮的“双高校”,学校有哪些特色专业或专业群? 学校是如何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
东职院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服务学生成长、支撑东莞制造”确立为办学理念,深耕东莞先进制造的丰沃土壤,全力谋发展、求突破。可以说,东莞产业集群的特色,决定了学校专业群的特色。学校目前建有的1个国家级、7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以及1个国家骨干专业 和8个省级品牌专业 ,基本都和东莞的支柱产业密切相关。
在打造高水平专业群的过程中,我们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思考“建什么专业”,抓好专业群的布局优化。东莞坚持制造业立市,在做优做强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形成了“万、千、百”的产业集群发展梯队,包括万亿级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五千亿级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以及4个千亿级、9个百亿级 的产业集群。我们对接东莞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持续调整优化专业布局 ,构建了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为龙头的“1+7+2”专业群体系。这个体系有3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制造、人工智能等专业群,重点面向东莞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服务华为、OPPO、立讯精密等龙头企业,助推中小企业数智化改造。二是产品艺术设计、印刷媒体等专业群,重点面向东莞纺织服装、印刷包装、玩具等产业集群,发挥创意设计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为东莞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三是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群,主要对接东莞生产管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助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二是思考“怎么建专业”,抓好专业群的内涵建设。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探索以“五化”为特征的专业群内涵建设,这“五化”是指融合化平台、结构化团队、项目化课程、模块化教学、柔性化治理。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吧。学校和东莞某个企业合作,搭建了产教融合型的校企协同育人和科创中心(相当于融合化平台);在合作过程中,企业计划开发一款新型的智能触控灯,学校就把这个项目引进课堂,并将其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相当于项目化课程);当然,要把这个智能触控灯开发出来,涉及的知识有多个方面(比如艺术设计、电子控制、语言开发、机械加工等等),单靠一个专业的老师是做不成的,这就需要成立结构化的教师团队,把专业背景不同、知识结构多元的教师聚在一起,与企业人员共同探讨,将教学内容按照岗位能力要求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比如产品外观造型设计、机械结构设计、电子元器件设计等),而不是以前的单一专业教学,这就形成了模块化教学,通过这样的实战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同时,在校企双主体育人和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的灵活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探索柔性化的教学治理,推动专业群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思考“建专业为什么”,抓好专业群的赋能发展。我们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最终要服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我们打造的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为例。它精准对接东莞万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与华为、OPPO等龙头企业合作,打造了智能终端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载体,探索了华为维修技师岗位的双主体育人路径,累计为东莞华为定制化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接近500人,树立了东莞华为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样板;同时,我们也为智能终端生态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近5年服务企业82家,横向项目到款额接近900万元,通过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助力2家企业成为广东省产教融合型企业,为东莞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作出了积极贡献。
立足社会所需,形成了五育融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目前形成了怎样的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有哪些人才培养模式?效果怎么样?
