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文华学院校长陈奎生
CHENKUISHENG
陈奎生
陈奎生,现任文华学院校长,湖北名师(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湖北省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

本期嘉宾

主持人

CHENZHIWEN
陈志文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这四个方面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

陈志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表述,并明确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您如何理解这一战略?

陈奎生

教育强国是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的一项重大工程。我此前曾与老师交流,他们认为这一战略非常好。在当前提出教育强国战略,我认为它有其特定的背景。表面上看,我们面临的是科技竞争、脱钩断链等问题,但实际上,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迎来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以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变革为特征,预计每个产业、每个人都将受到这场变革的影响,我们无法回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我们需要抢占先机。因此,在二十大报告中,中央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作为重点,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因为一切的背后都是人的问题,都集中在教育这个关键点上,这是我的理解。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认为建设教育强国需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如果不提高质量,我们老百姓不会答应。当然,今天的质量可能需要与现代产业革命的技术变革相联系,可能不再是过去那种质量评价方法。其次,建设教育强国是把教育、科技、人才结合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实际上,它主要是对社会发展和技术变革起支撑作用,因此,教育强国的强弱取决于其支撑度和贡献度。第三,教育强国还需要考虑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因为在当前背景下,我们需要抢占先机。从现在到2035年,距离党中央提出的建设教育强国目标还有11年时间,我们还有很多任务需要完成,我们必须加快努力。

陈志文

您认为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非常关键的?

陈奎生

首先,以我们学校为例,尽管我们过去一直非常重视教育质量,教育部和督导局也始终将教育质量作为重点,但如今,我们仍需通过加强教学建设来提升质量。例如,我们过去的一些教育项目和平台,在建设时可能并未完全适应新兴产业和新的方向,同时,我们还必须从国际视角来审视这一问题。文华学院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学校,其主要任务是建设好新工科,按照国际的专业认证标准来打造我们的专业。只有建设好我们的这些专业,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升。

第二,我认为重要的是,过去对教育的评价往往是教育界内部人士自我评价。未来,我们可能需要跳出教育圈子,从更广阔的角度来观察教育改革的情况,看看我们的教育是否与社会发展和技术发展紧密结合,其支撑作用是否足够强大,是否形成了与产业链和创新链相匹配的新型教育模式。如果现有的模式不合适,我们就需要大力进行改革。

第三,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4月18日,我们与华中科技大学在武汉光谷共同举办了一场规模较大的研讨会,主题是弘扬教育家精神,当时有300多位教育专家出席。我们也邀请了文华学院的教师,老校长张勇传院士和刘献君前校长也来到现场分享经验。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教师,我们希望打造一支雁阵型的教师团队。张勇传院士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也需要年轻的教师能够接过他的接力棒。

第四,鉴于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赛道也随之改变。我们现在需要将教育新技术融入其中,在新的赛道上加大力度。对于文华学院来说,我认为要在教育素质化转型方面加大力度。我们的转型主要是关于如何转的问题,过去文华学院提倡个性化素质化教育,强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现在,通过数字技术,空间和时间的扩展都得以实现,个性化素质化教育也更加完善。因此,最近文华学院新建了3万平方米的大楼,内部完全按照素质化、个性化学习空间的标准来打造。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四点是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陈志文

陈校长,今年上半年有一个特别流行的词汇——新质生产力。实际上,这个词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就已经被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本质在于科技创新,这显然与教育紧密相连。您对此有何看法?。

陈奎生

教育在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新质生产力,我理解为首先是“新”,即与新产业和新技术相联系。其次是“创新”,过去的驱动方式不一定是创新驱动,而现在我们需要转向创新驱动,以迎接新的技术革命到来。目前,有些企业家看似从事新产业,但做了一两代产品之后,他们发现难以为继。原因在于,当潮水退去,我们发现他们在“裸泳”,即缺乏创新驱动。如果他们有创新驱动,那么在产品迭代时,还能够持续进步。如果没有技术创新的驱动力,产品迭代也将缺乏动力。因此,作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一需求也非常巨大。

我将新质生产力比喻成元帅,现在这位新元帅即将上任,我们作为高校,需要做好先行者的角色。文华学院要当好先行官,在人才支撑和科技赋能方面,要有所行动,要做出贡献,要有所作为。这种贡献和作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要进行布局。我们的学科专业需要适应新质生产力,布局在新的领域。随着新的工业革命到来,新的空间概念被提出,即数字空间。现在有许多数字孪生技术,这表明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非常重要。对于文华学院来说,我们需要将数字化和智能化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助推新质生产力。

