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面对新高考,家长和学生要抓重点
2018-10-25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随着全国新高考实施范围的扩大,不少教育机构和新媒体都打着“新高考”的旗号作为吸睛的营销概念,鼓吹消费不说,还弄得人心惶惶。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家长要理性判断,抓重点。

  在此,笔者想强调新高考改革中,重要的三点。旨在帮助家长和学生甄别信息,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上。

  学业水平最重要

  新高考录取规则“两依据、一参考”,是指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全世界的大学录取规则,都是学业成绩排第一位。如今的新高考录取中还要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督促学生从高一便要开始重视学业成绩。

  那么,名校的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呢?还是成绩最重要。只不过这个成绩会参考从高一开始的期末考试成绩与排位,高三统考、模拟考尤其重要。除了五门学科竞赛的成绩等级,平时考试中单科成绩优秀,同样是自招中提到“具备学科特长”的证明。

  如果平时成绩排位稳定,优秀,即便没参与各类竞赛和发表论文专利,同样可以在名校自招中取胜。

  总之,如果想在新高考中被名校录取,意味着从高一开始的奋斗,回归课堂和书本,重视各科期末考试成绩。

  综合素质应彰显特质

  新高考录取加入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

  综合素质,中学记录,大学评价。一般而言,中学会引导学生和家长做好综合素质的记录工作。因此,学生和家长一定要记录好从高一到高三参加的课外活动、奖项。最好能有电子版,分类整理好一个关于综合素质的文件夹。

  另外,综合素质并不等同于参与活动“多”、“来头大”、“获奖”,而是要体现学生的学科和兴趣特质。课外活动及实践的本意是让学生找到并发展自己的特质。因此要求家长和孩子多思考多反思:“我想通过这个活动体现我的什么价值”,“这个活动能对我的特质起到什么锻炼作用”……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学生对物理很感兴趣,他可以通过物理竞赛、单科成绩或者选修大学先修课证明其在相应学科的特长(取得的相应学业等级最重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他在课本或习题中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整理报告,得到的成果可以用来参加科创比赛或发表学术论文。这样有侧重点的学科特长经历和成果能够一下子抓住招生官的眼球。

  总之,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业水平,合理安排课外活动时间。在综合素质层面,少些“拿奖”的功利心,多体现自身特质和思考未来目标。

  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

  在新高考政策传播过程中,有不少媒体平台和培训机构为了吸引流量而编造不实信息,制造焦虑。

  浙江的新高考第一年的确出现了一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已得到修正,在接下来各省的改革方案中不会再出现。“高考分数只占60%”是部分高校在综合评价录取中的要求,并不是新高考的录取方式。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不会委托任何培训机构……

  还有大量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的新高考解读需要“辟谣”。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家长和学生更应该提高判断力,对那些具有煽动性的网络文章和宣讲会保持理性和冷静。

  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教育部及各级政府发布平台、阳光高考网、中国教育在线及各高校本科招生网。同时,还要对道听途说保持警惕。比如,对于“新高考语文将提高到180分”的传言,并没有任何官方文件佐证。

  新高考时代,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以不变应万变。80%的精力脚踏实地,提升学业水平,扎实仔细不丢分;20%的时间仰望星空,开展课外活动和阅读,提升综合素质,探索自我特质。

  高考关乎着每个家庭的未来,最重要的是努力、坚持和信心,而不是盲目焦虑和投机取巧。

  郑昕宇

  中国教育在线新高考研究中心 执行主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