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四川大学:2017年计划招生9200人
2017-06-03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为帮助考生和家长更有效、全面地了解各大高校2017年招生政策,科学填报志愿。中国教育在线联合今日头条特别推出《名校面对面》系列访谈栏目,邀请高校招办负责人为考生解读2017年招生录取政策。本期邀请到的是四川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金永东,带你了解四川大学最新招生政策。

四川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金永东(右一) 摄/徐明磊

  四大方面体现学校显著特色

  “四川大学办学历史悠久,作为百年名校,肇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距今已有121年的办学历史。”金永东介绍。学科齐全,覆盖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学科门类,有34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和海外教育学院。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现有的5000多位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1700多人。此外,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全年到校科研总经费18.6亿元,牵头承担了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3个,获得2.8亿元专项经费支持,2016年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2项,SCI被录论文3962篇,位列全国高校的第六位,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面向项目立项42项,并列全国高校第三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但走出去,也请进来。” 金永东说,四川大学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体系,学校每年至少选派100名在校学生赴国外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以及联合培养博士。我们2016年举办的第五届“实践及国际课程周”期间邀请了哈佛、牛津等著名大学169名外籍专家开设全英文课程220门,同时有500余名外国学生来学校进行交流,受益学生达到17000人次。金永东说,悠久的办学历史、雄厚的师资力量,强大的科研实力,深邃和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这四大方面形成四川大学最显著的特色。

  2017年学校计划招生9200人

  “2017年学校计划招生9200人。各省的分省计划6月初陆续将由各省考试院及四川大学本科招生信息在线网站向社会公布。”金永东说,关于录取政策中的调档比例,四川大学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调档比例原则上我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平行志愿省份我们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我们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实行分数级差的安排,第一二志愿专业分数级差是3分,其余专业志愿之间级差是1分。

  针对普遍关心的加分政策方面,金永东表示,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加分政策,认可各省按照国家政策性加分以后形成的投档成绩,并以投档成绩作为录取和安排专业的成绩依据。

  多种途径可上川大

  “川大是国家布局在西部地区的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学科门类多,因此招生类别比较多。” 金永东说,学校有普通类、保送生、自主招生、艺术类、高水平运动队等不同类别的招生。为了让更多贫困和偏远农村优秀孩子上重点大学,学校有国家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四川大学励志计划)。同时还有少数民族预科以及内地新疆班、内地西藏班的招生计划。总而言之,不同类型的优秀学生都可以找到不同途径进入川大。

  金永东说,每一个类别都有其不同的报考要求和条件。学校本科招生信息在线网站,作为川大招生信息权威发布平台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请考生保持关注。同时希望符合条件的考生踊跃报考川大。

  另外,学校和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同建立有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是国际合作办学,学费是每年6.5万,在有招生计划的省份是单设代码招生,入校以后只允许在本学院进行专业调整。

  文、理、工、医是强势学科

  “越是历史比较悠久的学校,越有它自己的办学特色。”金永东说,现在的四川大学是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和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学校经过两次强强合并以后,形成的一所综合性的重点大学。新的川大在继承了三个学校各自学科特色基础上,形成了文、理、工、医等四个方面的强势学科。每一个学科领域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于在校期间调整专业,金永东说,学校允许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调整专业,而且每年调整专业的比例都在10%以上。学校调整专业时间在入学一年以后即大二的上学期。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大学、对专业以及对未来的规划也有一定的认识,个人也更加成熟。这个时候,学校给学生提供二次选择的机会。

  “学校不但有专业调整的机会,同时还为选修双学位提供机会。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们,希望去积极争取。”金永东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SRC-516158278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