我们立足国家所向、东莞所需、产业所急、学生所盼,着力培养崇德、笃行、精技、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逐步形成了具有东职特色、五育融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展示东莞发展成就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作为地方性的高职院校,我觉得东职院一定要用好、用活本地区的思政资源。东莞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这背后有大量的思政元素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整合。学校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 研究中心,通过“社会大课堂”,把“东莞东江纵队”“三来一补太平手袋厂”“高埗集资修桥”等历史故事融入思政教育当中,构建起体现东莞改革开放之美、先进制造之美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让学生更加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学校被立项为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校和课程思政示范教学研究中心建设单位,思政课教学改革多次获评教育部重点课题和优秀案例。
二是对接东莞先进制造的莞邑工匠育苗体系。我们锚定东莞产业发展需求,打造“1+7+2”的高水平专业群,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探索场景赋能的教学改革,推动专业课程项目化改造,及时把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当中。比如,我们依托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与华为共同组建维修技师班(从2015年开始,至今已有10年),从大一学生中遴选苗子,有系统地开展校企联合培养,让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考核评价与华为用工需求对接,累计培养学生接近500人。目前大约有160名学生因表现突出留在华为工作,起薪超过8000元。其他没进入华为工作的学生也受到了很多用人单位的青睐,薪资待遇比同专业的其他学生要高。
三是融入东莞科技创新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东莞不断擦亮“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对我校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学校发挥地处松山湖科学城的区位优势,不断深化与散裂中子源、华中科大工研院等大院大所的合作,探索开展科教协同育人。比如,我们与散裂中子源合作,从大三学生中遴选优秀苗子到实验室参加在岗培养,通过拆解科研团队的真实项目,为10多门课程提供任务载体,让学生开展实战训练。我们累计有8名学生入职散裂中子源,其中1名学生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成功破解了一个技术难题 ,为大国重器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的创新氛围也提升了学生竞赛成绩,他们为学校捧回“挑战杯”“优胜杯”6座,在今年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中荣获4金3银,金牌数和奖牌总数均排全省第2。
四是提高关键办学能力的“五金”建设体系。要想给别人半桶水,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如果我们学校的办学能力不强,上面提到的这些育人体系就犹如空中楼阁,很难落地。高职院校的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等“五金”,都是教学的关键要素。第一轮“双高”建设期间,我们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狠抓“五金”建设,取得了国规教材、专业资源库、精品在线课程等标志性教改成果国家级16个、省级136个,打造了24个省级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立项了1个教育部示范性虚拟仿真基地;引育了4名全国(行业)技术能手,打造了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为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贯穿在这些育人体系里面的,是我们“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办学模式 ,以及“双核双螺旋、双向双主体”的育人方式 。随着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健全,我们的育人成效也逐渐凸显。学生在各级各类赛事中成绩斐然,除了刚才说到的“双创”比赛,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也勇创佳绩,近三年共获得国赛奖项9项、省赛奖项260项。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0%以上,留莞率60%左右,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5%。
我们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一家公司的老总很直白地说,你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完全不输给本科生。
要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如何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都强调,要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学界普遍认为,要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主体的作用,产教才能真正深度融合。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层面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布局建设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改革举措。
到高职院校层面,落实产教融合最重要的是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最关键的是调动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这就要让企业看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除了政府的配套政策支持,职业院校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这样企业是愿意和学校合作的。
作为广东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东莞为东职院提供了推进产教融合的政策环境,包括出台政策支持松山湖高新区、华为和我校成立了市域产教联合体,也大力支持我们学校在100亩新校区建设“东莞先进制造产教融合综合实训基地”,为深化校企合作“筑巢引凤”。那么我们学校应该要怎样做,让企业看到实际的经济效益,这是我们一直探索的地方,也形成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里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我们和北京精雕科技集团 的携手共建。学校从2014年开始就和北京精雕集团东莞分公司共建区域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学校每年有超过50名学生在企业进行“工学交替”实习。那么企业的“盈利点”在哪里?①是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为企业培养了一批高度适配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至今有超过60名学生留下就业。②是提高了生产经营效益。学校选派技术能手深入企业生产一线,除了完成授课任务外,还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我们的老师和企业的骨干一起设计了3条生产线 ,为企业创造了50万元的经济价值。③是间接拓展了产品市场。我们的学生在基地实训后,对企业的数控机床是很熟悉的。实习后到他们下游企业工作的学生,会更加倾向于推广和使用北京精雕的产品。在这种合作模式下,企业、学校、学生实现了三方共赢。
