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工学院04年招生
http://gaokao.eol.cn/ 来源: 2004-04-15
盐城工学院是江苏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创建于1958年,始名盐城工学院。1961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命名为盐城工业专科学校,1962年7月因国家经济困难而停办。1977年12月经江苏省革委会批准恢复建校,时称南京工学院盐城分院,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再度定名为盐城工业专科学校。1996年5月,经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和创建于1985年的盐城职业大学合并建立盐城工学院。2000年2月盐城会计学校并入盐城工学院。学校现在一校三区,校本部地处黄海中路20号,东校区位于建军东路立交桥东,南校区位于解放南路118号。校园占地面积824亩。
盐城工学院现设9个系:即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工程、材料工程、化学工程、建筑工程、纺织工程、海洋工程、外语;6个二级学院:即工商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高职学院、成教学院、民办博雅学院;另受盐城市政府委托代管盐城市广播电视大学。学校现设30个本科专业,即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业工程、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海洋技术、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汉语言文学、英语;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700多人,成教在籍生2000多人,电大在籍生1万多人。学校现设有8个研究所,即CAD研究所、机械研究所、建材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电气自动化研究所、海洋技术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所、盐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设有3个研究中心:即理化测试研究中心、信息研究中心、艺术设计研究中心;设有建筑设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学校现有教职工1100名,其中专任教师613名,教授、副教授等高职人员216名,讲师、工程师等中职人员375名。建有各类实验室60个,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60多万册;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亿多元。建校40多年来,学校先后培养了2万多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有近一半在盐城市工作。目前盐城市工程一线管理骨干、技术骨干绝大多数是盐城工学院的毕业生,盐城市各行各业都有盐城工学院的毕业生。
盐城工学院自1996年并校建院以来,坚持改革不动摇,坚持发展不动摇,坚持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动摇;注重扩大办学规模,注重加快各项建设,注重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统揽学校工作的全局,从而取得了事业的快速发展,为盐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为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贡献。
在六年多的时间内,盐城工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数增加1.5倍,建筑面积增加1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增加2倍,教师中的高级职称人数增加1.5倍,本科专业数增加9倍。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博士从0到58人,硕士从37人到196人,可以说盐城工学院现在是盐城市高层次人才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参加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一直位于全省高校的先进行列,在参考人数千人以上的高校中连续几年名列全省第一;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优秀节目一等奖、优秀节目创作奖;学生在全国全省“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连年获金银铜奖。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先后承接了125项部省和市厅级科研项目;有60项成果通过省市级鉴定,36项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30多项成果获省市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5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000多篇,已被《SCI》、《EI》、《ISTP》、《CA》等国际著名检索工具收录14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20多部。盐城工学院多次受到上级表彰,是江苏省两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江苏省和盐城市文明单位,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集体。
2001年11月,我校被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联合表彰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由于我校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较快,成效明显,我们多次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2001年8月江苏省分管教育工作的副省长王珉同志在视察我校之后,专门批示指出:“盐城工学院建校以来,充分发扬艰苦奋斗、创业、创新的精神,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办学成果,学校各方面工作都上了一个台阶,为江苏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地方的发展均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掌上高招服务号
中国教育在线高考订阅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