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问答
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场提问: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王光亚: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考什么”: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即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个科目中选择3门;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为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14个科目。
二是“怎么考”:实行“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指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1门;“2”为再选科目,指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2门。考生总成绩750分,其中,全国统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首选科目每门满分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2门再选科目每门满分100分,以等级赋分转换后的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三是“怎么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模式,即依据考生全国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职业高等院校分类考试采取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两种招生方式,实行文化素质+技能测试方式,推动职业高等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相对分开。未选择分类考试招生以及选择分类考试招生但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职业院校学习。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高考综合改革和现行高考有哪些不同?
王光亚:我省高考综合改革与现行高考相比,主要有4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目标导向不同。“3+1+2”模式既体现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又突出高校不同学科专业要求,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才培养。
二是科目组合不同。“3+1+2”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专业招生要求,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性。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组合。三是考试安排不同。“3+1+2”模式,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由国家统一组织,所有考生使用同一试题,数学不分文理科;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6个科目为选择性考试科目,由省上统一组织,与统一高考同期举行,每个科目单独考试,考试时间为75分钟。
四是录取方式不同。“3+1+2”模式,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录取方式。现行高考制度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
总体上看,高考综合改革实施后,将带来5个方面的利好:一是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二是更加有利于全面推动高中新课程改革。三是更加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四是更加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五是更加有利于国家科学选才。
甘肃日报记者现场提问:在高考综合改革大背景下,如何推进高中教育教学改革?
王光亚:高考综合改革对学校管理与学生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立德树人是根本,强化课程建设与实施是基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关键。
一是强化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健全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引导教师围绕新课程、新教材,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建立健全涵盖师德师风、课程研发、科学评价的教师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水平。
三是强化教学改革。适应高考综合改革新要求,高中教学组织形态将发生变化,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学校要更加注重教学创新,改革教研模式,强化教学常规,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让教师教得精准、学生学得高效。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1
徐州工程学院
2
泰山学院
历年分数
3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4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5
茅台学院
6
山西能源学院
7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8
绵阳城市学院
9
北京工业大学
10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11
齐鲁工业大学
12
六盘水师范学院
13
黄河交通学院
14
西安外国语大学
15
四川民族学院
16
武汉晴川学院
17
河南农业大学
18
新疆工程学院
19
武汉商学院
20
北方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