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产教领域共话融合再升级 携手共建共享“大平台+”
2018-11-19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11月16日-17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山东省教育厅支持,枣庄学院承办的,以“共建共享,向‘大平台+’迈进”为主题的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经验交流会如期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业界知名专家、高校代表围绕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演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全面实施“大平台+”战略,推动产教融合模式创新升级展开了讨论与分享。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峰致辞

  高屋建瓴:产教融合模式已升级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以《通过融合式教育创建新型学习创新社区》为题进行了主旨报告。在报告中,席酉民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必须要改变已有的形态。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方式以及学校的组织架构等。

  “可以说,产教融合正在推动新型大学形态发生变革。未来大学应该是扁平的,多元的,融合的,分布的。”席酉民表示,未来应该把学校、公司、行业、产业和社会相融合,通过融合重塑大学的价值、大学的影响力。未来的教育方式应该是融合式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技能又要让其具备一定的行业造诣。这就需要人才素养结构的调整,需要加强素养教育的功能,需要育人过程的变革,需要新技术的应用,需要育人场景的重塑。其中,素养教育非常重要,需要个性与自我管理,需要全球化公民,需要创新创业家精神,需要绿色可持续素质,需要社会责任与慈善。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做主旨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在主旨报告中指出,教育信息化对于中国教育现代化意义重大。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八大实施行动,其中 “智慧教育创新引领行动”是我国官方文件中第一次出现智慧教育,说明国家已经肯定了智慧教育的发展方向。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生态化学习环境,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成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

  祝智庭坦言,智能教育是智慧教育的实践路径,智能技术支持教育从数据到智慧。大学教育应该做到虚实结合;大学教师应该借助技术的赋能,做更多创造性的情感的个性的工作。把适合机器的事情,让机器做;把适合人做的事情,让人来做;把适合人机合作的事情,让人和机器一起来做。同时,应当深度融合创新,创建以基础知识与技能为核心的,结合综合应用能力、个人特长知能和集体智慧的智慧教育生态环境。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认为,“在推动未来教育和未来学校变革的过程中,有三个非常基础的立足点:一是要回答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教育将以哪种形态继续发展的问题。二是要认识到新的技术不是用来服务传统的教育方式,而是用来颠覆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而推动教育形态变革。三是要找准变革方向,前提是把握教育、学习和创新的本质,才能清楚未来发展的逻辑和方向,这需要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视野下进行思考。”

  在他看来, “大平台+”的战略思维,既是产教融合项目的自然延伸,也是构建智慧学习工场的关键支撑。陈锋表示,产教融合向“大平台+”战略进发,要从六个方面着力:一是深化对大平台+战略的认识,开放化、集成化是大平台的关键,数字化、智能化是大平台的基础;二要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核心引擎,加快突破要素资源和物理边界的约束,引领学校组织功能、编成结构的深刻变革,加快向创新生态系统演化;三是以开放精神汇聚资源,冲破传统教育封闭自足的供应体系,建设开放多元、竞争合作的供应链体系;四要坚持共建共享发展模式,完善创造价值、分享价值机制;五是以大平台+加快拓展服务领域和范围,持续创新经营模式;六要以大平台发展模式赋能学校,破解跨越式发展的瓶颈约束。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0-10-15
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