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
规范“大类招生”优化“强基计划”释放哪些信号?
2023年高考全国统考将于6月7日起举行。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强基计划院校优化考核内容和形式,严格规范高校大类招生行为等。
对“大类招生”进行严格规范意味着什么?“强基计划”的选拔要求、方式有哪些新的变化?多位高教专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进行了解读。
冷热专业捆绑,“大类招生”引争议
《通知》明确要求严格规范高校大类招生行为,高校原则上按专业开展招生,少数探索大类招生行为的高校要精心制定培养分流方案,确保科学规范、公平公正。
关于“大类招生”,参加过高考的考生颇为熟悉,即被高校录取的学生,在读完一年后凭大一成绩、高考成绩等,双向选择细分专业,再分流到不同专业。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在探索试点“大类招生”。不过,自推出以来,围绕它的争议也不少。比如,冷热专业捆绑招生、专业分流结果不如预期等等。
“‘大类招生’推出的初衷,是希望和高校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接轨,倡导学生在大一年级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同时,入校后二次选择的机会,也可以帮助一部分学生在对大学的专业充分了解后,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专业。”但一位多年从事一线高校招生工作的老师谈到,“大类招生”在后续推进的过程中,也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引发一系列问题。他举例说,某地一所院校在“大类招生”中推出“工科试验班”,在这个大类中,有超过20个专业被同时“打包”。又如,某高校推出的人文试验班,把英语专业和心理学专业归在一个大类,而这两个专业,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所需的职业素养等,都有着天壤之别。他分析说,从高校的角度看,把冷热专业一起“打包”,固然有助于吸引考生、抢夺优质生源,但从考生的角度看,在这种“打包”模式下,可能很难满足进入心仪专业的初衷。
在不少专家看来,教育部发文要求对“大类招生”严格规范,实则出于对学生利益的保护。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认为,高校今后在招生时,应当更加明确、具体地向考生说明“大类招生”包含哪些专业,今后的分流方式等,满足考生的知情权。同时,考生在报考前也需要做好功课,了解具体专业设置情况和分流方案,抱着“捡漏”心态填志愿并不可取。
“一些高校实施‘大类招生’时,缺乏与之配套的系统培养方案。”同济大学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樊秀娣认为,大类招生行为规范化势在必行,大学应当在明确自身办学定位的基础上顺势而为。比如,研究型大学应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宽厚的知识基础和跨学科的学习环境。而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应用型高校,不妨在“强专业”方面多加探索,并不适合采取简单的“大类招生”模式。
“高校若要充分发挥‘大类招生’的作用,加强考生入学后的职业生涯教育和选专业相关指导很重要。”樊秀娣说,不少学生在报考“大类”时,往往处于盲从挤热门专业的分流竞争之中,引导更多学生了解专业内核、发展前景,做出理性选择,很有必要。
当然,严格规范并非因噎废食。记者从相关部门和多所高校获悉,今年,沪上高校招生方式没有较大变动,总体以平稳过渡为主。事实上,试点开展“大类招生”的院校在总体招生中占比仍属少数。
宁缺毋滥,“强基计划”要求再升级
和“大类招生”同样备受关注的,还有部分高校推出的“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目前有3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参与,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哲学、历史、古文字学等专业招生。据悉,教育部启动实施“强基计划”以来,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
在此次发布的《通知》中,教育部再次释放重要信号:要求进一步优化招生程序,提高选拔质量。比如,其中提出“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规范管理,严格选拔标准,着力选拔对基础学科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同时,教育部重点对“强基计划”的面试提出新要求。例如,要优化学校考核内容和形式,积极在面试中参考使用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着重考查学生的理想信念、兴趣特长、思维能力和创新潜质等。
“通过‘强基计划’,高校确实选拔了一批对基础学科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同济大学本科生院院长赵宪忠介绍,为了真正挖掘热爱基础学科的学生,学校对单科成绩的限制不断减少。例如,从2022年起,同济大学取消以往数学单科满分90%的要求,所有符合选考科目要求的学子都可以报名。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济进一步优化校测形式,取消校测中的笔试环节,仅设置面试和体育测试,面试成绩占校测成绩100%。
不仅“强基计划”的“进口”端提高了要求,“出口”端工作也在同步加强。教育部提出,高校要加强招生培养联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精心做好本硕博衔接等后续培养工作。
在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孟钟捷看来,此次教育部的通知还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未来,“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将会进一步打通本硕博衔接渠道,让更多心存热爱的优秀学子更快一步得到深造。
在华东师大,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新生,都将纳入卓越学院进行培养。作为学校的改革试验特区,卓越学院还涵盖了校内10个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的学生。孟钟捷介绍,截至目前,卓越学院学子的直研率达80%,未来,这一比例或将继续提升。
规范招生宣传,不得干预考生填报志愿
高考涉及人数广、关注度高,高校的招生工作是否公平公正,关系到千家万户。为促进高招入学机会公平,教育部鼓励将专项计划纳入有关高校普通类招生批次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从2023年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不得以新生高额奖学金、违规承诺录取(含承诺录取专业、本硕博连读或贯通等)、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争抢生源,严禁以优质生源登记表、志愿填报意向书等形式吸引、误导学生……针对招生宣传工作中出现的种种乱象,教育部也作出明确规定。
教育部提出,各高校要规范招生宣传管理,招生广告或者宣传的表述应当严谨、规范,不得采取贬损、夸张、低俗以及其他不适当的语言或者方式开展招生宣传。志愿填报期间,各高校要逐步减少外派招生宣传组的数量,进一步扩大线上咨询服务渠道,同时严格加强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形式代替或干预考生填报志愿。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推荐学校
- 宾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 贵港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 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贵阳经济技术学校
- 黔西市中等职业学校
- 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哈尔滨市航空服务中等专业学校
- 哈尔滨市龙江旅游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
-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
- 南昌工业工程学校
- 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 信丰中等专业学校
- 井冈山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
- 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
- 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
- 沈阳市旅游学校
- 陕西省商业学校
- 西安交通职业学校
- 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四川省乐山市竹根职业中专学校