第二个例子是,我们和力嘉包装、虎彩印艺两家公司的携手共建。包装印刷是东莞百亿级的特色产业集群,也是东莞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重点对象之一,对相关技能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对此,我们从2021年开始,就与东莞市桥头镇(中国环保包装名镇)和包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力嘉国际集团,共建东职力嘉包装产业学院。由力嘉国际集团无偿提供3000平米的教学场地,政府和学校共投入超过500万元,用于建设产业学院的配套设施和师资队伍。在三方合作过程中,学校和学生的收获是不用多说的,我们的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成为省级品牌专业。对企业来说,除了第一个案例中的“盈利点”外,它还依托产业学院,向上下游企业员工、社会再就业人群和中小学生提供岗位技能提升、创新创业、艺术文化等培训和研学服务,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还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成功获评广东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对政府来说,包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技能人才的留镇工作生活,为桥头镇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东职力嘉包装产业学院也成为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建设单位。之后我们采用这一模式和虎彩印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东职虎彩数字印刷产业学院,不断擦亮“印在东莞”这张城市产业名片。该学院今年也被立项为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建设单位。
在这种政校行企协同的办学模式下,东职院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我也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东职全体师生的不断探索,这条路肯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以需求为导向,提升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
您认为如何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让更多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这对高校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也肩负着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产业创新效能的职责 。在国家第一轮“双高计划”建设中,“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被确定为高职院校的十大任务之一。
高职院校的科研与普通高校不同,是更侧重于对接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的应用技术研究。让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本来就是高职院校科研的主攻方向。
东莞有22万家工业企业,中小微企业对技术研发的需求是庞大的。近年来,东莞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学校也不断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科研工作,提升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建设科创服务平台。我们结合东莞产业布局,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建设了2个国家级、7个省级、22个市级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通过与企业共同设立研究项目,让科研成果更具针对性。二是培育科研创新团队。外引内培一批技术能手和科研骨干,鼓励高层次人才牵头组建校企联合、多专业融合的科研创新团队(目前已建有省级科研创新团队6个),要求老师带着任务深入企业了解需求,提高技术服务能力。三是推动校企供需对接。依托学校知识产权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学校科研成果库、企业技术需求库,遴选具有转化潜力的科研成果,开展技术供需对接、路演推介等活动,加快盘活库存专利。四是优化成果转化机制。出台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研与社会服务绩效考核办法等 ,营造有利于成果转化的制度环境,允许老师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中拥有更大自主权,90%收益归团队成员支配,激励老师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转移。
我通过两个案例来说明成果。
一是关于“科技创新”。我们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融入松山湖科学城布局,携手散裂中子源和东莞理工学院,组建“科学家+技能大师”的跨界团队。在“极化中子射频翻转器设备研发”项目中,团队成功解决了一项“卡脖子”技术难题,推进了相关中子极化装置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
二是关于“先进制造”。针对传统家具产业升级需求,我校教师团队研发了切割优化工业软件,并依托学校科研平台与企业对接,把成果应用于家具家居、激光加工等行业企业,为企业新增经济效益6.9亿元,板材切割优化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荣获2022年度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从排名来看我们的成果也是可圈可点的。相关报告显示,我校科研成果转化实效在广东省高职院校中排第9名 ,入选全国高职技术服务到款额50强。学校也连续4年在中国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排行榜中排全国前60名、全省前6名。
当然,让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我们仍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如深化教师评价改革,优化科研管理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等,我们正在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展专题调研,接下来将拿出具体的改革措施。
您认为高职院校如何将学校发展与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
我从政府部门到学校工作后,一直倡导的一个观点就是,学校的发展一定要和东莞的建设结合起来。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是高校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对地方性的高职院校来说,学校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是命运与共的,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逻辑关系。
