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河南:2020年普通高校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启动
2020-08-14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可申请入学资助、生源地助学贷款可远程续贷、2020年“金秋助学”活动开启……都是好消息!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可申请入学资助

  省内院校每人500元

  省外院校每人1000元

  8月11日,记者从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获悉,2020年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启动,河南省将筹措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到校报到。

  高校新生入学资助对象为省内2020年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并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高职)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其中,优先资助孤残学生、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烈士子女、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绝对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和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学生等。学生一律在学籍所在高中提出受助申请。

  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资金用于一次性补助2020年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从家庭所在地到被录取院校的交通费及入学后的短期生活费用。省内院校录取的新生资助标准为每人500元,省外院校录取的新生资助标准为每人1000元。新生入学资助款要求专卡限时发放——使用普通高中资助卡发放,并确保在新生入学前发放到学生手中。

  河南省要求各地在资金分配时重点向贫困地区以及大别山革命老区、淮河生态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等所覆盖地区倾斜,各学校在具体落实时要向建档立卡等4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现经济困难的学生倾斜。

  生源地助学贷款可远程续贷

  8月11日,记者从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获悉,为减少人员聚集带来的病毒传播风险,同时进一步提高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质量,即日起河南省开启续贷远程受理模式。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属于国家助学贷款,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每人每年贷款额度不超过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生源地助学贷款续贷远程受理是县级学生资助中心现场受理的有效补充,学生可自由选择“资助中心现场签订合同”或“网上签订合同”申请办理方式。目前,河南省远程办理仅适用于续贷借款学生。

  远程办理续贷必须由借款学生本人操作,不能委托共同借款人或其他人办理。远程办理续贷学生的关键信息不得变更,如需变更身份证信息、就学信息等关键信息,应携带相关书面证明材料到县级学生资助中心现场办理。学生可以从系统中现有的共同借款人中选择一位,但不得新增共同借款人,如需增加新的共同借款人,学生和共同借款人需要到县级学生资助中心现场办理。

  远程办理续贷的学生需要自备电脑及安装有支付宝APP的智能手机。借款学生使用电脑浏览器登录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在线服务系统提交续贷申请,在远程受理过程中使用支付宝人脸识别功能进行身份认证。

  2020年“金秋助学”活动开启

  精准帮扶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圆梦

  8月11日,记者从省总工会获悉,2020年“金秋助学”活动已经在全省开启。省总工会、省教育厅将联合做好“金秋助学”工作,进一步帮助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积极协助党委、政府解决城市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上学难、就业难问题。

  按照部署,今年8月至9月,各级工会将对本区域困难职工家庭开展详细调查摸底,按照家庭困难情况及子女教育负担状况确定助学帮扶措施。各地教育部门将协助当地工会与高校加强衔接,把就学期间困难职工家庭子女纳入国家及我省学生“奖、助、贷、勤、减、免”政策体系覆盖范围。

  各地工会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宣传动员当地党政工干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采取企业赞助、个人捐助、工会补贴、行政支持等多种途径筹资。把企业的公益捐赠、公益组织的慈善项目等多种资源予以综合集成,精准对接困难职工家庭子女的上学需求。引导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优先吸纳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就业见习机会。

  为创新帮扶形式,延伸助学活动链条,各地工会将对在档的全国级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在符合帮扶资金管理要求的前提下,按最高标准发放助学金,并提供跟踪助学,直至其本、专科毕业。困难职工家庭有两个及以上子女同时入学的,分别提供助学救助。有条件的市级、县级和基层工会还可以将高等教育之外的学前教育、小学等纳入助学范围,鼓励将困难农民工子女纳入助学范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