- 乐山市计算机学校
-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 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旅游学校
-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轻工业学校
- 四川仪表工业学校
- 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
- 重庆市医药学校
- 重庆财政学校
- 重庆市梁平职业技术学校
- 重庆市涪陵信息技术学校
-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 重庆中意职业技术学校
- 重庆万州商贸中等专业学校
- 重庆市涪陵创新计算机学校
- 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
- 重庆市武隆区职业教育中心
- 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
- 黑龙江省贸易经济学校
- 江西省医药学校
- 江西省信息科技学校
- 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
- 江西省民政学校
- 九江庐山西海艺术学校
- 赣州应用技术职业学校
- 南康区电子工业技术学校
- 赣州旅游职业学校
- 吉安应用工程学校
- 吉安市特殊教育学校
- 上饶市信州理工学校
- 西安现代职业高中
- 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
-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
-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 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
-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
- 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
- 广州市侨光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花都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增城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增城区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南沙区岭东职业技术学校
- 珠海市新思维中等职业学校
- 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
- 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
- 广州市从化区职业技术学校
- 重庆市开州区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重庆市梁平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
- 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
- 重庆工商学校
- 新余市中等专业学校
- 会昌中等专业学校
- 南康中等专业学校
- 上犹中等专业学校
- 龙南中等专业学校
- 上高中等专业学校
- 永新中等专业学校
- 东乡机电中等专业学校
- 嫩江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 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 瑞金中等专业学校
- 丰城中等专业学校
- 德兴市职业中专学校
- 重庆市护士学校
- 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
- 重庆市渝东卫生学校
- 贵州省交通运输学校
- 南昌汽车机电学校
- 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
- 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
- 重庆市农业学校
- 重庆艺术学校
- 德安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分宜县职业技术学校
- 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
- 石城县职业技术学校
- 黎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黔西市水西中等职业学校
- 南昌铁路保安中等专业学校
- 江西泛美艺术中等专业学校
- 重庆市南丁卫生职业学校
- 重庆市万州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 南昌向远轨道技术学校
- 赣北电子工业学校
- 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
- 樟树市职业技术学校
-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职业技术学校
- 佛山市顺德区陈登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荔湾外语职业高级中学
- 江西省交通运输学校
- 江西省建设工程学校
- 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
- 江西省轻工业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 重庆市万州现代信息工程学校
- 重庆市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奉节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巫溪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商务学校
- 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
- 重庆市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校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工业管理职业学校
- 重庆市两江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万盛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潼南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光华女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重庆市铜梁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璧山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涪陵第一职业中学校
- 重庆市城口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酉阳职业教育中心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綦江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忠县职业教育中心
- 共青城市高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九江市柴桑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大余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余干县英才职业学校
- 江西省遂川县职业中学
- 抚州信息工程学校
- 赣州市军科职业技术学校
- 上饶市信赖工艺美术学校
- 赣州现代科技职业学校
-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 密山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广州市电子商务技工学校
- 都江堰市职业中学
- 红河州特殊教育学校
- 黑龙江省伊春卫生学校
- 陕西省泾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重庆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 重庆交通运输高级技工学校
- 重庆市工业技师学院
- 重庆市聚英技工学校
- 重庆市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
- 重庆能源工业技师学院
- 共青技工学校
- 江西文理技师学院
- 大庆技师学院
- 南昌华中技工学校
- 共青铁路工程技工学校
- 于都新长征技工学校
- 南昌当代艺术学校
- 重庆市万州职业教育中心
- 江西上饶东南智慧技工学校
- 江西省石油技工学校
- 宜春市技术工人学校
- 江西新余南铁技工学校
- 广州城建技工学校
- 重庆市艺才高级技工学校
- 上饶信工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