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需要“打吊瓶”的是教育 该反思的是媒体
2012-08-30
作者:钱江晚报
关注掌上高考


  中国教育在线讯 3个多月前,湖北孝感一中因“吊瓶班”闻名全国。眼下,高考早已结束,各大高校也即将开学,曾经的“吊瓶班”学生考得如何?近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再次探访孝感一中,而该校领导也在风波之后,首次正面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就在刚刚开会时,我们还反思了‘吊瓶班’事件。”该校副校长张胜华苦笑着,“我们在会上用了一句当红的网络语言来评价此事,那就是‘躺着也中枪’。”据介绍,该校今年有近1300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达到一本线者222人,达到二本线及以上者659人。遗憾的是,“吊瓶班”全班50多名学生中,无一人达到一本线。

  这一次该反思的是媒体

  黄齐超:媒体刻意凸显这个不理想的高考结果,将“吊瓶班”不理想的高考成绩聚焦在公众视线下,加强对比效应,引发公众再一次关注,意欲何为?再者,拿高考成绩衡量“吊瓶班”的得失,岂不是与自己早就否定成绩的鲜明态度背道而驰?是的,这50多位学生没有考出好成绩,不能进入好的高校学习,但这能表明他们没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吗?这能表示他们就不能拥有一个愉悦奋进的人生吗?不能,完全不能!

  随着这次媒体对“吊瓶班”高考成绩的曝光,他们将再一次陷入众多网友的讽刺挖苦中。如果前一次我们应该从“吊瓶班”反思当前的高考制度,那么这一次,该反思的是媒体的追踪报道了。

  凌心园主:“吊瓶班”的孩子们对学习的执着和对梦想的追求还是值得我们鼓掌。可遗憾的是,从这篇新闻中,我看不到记者对这些考生的尊重和鼓励,反而像是在奚落全班的考生未上重点以及讽刺吊瓶复习的毫无效果。但是,记者以这些学生没有考上重点大学的结果作为他们高考失利的评判标准,何尝不是以成绩论英雄的应试教育思维?以应试思维来批判应试制度,这才是真正的讽刺。希望我们的媒体人,不要把对应试教育制度的不满,倾泻到这些无辜的学子身上,更不要再用质疑来玷污这些年轻人追逐梦想的热情。

  需要“打吊瓶”的是教育

  鹤东云泽:“吊瓶班”的故事有了续集,而且呈现着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剧情,如果据此就轻而易举地得出“吊瓶白打了”的结论,肯定不能服众。谁说上了一本线才算英雄?谁又说一个普通高中的普通班学生就应该有上一本线的?况且,其他上了一本线的班级谁又能肯定绝对没注射氨基酸呢?问题根本不在于该班是否躺着中枪,而是公众太希望看到高考制度所造成的教育观人生观的扭曲和异化能够得到重视。一张图片不过是引子,无论这些孩子是否考过了一本线,为了挤过独木桥而使出浑身解数甚至歪门邪道的现象都不会有所减少,因为最需要“打吊瓶”的教育运作机制依然是铁板一块雷打不动的。

  孙青青:“吊瓶班”无人考上重点大学其实不应该成为新闻,而新闻报道却在“无一人达到一本线”上动心思,这无疑是落入了高考功利化的俗套。其实,教育功利化是成年人玩出来的,和孩子本来无关,他们是这一畸形价值观的受害者。可悲的是,我们一边指责应试教育的弊端,一边把考上重点大学当作衡量学生是否成功的标准。“吊瓶班”的学生虽然无一人考上重点大学,但是他们努力拼搏过,想必是没有遗憾的,倒是这个社会,应该深刻反思何谓“成功”了。

  陈爱兵:从全校看,222人上一本、659人进二本及以上的成绩应该还算是不错的。反倒是,倘若像高三(3)班这样的普通班,通过一系列魔鬼式的训练方法取得了高考的满堂红,其逆向刺激的负面效果才是真正令人后怕的。我们固然应该对“吊瓶班”说NO,但将高考失利作为它的一项罪状加以抨击,显然是牛头不对马嘴,甚至是南辕北辙的。

  “吊瓶班”折射底层个体命运转型难

  孙维国:“吊瓶班”呈现的青春写实,有些悲壮,但更多的是置于现实的无奈和无力。尽管我们一再强调高考“轻装上阵”,并常给考生们喝“成功路有千万条”的心灵鸡汤,但面对“社会提供给底层民众向上流动通道过于狭窄”的残酷现实,拥堵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的考生们无法不背负内心重压,打吊瓶其实就是“拼高考”,就是拼能不能挤过这座独木桥。

  “不怕苦,就怕没机会”、“身份决定命运,还是奋斗决定命运”,这是曾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底层呼唤和诘问”,引发公众强烈共鸣,被全社会关注。这其实是底层民众对向上流动通道狭窄和机会不平等的呼唤和诘问,其本质与打吊瓶“拼高考”是一样的。国家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打吊瓶“拼高考”便是这种“停顿”的一个现实投影。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