就拿东职院来说,学校2019年成功被立项为国家第一轮“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用10年时间实现了从高职新秀到国家“双高校”的跨越式发展。在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我们对学校的改革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现在回过头来看的话,学校快速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与东莞共生共荣的过程。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为东莞成为“双万”城市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要将学校发展与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从学校党委的角度看,我觉得首先是要深入了解和研究所在区域的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到高校工作后,感到高校的思维、理念要与地方紧密衔接不太容易,就像我们说的“对齐颗粒度”。时代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产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的,如果我们在“象牙塔”里不能经常研究所在城市和当地产业的发展,很可能就跟不上地方政府的谋篇布局。所以我到学校工作后建立了一项机制,党委会不仅要开展“第一议题”学习,要还学习省市要闻和教育系统动态。我们也鼓励老师申报各级科研课题,更多地研究东莞经济社会的发展。我觉得这是前提和基础,要深入研究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我觉得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第一,要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确定学校发展的目标方向。以东职院为例,我们感到,要从中国式现代化东莞实践的大局中锚定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紧紧跟上东莞建设国际科创制造强市的步伐。对此,我们提出“建双高、办本科”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既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服务东莞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东莞是“双万”城市,拥有万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五千亿级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正朝着建设国际科创制造强市的目标迈进。这座城市的发展,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是迫切的。东莞市委组织部曾做过一个调研,东莞市重点产业人才需求连续六年排在大湾区地级市首位 ,同时东莞市重点行业企业对人才学历的要求持续提升 ,超六成重点产业人才需求来自电子信息与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需求一半为技术技能人才 。从教育部的布局看,国家正在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和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行业,编制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布局体系。这充分说明,东莞城市和产业的发展,都要求东职院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
第二,要对接区域发展战略,找准学校助力发展的着力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是高校的主要职能。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区域发展需求”与“高校本职工作”的结合点。根据东莞的发展战略,我们学校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用力:一是围绕“东莞打造科创制造强市”发力。一体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把人才输出作为学校赋能东莞先进制造的基础工程,布局建设“1+7+2”高水平专业群,不断优化技能人才供给的结构和质量;把应用科研作为赋能东莞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对接东莞22万家工业企业需求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近5年为企业增加经济收益超7亿元。二是围绕“东莞与千万人口共生共荣”发力。东莞人口规模庞大,本外地人口倒挂的特点非常明显 ,对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为此,我们设立学前教育学院、卫生健康学院,开办附属幼儿园,与松山湖管委会共建科学城社区学院等等,助力东莞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大力开展继续教育,连续12年承办新生代产业工人“圆梦计划”,资助5160多名工人提升学历,服务市民终身学习。三是围绕“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发力。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头号工程,是破解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大举措。我们学校也积极响应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与广东揭阳市揭东区和东莞市茶山镇、南社区、隔坑村等典型镇村开展合作共建,通过设立科技特派员队伍、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发动上万人次的师生深入镇村开展服务活动,得到了共建单位的好评。学校也获评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优秀组织单位”。
另外,东莞是一个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城市 ,近些年正接续打出“五外联动”组合拳,不断培育开放新动能。对此,学校在泰国布点建设“东莞丝路智造学院”、在巴基斯坦建设“中文+技能培训基地”、在英国拉夫堡学院设立教学基地,大力培养电商人才,助力东莞产能“走出去”。还有,东莞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我们也特别注重发挥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优势,在社科研究、文创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多管齐下,比如有的教师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非遗里的中国》节目录制,有的在市文化馆开设疍民服饰设计创新作品展等等,助力东莞文化传承创新。
第三,要对接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校服务发展的合力。学校层面的方向定了,关键是要把全体老师拧成一股绳,让大家都往同一个方向去努力,推动各项部署落地实施。这实际上是“指挥棒”的问题。就像教育部在第二轮“双高计划”中,要引导职业院校坚定服务导向的办学理念一样,通过对“双高校”评价方式、考核机制进行优化设计,引导学校由“基础好、条件好”转向“服务好、支撑好”。对学校来说也一样,要通过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指挥棒”,引导老师把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作为应尽的职责。这也是我们学校接下来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要扩大“五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百千万工程”等工作在教师评价中的比重,引导老师把个人发展与服务区域战略发展结合起来。
高校要抓住技术革命的契机,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
“推进教育数字化”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点任务之一。您如何看待高校的数字化转型,学校开展了哪些实践探索?