其次,我认为需要加强产学协同。过去也强调协同,例如汽车专业可能与汽修厂或汽车生产厂进行协同。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智能驾驶汽车已经出现,我国已经发放了L3级别的智能驾驶汽车牌照,最高标准是L5级别。但许多学校,包括我们学校,还没有完全转型。因此,我们需要在新质领域进行协同,这样才能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我们要组织科技人员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新的领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协同攻关,支持工信部的要求,支持“专精特新”方面的人才培养,支持这些企业的发展。

第三,我们的行动需要构建新的内容。我认为现在正处于新的工业革命爆发的前夜,技术、产业的许多内容已经更新,但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可能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内容。我们需要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与人才链、创新链结合起来,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从素质、知识和能力三个方面调整

陈志文

在教育强国建设中,高等教育是龙头,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那么,您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如何识别和培养?

陈奎生

我认为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节点,需要转换驱动方式,拔尖创新人才就是特别重要的一面。我们需要反思我们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我作为一名老师,已经教书一生,过去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现在,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到底在培养什么样的人。

过去,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老师的教学,当然这也包括学校里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第二是来自家长的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第三是通过网络,现在有了网课,包括通过搜索引擎如百度搜索,得到的答案通常也是比较准确的。过去,作为老师,如果讲课讲得好,学生就会想听他的课。那时的知识基本上被大学校园所垄断,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听不到这样的课。但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学生可能通过网课、通过像ChatGPT这样的工具也可以学到知识。

因此,从素质、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来看,我们未来培养人才和教学的重点可能需要调整。例如,对于过去那种以记忆型、知识型为主的培养方式,我们是否还需要继续,是否都要改革,这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陈志文

您认为拔尖创新人才通常具有哪些特质?

陈奎生

我们目前培养效果较好,且可以称之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通常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我认为,我们国家过去在这方面的训练还不够。这些能力不是通过知识点的学习就能培养出来的。例如,有些文章机器可以代写,但沟通、组织、协调这些能力,需要我们来重点加强培养。

第二,独立思辨能力。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如果你连问题都提不出来,或者提出的问题都是表面性的,那么解决问题就无从谈起。如何提出问题,这就需要人的思辨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分析、思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而过去的培养方式,今后可能会面临挑战。

第三,交叉学科能力。我觉得现在比较需要的就是交叉交融,现在,任何一个产业或岗位都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而不是单一学科所能支撑的,这要求我们实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然而,我们的大学目前面临一些问题。我们原有的学科专业体系结构是细分的,现在需要改革。首先,学科结构需要调整,打破过去的框架。其次,学科教师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此外,学科结构变化较慢,我们的培养方案每四年才调整一次。等到调整完成,四年后产业和技术创新可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教师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学科节奏需要调整,包括教师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变化。

博学笃志 本立道生

陈志文

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精神象征或理念体现,这通常通过校训来表达。我们的校训是什么?它想要传达什么?

陈奎生

文华学院的校训由八个字组成,这些字都源自《论语》。前四个字是“博学笃志”,出自《论语·子张篇》。它要求我们文华学院的师生要像海绵一样广泛吸收知识,这就是“博学”的含义;“笃志”则是励志的意思,即坚守自己的志向并付诸实践。后四个字是“本立道生”,同样出自《论语》。它告诫文华学院的学子们,仅有志向和远大理想还不够,必须从基础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向理想的光明大道。

“博学笃志 本立道生”实际上体现了《论语》中关于君子的理念,其内涵十分深刻。原文是这样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些话告诫我们文华人要踏实、脚踏实地,也要求文华学院的学子们做好事、学好专业课,同时也要学会做人。

潜能、立志、空间是我们个性化教育的三个重要方向

陈志文

文华学院的专业是怎么设置的?

陈奎生

我们学校目前有44个本科专业在招生,共有18000名学生。这些专业分布在8个学部中,其中,工科学部占据主要部分,学校还设有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部、信息学部、土木工程学部,以及艺术学部等。在这些学部中,工科专业是主要的。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部继承了华中科技大学的传统优势,非常强大,包括智能制造等专业。目前,我们已经编写了20多本教材,并建立了一个先进的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此外,在工信部、湖北省工信厅以及湖北省智能制造和机械协会的共同支持下,我们还成立了一个产业学院,机电学部的建设非常成功。

文华学院的信息学部同样表现优异,拥有国家一流专业和湖北省“十四五”高等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群)。学部涵盖了计算机、电子、人工智能以及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陈志文

在具体的人才培养上,我们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例如,其他学校可能也有类似的专业,那在人才培养,包括课程设置或其他方面,我们学校有哪些独特之处?

