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试题解读
2020-07-09
有道精品课高中语文教研组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志愿填报指导视频、历年高考真题、双一流院校录取分数线、各地联考试题、高分作文素材、高考各科复习要点……你想要的,全都有!点击即可领取!

  2020年新课标一卷的语文试题在命题的特点:设计精妙,暗合时事。

  这是一套将文学和现实生活巧妙结合的经典试卷。将语文考试的文学性和时代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中深刻地体现出语文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第一部分:文学性特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 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其中“文化传承与理解”要求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次考试中有多个题目,以不同形式,考查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水平。

  例如本次试卷中的第一题,论述类文本选自《“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文言文阅读,考查了《宋史·苏轼传》,直接在文言文中考查著名诗人的传记,在以前的高考中很少见,往年一般不会选取如此知名的人物做为题目,在2019年新课标1的文言文阅读中选取了贾谊的传记之后,今年直接选取了苏轼的传记,可见考试对文化底蕴的要求,越来越高。直接从题目上引导学生对古代著名诗人必须有足够深入的了解。

  名篇名句默写中,提到的《离骚》中和古代服饰相关的诗句和《琵琶行》中与元杂剧相关的诗句,都是在考查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拓展延伸的相关文化知识的了解。

  语言文字运用中考查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篆刻,分析了篆刻艺术的发展与变化。另外提及一点就是今年的新课标1卷第19题考查了标点符号的作用,其实在2019年新课标2卷也考查过标点符号的作用,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一定不要只研究自己省份的题目,高考出题一直是会参照、对标其他地区的试卷,往年经常出现题型复用的情况。

  最后,作文的部分,题目引用的是管鲍之交的经典历史故事,并且这一故事及相关写作方源自高中语文选修课本《文章写作与修改》,直接引用古代经典故事和课本内容在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上出现的频率极低,这也体现了命题组对于贯彻中华传统文化,发挥教材的重要性,用考试题目引导学生学习的决心。

  第二部分:时代性特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 厚感情,以及热爱美好生活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逐步形成 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 感和社会责任感

  本次试卷中多个题目体现这一特征。

  1、直接结合时代生活命题的部分。

  本次考试的第20题探讨运动与改善记忆的关系,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次考试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文章材料引自《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分析的是我国的“新基建”和抗击疫情的关联性。还有第21题,压缩语段,结合中国航天日的活动分析我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这些内容都能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科技水平、发展情况,培养了学生大时代下的青年责任感,塑造了学生的爱国精神。这种考查方法在近几年高考语文中屡见不鲜,这两则材料也都是我在考前课程中原创模拟卷中出现过的内容,训练过很多遍,学生在考场上见到这样的材料,就不足为奇了。

  2、巧妙暗含时事的部分

  2020年的春天,全世界所有人都必须要共同面对的时事问题就是疫情,而面对疫情,高考语文考查的必然是在疫情之下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奋进的优秀品质与精神。所以新课标2卷考查了世界青年的团结合作,山东新高考考查了不同岗位的人群面对疫情虽然距离拉远了,心与心的联系却更近了。

  但其实面对疫情,从中学生的角度出发,最能切身感受到的是什么呢?不一定是各种岗位的人,也不一定是世界上的青年,而是自身的生活,自身的生活就是自己和同学的关系。

  所以2020年新课标1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取了海明威的《越野滑雪》,并且在题目中和《老人与海》有所对比分析,这首先符合语文课程说明中对于中外经典名著“整本书阅读”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表达的主旨是两个朋友,一个要开学了,一个“不开学”,两个人即将分开,不想分开但却又有些无能为力,未来想再“一起滑雪”,但又确定的状态。这完全符合当下,由于疫情,很多同学突然间就分开了,甚至毕业仪式也只能远程举办,不想分开却又无法确定未来的真实状态。突然间就迎来了毕业的高中、大学同学们,已经天各一方了,还能“一起滑雪”吗?

  本次古诗词鉴赏,考查的是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诗词最后一句“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体现了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而这也是这个题目的答案。可见出题人是想让学生们分析出这个思想感情,来引导学生们明白在和同学和朋友面对疫情时,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要关心支持朋友。这鲜明地体现出了语文考试的育人作用。

  最后,本次考试的作文题目,管鲍之交,本身就体现着朋友之间要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主旨,告诫学生们和朋友要彼此支撑,互相给予力量。

  同时,管鲍之交的故事,如果从齐桓公角度去分析,立意可以是不计前嫌,宽容大度,才能美美与共。而这也恰恰符合了世界疫情的现状,在我国爆发疫情的初期,有些国家发出了不恰当的言论,做出了不合理的行为,但当疫情蔓延全球之后,我们国家不计前嫌,宽容大度,对这些国家施以援手,无私救助,这彰显了我国的大国风范、强国气度。

  2019年新课标1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大禹治水的故事,暗含国家领导人不惧阻挠,以大无畏的气概进行改革开放,2020年,新课标1卷再次以文学故事暗含社会热点,并且通过文学故事引导青年学子,设计精妙,逻辑缜密。预计未来依然会延续这样的出题形式和方向,充分发挥语文考试的立德树人作用。

  (作者:董腾,有道精品课高中语文教师,微博教育特约名师,人民日报出版社签约作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重大公关课题负责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推荐学校

    中职院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