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招生简章
2014-12-15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
关注掌上高考


  经教育部批准,西安交通大学从1985年开始招收“少年班”大学生。其目的是不拘一格选拔智力超常、德智体综合素质优秀的少年,实施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广博精深知识、良好思想品德与创新精神,能在未来跻身于世界一流科学研究和创新发明的卓越人才。

  二、培养特色

  1.“预科—本科—硕士”贯通培养。其中,预科两年(第一年委托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苏州中学或天津南开中学培养,第二年起在大学培养),本科四年,硕士两年,实行“预科+基础通识+宽口径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2.双重学籍。根据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籍学位管理条例和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苏州中学、天津南开中学的学籍管理条例,预科两年期间,学生既有西安交通大学学籍,又有所在预科中学学籍。

  3.因材施教,全面发展。按照“人格养成,因材施教,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育人理念,针对超常少年的特点,采取身体和心理协调发展、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培养方法,打造扎实的数理基础,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科学素养的高端人才。

  三、招生特色

  1.自主命题。由学校委托第三方组织命题。

  2.独立招生。根据“兴趣使然,学业优秀,心理健康,体能达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按我校少年班招生选拔方案,择优录取,独立招生。

  3.一考免三考。入选我校“少年班”的学生,可以免去中考直接被录取为我校“少年班”大学生;在预科期间学习成绩合格者,可以免去高考直接进入我校本科学习,且根据预科两年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选择大学专业;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课程成绩和毕业设计(论文)达到学校相关要求者,可以免去研究生入学考试,直接保送为我校硕士研究生(或长学制博士研究生)。

  四、报名与资格审查

  1.招生地区:面向全国招生。

  2.招生对象: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成绩优异,智力超常,具有创新潜质的年龄在十五周岁以下(2000年1月1日以后出生),身心健康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3.招生人数:约130名。

  4.报名时间:2014年12月5日—2014年12月31日(网上报名)

  5.报名与资格审查程序:

  (1)以中学或委托地市招办为报名单位,不接受社会和中介机构报名。各中学推荐报名人数一般不得超过10名(少年班生源基地除外);

  (2)中学负责产生推荐学生名单,审查学生户籍信息和初中阶段学籍材料,并将推荐学生名单及相关材料在中学公示一周;

  (3)报名单位负责在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zs.xjtu.edu.cn)注册账号,下载申请草表收集学生相关信息,并按规格采集学生数码照片,统一进行网上报名。报名完成后,打印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正式《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少年班”报名申请表》;

  (4)报名单位负责汇总每位推荐学生的《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少年班”报名申请表》正式表、户口本复印件、初中阶段学籍等材料复印件(以学生为单位装订),和《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少年班”推荐学生名单》(加盖中学公章)一并于2015年1月5日前(以寄出邮戳为准)快递至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请在信封上注明“少年班”字样);

  (5)我校将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通过者将获得我校少年班招生单独考试初试资格;

  (6)报名单位根据我校本科招生网提示,按要求在网上缴纳报名费和打印准考证。

  五、考试与招生录取

  1.初试

  时间及地点:2015年3月1日左右(以初试准考证为准),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形式及内容:心智测试与笔试(数学、英语、文综(语文、历史、地理)、理综(物理、化学))。

  2.根据初试成绩,择优选拔大约500人进入复试。

  3.复试

  时间及地点:2015年3月21日左右(以复试准考证为准),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形式及内容:

  笔试:现学现考(数理思维、创新潜能);

  测试:心理测试与体能测试(实心球、立定跳远和中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

  面试:小组比较型面试法,主要考察考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心理素养及综合表现。

  4.录取。根据复试选拔方案,遵循“学业优秀,体能达标,身心健康”的综合评价原则,择优录取。预录取通知单将于2015年4月20日前寄往报名单位,正式录取通知书待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审批后于2015年7月底前统一发放。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