陈奎生

我们文华学院有两个主要优势。首先,文华学院从华中科技大学发展而来,位于武汉光谷的核心区域,地处光谷创业街,紧邻华中科技大学,许多教师也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些实验室和图书资料对文华学院是开放的。除了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合作外,我们还与产业和行业紧密结合。例如,在机械专业方面,我们与华中数控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合作都很紧密,20多本教材都是华中科技大学支持出版的。我们还与行业协会紧密合作,比如特种机器人的开发,行业协会自身开发力量较弱,借助文华学院的力量,现在这个领域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这也属于是跟产业结合的比较紧密。另一个特点是,文华学院在新的平台和设施方面的投入非常注重。比如我们提到的智能制造实验室,一个实验室就超过4000平方米,投资达到三四千万。这个实验室的标准可能处于全国最高水平,我们始终站在专业的最前沿。

陈志文

文华学院在人才培养上与其他学校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具体来说,人才培养模式有哪些独特之处?

陈奎生

我们学校特别重视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每所学校,尤其是经过审核评估后合格的学校,都会注重打造自己的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文华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三九个性化教育”模式,这个模式较早开始实施,真正成型是在2013年。

之所以称为“三九个性化教育”培养模式,是因为学校讨论后认为,学生的需求各不相同,我们想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例如,让学生自己选课,选择他们认为对未来最有帮助的课程;让学生选择老师,根据他们认为哪位老师教得好来选课,并且根据选课的情况,给老师进行评价;我们还想把选择专业的权力交给学生。过去,专业选择管理得比较严格,后来我们认为应该更多地为学生服务,对学生开放选择权。

但是,学生入学后,虽然一开始很高兴,但后来会感到迷茫,不知道是选择左边还是右边的路。我们发现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专业的引导。例如,研究生有导师,那本科生怎么办?从2013年开始,我们正式实行了“潜能导师”制。“三九个性化教育”模式正是为了引导学生,我们设计了“潜能导师”制度,并配合这个制度,提出了“三个一”的行动计划,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并在学生入学后进行调研,实行分类指导,让学生自由发展。

“三个一”行动计划主要包括:

1.“一人一规划”:每个学生和老师都要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只有明确了发展方向,立下志向后,才能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2.“一生一课表”:每个学生制定自己的课程表,原来是按班级制定课表,现在是一个学生一张课表,加强个性化教育,让学生选课更加自由。

3.“一师一优课”:这是对老师的要求,老师也要明确自己发展的重点方向,打造一门优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

此外,我们发现要进行个性化教育,需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空间。例如,有的学生需要做实验,如果按照班级统一安排,可能他当时没有准备好。当他准备好了,想要做实验时,我们要为他提供空间和条件。因此,我们努力进行空间建设,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这个空间概念是扩展的,不仅限于物理空间,还包括时间。

我们还发现,除了为学生找潜能导师,帮助他们确定努力方向外,潜能、立志、空间是我们个性化教育的三个重要方向,也是三个关键点。结合前面提到的三类学生,然后是“三个一”行动计划,以及三个关键点,这样九个要素,构成了我们的“三九个性化教育”模式。

陈志文

高校在促进学科专业与产业发展对接方面,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陈奎生

我也从事科研工作,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在讨论对接问题之前,需要先了解为何要提出对接。传统上,学校一直是文化引导者和技术开拓者。但现实中,有些快速发展的技术,教师可能才刚刚了解,这表明在技术变革后,我们的学科、专业和教学内容有时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学科调整本身也有特点,调整节奏较慢。一般大学要求每四年调整一次人才培养方案,这相当于基本法,规定了学生未来的课程。修改培养方案需要办理手续,不能随意更改。教育部和督导局会检查学校是否按照培养方案培养人才,以保证教育质量。但这也有问题,例如智能驾驶技术从L0到L5有六个级别,教师刚掌握L2级别,可能两年后就发展到L3级别了,但我们的教材和课程还在讲授L2,这就产生了如何应对产业技术快速发展的问题,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根本问题。

文华学院采取了以下措施应对这一挑战:

第一,共建产业学院:我们不是与单一企业合作,而是与整个行业合作,纳入行业龙头企业,例如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通信产业学院,每个产业学院有20多个企业参与,得到湖北省工信厅的支持。通过产业学院,我们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开发实验项目。

第二、共建实验室:在一些实验项目上,企业的更新换代速度比较快。如果我们仅仅依赖于学校内部建立的实验基地,这些设施往往会很快变得落后和过时。共建实验室帮助企业开发和研发,学生参与建设并支持推广。例如,如果企业今天销售的是第二代产品,我们帮助他们研究第三代,一旦第三代开发完成,我们的实验室也会更新为最新技术。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调整专业设置,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并建立专精特新的产业学院。这些产业学院虽然规模不大,但在特定领域都是领军者。

如果学院不能为地方服务,就像“无本之木”一样失去了根基

陈志文

您之前提到文华学院定位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并且是地方性的,它首先需要服务于湖北,甚至更广泛地服务于华中地区。那么,学院是如何与地方产业进行对接和结合的呢?