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这里面有深远的战略考量。
华东师范大学柯政教授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一篇文章里讲述了一个观点,我比较认同。柯教授研究认为,历史上几次教育强国的更替都说明,如果没有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后发国家要追赶甚至超越先发国家,一般是不可能的。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就是人工智能。柯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的挑战至少有三个层次:一是它极大的改变了人才需求。现在我们培养的技能人才,未来还有没有这个职业?二是它会重塑教育的“语法”,将来可能会出现“超级机器人老师”。三是对教育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了怀疑。柯教授提出的这3个挑战,目前第1个和第2个我们都已经看到了,第3个我还难以想象。人工智能是数字化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我所认同的是,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技术革命的发展,是我国塑造发展新优势、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契机。我们高校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
在这方面,我们学校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一是建设线上课程。开发校本慕课平台,提供2000多门在线课程资源,为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改革提供保障。疫情期间,我们借助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实现了停课不停学。现在利用在线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已成为教师教学的新常态。二是变革学习方式。利用数字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我们学校是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单位,目前已初步建成以实带虚、以虚助实、虚实结合的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解决了一些实训教学中的“三高三难”问题 。三是赋能教学治理。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教学管理、资源分配、安全监控等工作的智能化水平。比如我们学校引进了智能排课系统,使用算法优化课程的安排;通过物联网技术,提高校园设施的智能管理水平,助推绿色校园建设等等。
通过这些措施,近年来学校的数字化水平得到一定提升,2022年成为国家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2023年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单位。当然,我们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信息技术的快速更迭,对硬件设施的更新升级和师生的数字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下来,学校将加强规划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加力竞逐数字化转型新赛道。同时,我们也期待与国内外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加强合作,共同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共享数字化转型的成果。
我校正处于国家和区域战略叠加的机遇期
听说贵校很快要召开第二次党代会了,您能简要谈谈学校未来的发展路径吗?
今年是学校申报第二轮“双高”建设、谋划“十五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学校党委综合研判,我校正处于国家和区域战略叠加的机遇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高质量发展的突破期。开好学校第二次党代会,谋划好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对东职院来说至关重要。
今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学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校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学习省委市委有关决策部署,在走访调研多所兄弟院校、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起草了党代会报告提纲,对未来5年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可以用“1359”来概括。
“1”就是一个总目标,以建设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这个目标愿景需要分步实施:从现在起到2029年,也就是学校建校20周年时,高质量完成第二轮“双高计划”建设任务,高标准创建职业技术大学;到2035年,在第三轮“双高计划”建设中争先进位,在建设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中走在前列。
“3”是指我们对标东莞打造国际科创制造强市,对学校的一个定位。就是要奋力把学校打造成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高水平应用技术研发与服务基地、高质量产教融合发展的职教样板。
“5”是指要在五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①是加强资源整合,在提升综合办学能力上取得新突破。比如要推进100亩地新校区建设,更新升级设施设备,优化一校三区的办学条件。筹划建设本科层次专业试点,力争在举办职教本科上取得实质性进展。②是坚持立德树人,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新突破。对接东莞“8+4”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布局,实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2.0计划”;深化现场工程师、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五金”新基建撬动人才培养质量新提升。③是深化产教科融合,在产教科城融合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融入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打造高水平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高标准打造东莞先进制造产教融合综合实训基地,助推东莞建成产教融合试点城市。④是实施强师工程,在打造工匠之师队伍上取得新突破。弘扬教育家精神,发挥“指挥棒”作用,深化引才、用材、育才等制度机制改革,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素质。⑤是优化治理结构,在提升学校治理效能上取得新突破。着眼于建立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以数字技术赋能治理质效提升,努力建成省级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示范校和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
“9”是指为了完成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推进的九个方面工作。包括:①全面增强适应能力,奋力构建开门办学新格局;②坚守职教类型特色,奋力打造立德树人新高地;③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奋力打造产教融合新样板;④突出双师能力提升,奋力打造人才强校新引擎;⑤加强技术研发转化,奋力开创科教融汇新局面;⑥聚焦“百千万工程”,奋力打造服务发展新范式;⑦加强教育对外开放,奋力擦亮国际发展新名片;⑧竞逐数字转型赛道,奋力打造数智校园新标杆;⑨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奋力打造幸福东职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