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育部和福建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本专业有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所涉及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等专业均有开设的《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水平,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
Ⅰ考试范围和要求
第一部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本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
一、直流电路
(一)了解电路组成的基本要素,理解电路模型,会识读简单电路图;识别常用电池的外形、特点,了解其实际应用。
(二)理解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计算;理解参考方向的含义和作用,会应用参考方向解决电路中的实际问题;理解电动势、电位和电能的物理概念。
(三)了解电阻器及其常见参数,会计算导体电阻,会识读四色环电阻;了解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了解超导现象;了解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区别。
(四)了解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掌握欧姆定律;掌握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连接方式,会计算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和功率。
(五)了解支路、节点、回路和网孔的概念;掌握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能应用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列出两个网孔的电路方程。
二、电容和电感
(一)了解电容的概念,了解储能元件的概念;了解其常见种类、外形和参数,能根据要求,正确选择利用串联、并联方式获得合适的电容;了解电容器充、放电电路的工作特点。
(二)了解电感的概念,了解影响电感器电感量的因素;了解电感器的外形、参数。
三、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一)理解正弦量解析式及其波形图的表现形式,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理解有效值、最大值和平均值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频率、角频率和周期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相位、初相和相位差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掌握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理解有功功率的概念;掌握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理解感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理解容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
(三)理解RL、RC、RLC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
(四)了解电路中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物理概念,了解功率因数的意义以及感性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意义。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