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如何科学填报高考志愿,你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
2023-06-20
掌上高考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温馨提示:模拟志愿填报用掌上高考,信息丰富准确,一键生成“冲-稳-保”志愿。点击此处,开始精准填报吧!

  2023年高考已经顺利结束,接下来的志愿填报将是考生和家长面对的第二个“考点”,如何科学填报志愿,填报过程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日前,市教育考试院普通高校入学考试处处长陈伟做客《重庆日报新闻会客厅》,为大家解读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政策和志愿填报的建议,助力广大考生圆梦青春。

  主持人:陈处长,首先想请您介绍一下今年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安排。

  陈伟: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还是采用网上填报,从6月27日起到6月30日下午六点集中进行。具体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在《2023志愿填报指南》中有详细的介绍。

  在这里,我有两点要提醒大家:第一点是合理安排填报时间,一旦填报截止将不可能再进行补填或者修改,要避免在临近截止时填报;第二点是要仔细确认填报信息,在填报完成,要再次登录,核查填报是否成功、信息是否准确。系统没有提交功能,在填报截止前最后一次修改保存成功的结果即为最终志愿。

  主持人:现在距离填志愿还有一段时间,那在这段时间里,考生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有什么建议给到他们呢?

  陈伟:这段时间很重要,考生们可以用来做足功课、做好准备。对于政策解读和填报指导,今天我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这里主要提醒广大考生读好“1本书”、用好“1个系统”、关注“1场活动”。

  “1本书”就是我刚才提到的《2023填报志愿指南》,里面对重庆的招生政策、招考类型、志愿设置、填报方法等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每个省市的高考招生政策不完全一样,建议考生和家长利用这段时间完整知晓重庆政策规定。同时,可以通过《2023招生计划汇编》了解在渝招生院校、专业、招生计划数等;登录高校官网查询招生章程,进一步了解院校具体的招生录取办法和条件。

  “1个系统”就是我院研发的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考生凭本人身份证号或考生号登录免费使用。目前已经开通历史数据查询功能,可以查询到近两年在渝招生院校以及专业。计划查询也将开通,成绩公布后还将提供备选志愿的参考。大家这段时间可用来熟悉志愿辅助系统的使用 

  “1场活动”是指志愿填报线上咨询活动,我们会组织在渝招生的高校和招考领域的专业人员,为考生提供线上的咨询服务。

  此外,我院还组织对区县招考机构、中学等开展志愿填报指导进行专门的培训,旨在组建一支专业的队伍,通过他们为考生提供便捷、全面的服务。

  总而言之,考生一定要做到未雨绸缪,在这段相对比较清闲、宽松的时间里,充分利用官方的、免费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多渠道收集并分析所有的招生信息,掌握基本的方法,为后面综合统筹、理性填报志愿提前奠定基础。

  主持人:刚才您讲到了志愿设置的问题,今年重庆的志愿结构和录取批次又是如何设置的呢?

  陈伟:重庆的高考志愿有专业(类)平行志愿和院校顺序志愿两种模式。专业平行志愿以“1个专业+1个学校”为志愿单位,不设专业调剂选项,数量为60个或96个。院校顺序志愿以“1个学校+6个专业”为志愿单位,设置专业调剂选项,数量为1个或2个。

  从批次设置来看,分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3个类别,本科和专科2个层次来分别设置,具体的批次设置我不再逐一列举,各批次的志愿模式以及投档顺序都可通过志愿填报指南或计划汇编获知,最大程度降低志愿填报的难度和博弈成分。

  主持人:考生具体要填哪些志愿表,或者说我们的志愿表是如何设计的?

  陈伟:刚才我讲了,我们分了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相应的各类考生需填相应的志愿表。此外,还设有高校专项、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民航飞行技术4类志愿表,主要面向具备相应条件的考生填报。符合多种资格的考生,要确认进行了完整的填报;艺体兼报普通类的考生,要注意按“先艺体、后普通”来投档,所填艺术或体育类志愿录取结束后,未被艺术类、体育类录取的,才会转入普通类相应批次投档。因此,考生要根据个人情况统筹各类志愿的填报。

  主持人:您提到的专业平行志愿,考生在填报专业平行志愿批次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什么呢?

