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2018高考备考:高三党如何长时间高效学习?
2017-12-09
湖南考试招生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有人说,要成为某个知识领域的专家,至少要花10000小时进行学习。但JoshKaufman却推翻了这些观念,提出了你只需要20小时就能不错的掌握一个全新的知识和技能。

  一万个小时从概念上一听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但20个小时却让人感觉舒服很多,也容易去实践。如果在最初的20小时内熬过初学阶段的不适感和挫败感,我们能很轻松地踏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20个小时=2个沉睡的夜晚=1周娱乐时间的总和,听起来的确很不错。

  清除学习障碍,降低行动前的门槛

  学霸斯考特·杨(ScottYoung)12个月之内,自学完成了传说中的MIT计算机科学课程表的全部33门课,从线性代数到计算理论。按照他的进度,读完一门课程大概只需要1.5个星期。

  关于他的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牛人Warfalcon评价:

  坚持下去

  每天学习10小时,10天左右就要考试一次并通过,这个学习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说重复了33次。

  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放松,二、三个月左右就会达到一个瓶颈,理解能力和心理状态无法继续,这个瓶颈会重复出现,就像考研时很多人前几个月都能坚持下去,但到6、8月之后就无法坚持。

  重复三次左右会面临一个临界点,度过这后就很容易继续了。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

  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

  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结合我们20小时要学一门新技能的目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高手的练习(俗称刻意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就我个人而言,一天高效学习时间安排在八个小时左右,是可以执行的,但要保证利用好八个小时的高效时间。

  开始之前,你需要建立仪式感。人会借由仪式感,来给自己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为了保证高效时段得到高效利用,我把每一次学习当高考一样对待。

  为了高考你会提前准备什么?

  物质: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会在桌上将用得到的物品一字排开,以防临时需要某些东西时手忙脚乱去到处翻。

  精神:在前一天晚上,我就想好第二天又要进行高效学习了,所以我会安心睡去,保证第二天养精蓄锐。

  时间:比如,八点是我的正式学习时间,我会保证八点之前提前赶到那里,坐在椅子上调整出最舒服的学习姿态,做好基本的前期准备,降低行动前的门槛。

  拆解量化目标,越细越好

  每个新知识或技能都有其最关键的基本部分,专注这个部分就可以高效提高。这里运用到了“PDCA”循环原则(P-Plan,D-Do,C-Check,A-Action),即每一个行动开始之前都要拟定目标计划再执行,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纠正偏差,对成果进行标准化,并确定新的目标,制定下一轮计划。所有的执行动作都有这样一次“循环”。

  看书,第一遍该怎么看?

  1。看目录:知道这一章重点在哪一节,这一节大概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2。看章后习题,圈出术语:这个术语基本上就是本章的知识点了。

  3。根据术语去书中划概念和术语解释:如果有些术语不能理解,请使用网络搜索术语名词解释。

  4。术语理解后带着术语去理解书中的图表和例题以及案例。

  牢牢抓住书本的例题、案例、图表。因为例题讲具体情境、图表具有可视化、案例就是讲具体的运用——这些都比理解文字描述容易的多。

  所以,只要我们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图表,就达到了对知识的了解。接着我们再去看例题就知道了知识运用场景,之后我们再反复地做题目,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

  能量值爆发期,利用越高效越好

  每个人的高能学习时间段可能不一样,但是我要强调一个词“预计”。

  观察自己长期的活动状态,我预计自己能量爆发态出现在上午8点~10点,下午2点~5点,晚上6点半~10点,一共八个半小时。

  所以,我会为了这八个小时做了很多额外准备,比如,中午午睡就是必要的;下午6点左右,我可能会眯一会,这也是必要的;休息间隙用牛逼的耳机听喜欢的音乐,是必要的;个人爱好,俯卧撑也是必要的,当然这都是我的一些习惯。

  总之,都是为了保证这八个半小时的高效利用而准备。

  实际上达不到8个半小时,8点~10点休息10分钟,下午2点~5点休息20分钟,晚上6点半到10点休息20分钟,因此纯学习时间是7小时40分钟。因为里面提到下午5点40左右的小睡,那个时候并不困,是为了防止晚上三个半小时的学习产生疲劳而提前进行的小憩。

  休息放松是最好的缓解疲劳的方法。

  坚持20小时,越过挫败壁垒

  在高效学习过程中,开始时都会或多或少的感到沮丧、挫败,或对自己的智力、天赋感到怀疑。但阻碍我们进步的其实多数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我们的身体能量和情绪能量。

  身体能量

  通常情况下,大脑快速运转1个多小时,就会感觉很疲劳,也就是说脑力运动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你得需要及时补充能量。两个小时的高效学习期间,分为两段,一段五十分钟左右,中间休息,这个时候就可以补充能量。

  精神能量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决定跑步,开始信心满满要跑一个月,结果没有几天就懈怠了,不是累了,而是情绪上感到疲劳了,产生厌倦感了。

  这时候,解决情绪疲劳,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放松。

  村上春树跑步几十年,我最喜欢他的一点,是他会在跑步感觉良好的时候主动结束,这样他就会对第二天的跑步充满期待。

  当时间一长,我们能记住关于一件事物的主要部分其实是事物留给我们的感觉而不是事件本身。

  村上春树以充满愉悦感的时候作为结束点,跑步对他来说自然会是一种“愉悦感”能隔天连续的体验。这是很智慧的。许多写长篇的作家也往往用这样的方法,比如写到高潮部分主动停下来,因为高潮情绪很强烈,在第二天接着创作,就容易找回感觉,从而继续写下去。

  所以,请你在晚上学习时段,即最后一个高效学习时段之后,接着再学习一段时间,正当感到愉悦、感到收获满满、感觉到学习仍然高效的时候——试着停下来,记住这种兴奋感。

  别以为这样学习苦,其实我大多数学习都是在极大愉悦度中进行的,伴随着强烈的仪式感,每一天都像朝圣之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