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康凯:在中国高等教育智慧教学与课堂教学改革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2018-10-2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尊敬的汤敏参事、史超董事长,各位与会代表:

  大家早上好!

  非常欢迎大家参加“2018中国高等教育智慧教学与课堂教学改革高峰论坛”。这个论坛,是本次高博会中的一个重要分论坛,也是此次大会由企业承办的分论坛之一。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承办本次论坛的超星教育集团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高教学会的职责就是开展学术活动,努力建设高水平新型智库,服务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服务政府部门的宏观决策;服务高等学校的办学治校;服务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的理论探索。此次高峰论坛,选取“高等教育智慧教学和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主题,非常有意义。

  因今天是学术论坛,在此谈点自己的思考,不正确之处敬请斧正。

  一、如何认识今天论坛的主题

  我认真思考了一下今天高峰论坛的主题。如果将我们今天讨论的“智慧教学和课堂教学改革”扩展一下,实质上我们是在讨论“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如果再更深入分析一下,我们是在讨论高等教育领域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渗透和体现在“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其中劳动工具集中体现着科学技术水平。当代,在劳动工具中体现出来的时代性、标志性科学技术就是现代信息技术。所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智慧教学和课堂教学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对“现代化”的论述和定义很多,我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对“现代化”的理解是:在历史发展积淀的基础上,实现用现代标志性科学技术所支撑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一个社会是不是用“现代标志性科学技术”所支撑,如果是则说明已经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已经是“现代化”了;如果不是,结论则相反。不论是我们讨论的“高等教育智慧教学和课堂教学改革”,还是教育现代,都有一个核心的支柱,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今年开展的评选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真切地说明了这一点,公示的两个特等奖四川大学的《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以及华中师范大学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无不用现代信息技术作支撑。

  总之,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十分重要。

  二、我对专业教学改革的理念

  我们在讨论“高等教育智慧教学和课堂教学改革”时,必然提出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这就需要有一个基本的原则。我认为,总的概括起来就是培养学生“会思考、能实战、不作弊、善合作”。我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这个观点,借此机会,再一次提出来与大家讨论。

  关于培养学生会思考,我认为: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水平,是其理论知识积累、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的集合式反映。思维运动的核心形式是“联想”,不论是有规律的思维运动还是发散式思维活动都是以“联想”为基本运动特征的。所以,在我们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应当要有大量思维“联想”的专业教学设计,充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专业思维“联想”,使学生具有“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等高附加值的专业思维品质。为此,专业教学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采用互动式教与学的方法,必须实施以非标准化为主的评价考核制度。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可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环境、时间、空间,以及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会思考”是高等教育专业教学的基本使命,是激发学生无穷创造力的动力所在。培养学生“会思考”应当成为专业教学的基本性任务和基本性目标。刚才提到公示的两个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其特点之一就是在高质量的信息化平台支撑下,进行专业化的深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深度思考,这种教学的内涵建设是顶级水平的。

  实战化训练和培养是人才教学的根本性任务和根本性目标;不作弊是教学中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也是育人的底线要求;善合作是培养人才软实力的代表性内容,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因时间原因,这些内容就不展开讨论了。

  所以,判断一项教学改革的价值,可以从是否培养了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是否实现实战化(或贴近实战)训练,是否有效解决作弊问题,是否培养孩子善于合作等4个方面进行观察,就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在此,再给大家推荐另一个案例:清华大学柳冠中、邱松等教师荣获的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思维与实践并行的综合造型设计基础课程群建设》。

  各位领导、各位与会代表: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巨大、院校众多,在新的科技革命背景下,智慧教育、智慧教学的服务需求也巨大,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普及化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1-03-16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1-01-27
产教融合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