  陈伟:关于平行志愿,我从工作实践中发现还是有不少的家长和考生没有完全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在这里把平行志愿投档的原则给大家简单说一下。

  我们将考生按分数从高到低排队,从第一位的考生开始依次检查他的志愿,所填1志愿符合条件就予以投档,如不符合则看后续志愿直至投档,如所填志愿都不符合则这个考生不能投档,转第二位考生执行相同检查,直至所有考生完成或者所有招生计划完成为止,这就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一般有两种、投档方式也不同,如果按“院校+若干专业”来设置,投档只到院校,专业由院校来确定,这是院校平行志愿;如果按“专业(类)+院校”来设置,投档是到具体的某院校某专业(类),专业在投档时就已确定,这是专业平行志愿。

  对于专业平行志愿批次的填报,这里我要说明两点:一是专业平行志愿对高校来说没有顺序之分,不管是第1个还是第96个志愿,只要投档到某高校,录取系统均以一志愿处理和对待;对考生来说是有先后顺序的,系统将遵循1.2.3……96的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检索,直到满足条件的志愿,同时后续志愿失效。第二是专业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考生在同一轮投档中,不会投档到多个志愿,只能投档到某个志愿或者所填志愿都不能被投档。一旦被投档,如误填不符合条件的专业被退档后,则在本轮失去录取机会,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者后面批次的录取。在此,提醒考生要仔细阅读招生计划中的专业备注信息和招生章程,防止误填不符条件的专业。

  主持人:院校顺序志愿又有哪些填报注意事项呢?

  陈伟:简单来讲,院校顺序志愿是按志愿院校顺序依次进行投档。实行院校顺序志愿的批次一般是有特殊要求的招生专业,不宜采用专业平行志愿,比如普通类的本科提前批A段就包括军事、公安、消防、有关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等有面试、体检(体测)等特殊要求的本科招生专业及计划;比如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就包括经批准组织有专业校考、依据校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等;还有前面提到的高校专项、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民航飞行技术4类。对报考军事、公安等院校的考生,填报志愿后须参加相应高校组织的测试,届时留意我院官网通知。

  主持人:您也说到了征集志愿这种情况,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陈伟:征集志愿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高校的生源不足未投档满额的计划;第二类是高校生源充足,但有考生不符合条件被退档后产生的缺额。征集志愿的缺额都将面向社会公布,符合条件的考生都可重新填报。因此,未被录取且符合相应批次征集志愿填报条件的考生,都应关注征集志愿时间,及时填报,增加录取机会。当然,参与征集志愿属于补救措施,是否填报还需综合考量。

  主持人:那么从您的角度来说,关于填报志愿,还有什么建议给到我们的家长和考生吗?

  陈伟:我个人认为,首先,高考志愿填报主体应该是考生本人。父母要做的就是适当的指导,合理表达自己的看法,向孩子分析各院校及专业的利弊,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

  其次,适合自己的志愿才是最好的志愿。填报志愿还是要靠自己来完成,没有人比你们更了解自己的具体情况,给自己更多的主动权。

  最后,我认为填报志愿在某种意义上来讲需要讲一点策略。比如说,所填的志愿都应该是自己被录取后能接受的,要填的都是愿意去读的,不愿去的不要填、不了解的去了解清楚了再决定填不填;一般情况下,建议大家要尽量填满志愿表,空着不填等于你放弃了属于你的机会;还有志愿排序要体现本人意愿,要按就读意愿来科学排序。

  主持人:今天听了您的讲解,相信大家对高考政策更加了解,对志愿填报也更有信心了。最后想请您再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做个温馨小提示。

  陈伟:一是要树立科学的志愿填报观。志愿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无论处于哪个分数段,只要方法和思路正确,都会有一个相对最优解,绝不是无解的题目。而且,我们建议考生,志愿的选择与填报是事关自己升学和未来的重要事项,是值得自己花时间、花精力去研究去做好的一件事,一定要亲力亲为、亲自参与,和家长、老师等多沟通、 多商量,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做好这道选择题。只要你们自己认真思考研究了,再利用好我们免费的辅助系统等工具,是一定能够填出一个理想志愿的,完全不必去依赖有偿志愿填报机构,花费高额费用。

  二是要从正规渠道获取各种招生信息,谨防招生欺诈行为。录取期间,考生可在我院官方网站和报名区县招考机构查询自己的录取轨迹和结果。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考生也应通过上述查询渠道或录取高校进行核实。

  三是要妥善保管密码,建议密码只能由考生和家长自己掌握,不得告诉他人代为填报志愿,防止密码泄露,以避免被恶意篡改或误填。如密码忘记可通过报名时预留的主要手机号码重置,如需更换主要手机号码可到各区县招考机构办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推荐学校

    中职院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