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首页 > 高考 > 江苏
破解高考之后南京教育三大悬疑
2005-08-10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据《江南时报》(王琦 高学军)报道:随着江苏高考录取进入尾声,前段时间人们关注的教育现象也有了逐渐明晰的答案。去年进入高考升学低谷的南京教育今年是否柳暗花明、南京十三中的“县中模式”是否能上演高考神奇、南京中考格局改变与高考录取究竟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带着种种疑问,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相关权威人士,试图破解事关南京高中教育今后发展的悬疑。

  相关内容:反思上海2005年高考七大憾事

  悬疑一:南京高考今年还会“痛”吗?

  一篇《高考之痛》,折射了诸多南京市民对本地高考升学率的质疑和牵挂,也引发了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理念的大博弈、大讨论。

  那么,博弈和讨论对南京市的教育模式有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南京今年高考升学率有无实质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这场史无前例的讨论有无实质性的联系?

  据南京市教育部门给出的权威数据:南京今年高考指标全面“进位”———本一、本二达线人数比去年净增600人;本科上线率比去年增加一个百分点;考生总均分比上年提高8分。据初步分析,仅普通类本科上线人数就超过5300人。有关人士指出,加上艺术、体育类和保送生等,南京考生本科上线人数在全省争得了较大的一份“奶酪”。

  根据记者多方了解,江苏各市今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在排位上与去年相比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动,排在第一位的依旧是南通市。该市教育局在其网站上发布的“南通市2005年高考情况报告”显示,2005年高考南通市参考人数为44411人,占全省考生数的9.5%,高考高分段人数、本一过线率、本二过线率、总均分等各项主要指标均在全省遥遥领先。

  根据该报告,本一线为560分,南通市上线人数8364人,过线率为18.83%,占全省本一上线总人数的17.25%;本二线为529分,南通市上线人数14984人,过线率为33.74%,占全省本二上线总人数的14.91%。全市有11所重点中学考生总平均分超过本一分数线,其中栟茶中学901人参考,人均分为582.57分,高于本一线22.57分。

  为什么南通地区能够在高考中有突出的表现呢?启东中学的高三年级组长浦安彬分析说,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和家长在理念上与南京和苏南富裕地区不一样。因为比较穷,地区比较不发达,学生通常把求学当作谋生和上进的唯一途径,为了追求一个好的人生,学生们能吃苦,时间比别人花得多得多,家长也有这种需求。

  另外,高考成绩的提高跟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并不是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他说,南京的老师和学校在意识和思想上与他们有差异,经济观念比较强,对个人生活的质量要求也比较高,不可能像他们那样做出那么多奉献和牺牲。

  同时,南通的中学还要考虑自己的生存问题,如果高考考不好,政府不给钱,学生不愿意来,教师怎么生存?本来政府应该养教育,但现在学校反倒要向政府上交“管理费”。

  有关人士认为,南京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虽然在总数上与南通、苏州等城市有一定的差距,但造成这一差距也是有一定的客观原因。除了3万人的参考生总数远不及南通的4.4万及苏州的4.1万之外,南京市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92%以上,远远超过全省80%左右的平均水平。高中“大普及”虽然让更多的南京学生拥有了参与高考竞争的机会,但对南京高考录取率的提升也相对增加了风险和压力,因为高中“大普及”使得一批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进入高中,他们参加高考进入了南京市的“分母”(参加高考人数),但真正能进入“分子”(录取人数)的不会很多。另外,南京有220多名“高材生”已被美国格林奈尔、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提前录取,使得南京流失了一批“得分高手”。此外,今年南京农村仍有部分考生,是6年前小学五年制改六年制时的“留级生”,他们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在这些因素制约下,南京高考成绩能取得进步,的确不容易。

  一位从事多年南京高中教研人士指出,社会环境等因素客观造成了南京的老师和学生在教学及学习的动力上不如苏北一些地区的师生,特别是目前的高考大多数题型还属基本题,需要应考学生花相当的时间加强训练。尽管客观情况有差异,但南京的老师还应该在主观上多加努力。特别是应该在高考研究上加强课题攻关,变“单兵作战”为“集团作战”,加强学生课堂效率,进行科学有效的复习,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本源出发,这样则会将南京学生的劣势转化为优势。他相信,随着高考制度朝着多元化评价改革不断迈进,南京教育在科学教育观的指导下,南京高考各项指标也会更上一层楼。

  另一位资深教育人士坦言,单纯从指标上看,南京高考升学率尚没有实质性的大突破,但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场讨论就会在量上有直接的反映。但今年南京教育界也引进了外地的一些先进教育经验,加上自己一直坚持的素质教育方向,学生们的总体素质有了令人欣喜的提高。这次国际学术论坛全球三个中学生代表中中国派出的两人全部是南京学生,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他认为,南京完全没有必要为高考升学率忧心忡忡。南京的素质教育方向没有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