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高考考生解压有方 多选择心理调节和食补
2007-05-22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高考在即,记者近日走访了几位高三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结果绝大部分受访学生表示,随着高考的临近,他们感到了“一种正在迫近的压力”,为了解压,他们以更为个性化和更为自然的“疗法”取代那一堆堆的营养保健品。鹤山市各受访药店负责人称,今年鲜有高考生或高考生的家长前来药店光顾,营养保健品的销售也没有丝毫升温的迹象。

  高考在即

  莫名压力袭上心头  

  虽然大多数受访考生都声称自己是以平常心来对待高考,但他们都或多或少流露出紧张的情绪。就读于鹤华中学的一位林姓女生说,她在和同学交谈中了解到一个共性的问题,即近期大伙心里时不时会觉得很空,有一种莫名的压力。

  据了解,这种压力在高考生中是普遍存在的,甚至超出了家长和老师的估量。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对孩子来说,毕竟这是一次重要的选择,我能感受到孩子的压力,我们家长自身也有很大的压力。”这位家长说,自己近段时间每天都要用上至少一个半小时来查看填报志愿方面的信息。一位负责高三课程的教师说:“历届考生都会在高考前感到紧张,我们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正是帮助他们消除紧张心理。”

  解压有方

  杂志糖果靓汤齐上阵  

  与上面那位老师的观点一样,一位考生家长告诉记者,既然压力不可避免,家长要做的就是尽量帮助孩子减轻压力,除了加强沟通,他认为一些很有针对性的购物消费不失为一种良策。虽然临考的学生们大都在校园复习,但是记者了解到,考生一些实质性的消费依然没有停止。

  在书籍销售方面,记者从鹤山市部分书店了解到,近期以来,高三学生在购书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一位书店销售员告诉记者,这段时间的购书者中,高三学生体现出了很强的选择性,他说:“也许是为了消除紧张,高三考生更多选择购买文艺杂志类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小册子。”

  记者采访大量学生得知,他们每天大约有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不过他们并不愿意将全部精力都用于学习应考知识,而会花上一部分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据悉,在课外书籍中,以《读者》、《读者文摘》和《意林》等杂志最受他们欢迎。“前天我们经过一家书店的时候,我为孩子购买了《读者文摘》和《意林》,他说许多同学都通过阅读这些杂志里的优秀文章来鼓励自己。”吕女士的儿子就读于鹤山一中,她认为这个时候应该特别尊重孩子的意愿。

  也许很多人不会想到,零食商和水果商也会沾高三学生的光。有水果商告诉记者,自己的亲戚朋友里有好几个孩子将参加今年的高考,而这些亲戚朋友都在他那里购买了水果,他说:“这段时间他们(家长)每隔一天就会来我这里买水果。”而为了给自己解压,有的学生充分发挥“爱自己”的特性,高三女生小李说“我完全顺应了自己的个性,给自己购买了大量的糖果和饼干。”

  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受访家长都表示,家里随时为孩子准备好了极富营养的汤,上文提到的吕女士还经常把煲好的靓汤送到学校。家长们普遍认为,自己亲手做出来的食物既安全又营养。一位受访家长说:“我们很早就为孩子的饮食作了很好的安排,没必要在这段时间刻意去购买这些营养品,而且这些营养保健品不见得有效果。”家长们观点的转变,直接影响了药店的生意。记者采访了鹤山市中山路的三家药店,受访人员都很明确地表示没有出现营养保健品热销的高潮。一位店员说:“前几年会有家长在这段时间为孩子买安神、补血或有助于睡眠的各种营养保健品,但是今年没有任何动静。”  (文 记者 张茂盛)

  考生

  应保持平常心

  每到高考前,家长就四处为子女买各种营养品,希望真的能帮子女“提高记忆力”。可是,家长的真心付出,往往达不到所希望的效果,有时反倒会好心办坏事。笔者认为,在高考前,家长和考生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平静地来迎接挑战。

  首先,最关键的当然是考生,因为考生的心理是起到主导作用的。很高兴报道中所讲到的考生的转变。如今,鹤山的考生已经很少把希望寄托在营养品上,而是看一些励志和心理方面的文章,来达到调节心理的目的。这一转变,说明考生已经从单纯的生理调节层面转到了更为深入的心理调节层面。笔者认为,这一做法完全值得推广。高考,除了考学生平常学到的知识外,更是考心理素质,所以,考生大可看远些,把高考当作人生的一种磨练,也锻炼一下自己面对压力的能力。

  其次,考生家长要压制住浮躁的情绪,尽量延续以往的生活习惯,不要在高考前特意改变生活方式。此外,消息中报道的考生喜欢在考前买糖果等零食的做法值得商榷。面对压力时,吃东西固然可以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但也要掌握度量,如果吃零食过多,反而会得厌食症。在这方面,家长一定要加以适当的约束,起到监督作用。

  再次,教师应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教师此时更多的应该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对待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鼓励方法。除了在教室内的广泛教育外,更应该利用个别谈心的方式,扫清学生的心理障碍。 禾 夫

 

来源:江门日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