陈奎生

如果学院不能为地方服务,那就像“无本之木”一样失去了根基。我们学院的专业设置要与产业发展趋势相对准,适应产业的发展,这是我们学院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同时,地方发展和产业发展也需要学院提供支持和服务。我们过去常说“顶天立地”,“顶天”意味着要有远大的目标,为国家服务。现在,作为一所地方学院,特别是我们文华学院,位于武汉市国家级开发区的核心地带,我们在光谷一路,这就要求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学院现在提出的口号是“先立地再顶天”,以服务求得支持。我们与光谷的结合非常紧密,我们必须做好服务、提供支撑,并做出贡献,以此体现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陈志文

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文华学院在支持当地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成就或贡献?

陈奎生

如何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支持?首先是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认为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在不断完善中,要做到反映出产业发展趋势,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只有培养出创新人才,才算完成人才支持任务。

第二,技术迭代速度很快,我们要帮助企业进行技术迭代,占领行业高端。文华学院与各行业、企业共建了平台,并建立了5个产业学院。

第三,我们急地方之所急,急企业之所急,组织团队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们城建学部的骆银老师,她创新性地把结构生物学的方法用在纳米染物微生物机制上,为污水处理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突破,并提出了新的方法。此外,文华学院的周思柱教授针对国家需求,与中石油合作,在湖北的石油机械厂开发出了一种高压力的石油压力泵。这种压力泵的压力达到了90兆帕,也就是900个大气压,解决了“心脏病”问题,也获得了科技进步奖。还有我们机电学部的程莉莉老师,她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有所突破,发现了薄膜电池多为硅基且较脆,不易应用于异形物体表面的问题。她开发出了一种硫化物薄膜电池,这一创新也具有很高的价值。这些教师展示了我们学院在多个领域为产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培养人才

陈志文

我想再问一个家长和考生们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我们不必讨论他们是否功利,但他们确实很关心学生的升学和就业前景。我们学校在这方面的成绩和效果如何?

陈奎生

实际上,我们为此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文华学院今年举办了20多场招聘会和对接会。此外,我们还发送了6万多条信息来加强这项工作。由于文华学院的工科专业较多,在同类民办院校中,我们的就业率要高出几个百分点。我们还通过鼓励创业来促进就业。文华学院有一个由科技部批准的创新创业基地,在该基地下培育了2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90多个团队,我们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

比如我们机电学部的刘锐老师,他们开发了一种用于鸡蛋检测的智能机器人。起初我们可能低估了它,认为它的产值不会很大。但实际上,它已经占据了国内大部分市场。他将人工智能模型应用于鸡蛋检测,最终的反响也很好。一位姓柯的同学在这个基地创办了一家环保公司,并在第十届创新大赛中的成长组获得了冠军。还有一位名叫曹冲的同学,他在学校创办了华兴同创科技公司,该公司与我们的学生和老师一起研发了一种自动点胶机,结果这款点胶机占领了全国90%的市场。

陈志文

从您的角度来看,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优秀青年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陈奎生

首先,感谢我们的学生选择报考文华学院。作为学校,我们有责任为学生的未来着想。我认为,现在的学生可能会赶上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变革的浪潮已经来临,选择报考文华学院的同学们,也应该做好全身心投入到这个时代中的准备,并接受挑战。

我建议,如果今年有学生报考文华学院,他们应该勇敢地面对潮流,积极投身于这个时代。如果他们感到迷茫,不必担心,因为文华学院有潜能导师会提供帮助。如果学生有任何特长或兴趣,文华学院的老师也能够激发他们的热情,帮助他们将兴趣发展到极致。

总而言之,文华学院的教师团队将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培养人才。在文华学院,学习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我们提倡个性化教育,并不是说学生们可以放松下来,而是指学生们需要逆水行舟,坚持学习。我相信,只要学生真正想学,心中有梦想,并持久发力,在文华学院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肯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文华学院的校训是“本立而道生”,意味着我们要打好基础,才能走得更远。大学四年时间很短,只有1000多天,学生们可以选择为我们这个新时代的到来做点什么,学点什么。

我们希望,我们培养的人才,是社会急需的新型创新型人才。我认为,即使四年时间不长,只要有决心,流星也可以划出一束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