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2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单招、综合评价招生简章
    2021-12-27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创建于2001年,2014 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8 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公益性办学宗旨。秉承“文明、博学、实践、创新”的校训,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创新活校”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创新创业教育为驱动,坚持“行校共建、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城市、国际化开放城市—青岛。现占地93.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9.7 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5.3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422.19万元。建有校内实验室123 个、实习场所 5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5个。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42.9 万册,电子图书130万册,纸质期刊636种,电子期刊22.13 万册。校园网出口带宽5,310 兆,网络接入信息点数8,160 个,建成了万兆骨干链路、千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

      学校扎实推进专业建设。共有全日制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36个,在校生15000余人,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建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4个;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进入B类专业 3个,在山东省19所上榜民办本科高校中列第3位。

      学校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676人,外聘教师236人,“双师双能型”教师265人;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青岛市教学名师5人。

      学校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确立了“一个目标、二个模式、三全育人、四教四成、五育并举”的“一二三四五”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对接地方产业行业,实施行校共建,发挥恒星集团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实践了具有恒星特色的“工学交替、实岗实践”的教学模式。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产教融合和智慧学习工场的创新模式共同研究与实践;学校承担省市级及以上教改研究项目40 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学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搭建双创平台,建成“恒星智岭”国家级众创空间双创基地;注重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构建了统筹领导、逐级落实、协同合作的校院两级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学生承担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双创训练计划项27项,在大学生双创大赛中获国家级奖1项、省级奖26项。

      学校鼓励开展应用研究,注重科研反哺教学。激励和支持教师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科技服务、科技研发和科研创新,引导教师把创新过程、科研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升本以来,承担省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121项、横向科研课题46项,发表研究论文700余篇,出版专著6部,获得专利类授权110件。

      学校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十几所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加拿大莱姆顿学院、美国凯特琳大学、英国提赛德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等16个国家6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项目,积极利用国际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近年来,学校获“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青岛市道德讲堂示范单位”“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中国十大改革创新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多次被中国商报、齐鲁晚报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中国教育报分别以《深化产教融合改革 形成人才培养特色》《立德树人守初心 德能双修育人才》《坚持以学生为本 开拓创新硕果累累》为题连续报道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  

     

          单独招生    

      1.招生对象

      面向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开展,社会人员报考应取得高中阶段教育毕业证书或具有同等学力;考生须根据春季高考报考的专业类别选报专业,选报专业对应的专业类别应与本人春季高考报考的专业类别一致。

      2.招生专业

      图片1.png 

      注:

      1.具体专业代码、招生专业、春季高考专业类别,最终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对外公布为准。

      2.本表中所列专业为我校2022年单独考试招生专业,非我校2022年全部专科招生专业。

      3.参加我校2022年专科单独招生考试的考生,在报名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时须选择春季高考,并根据预报考的专业选择对应的专业类别。部分专业对应2个春季高考专业类别的,考生可选择其中任意一个专业类别报考。

         综合评价   

      1.招生对象

      面向我省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开展。

      2.招生专业

      图片2.png 

      注:

      1.具体专业代码、招生专业,最终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对外公布为准。

      2.本表中所列专业为我校2022年综合评价招生招生专业,非我校2022年全部专科招生专业。

         考试报名流程   

      图片3.png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2022年山东高考报名流程

      1.填报过程

      考生请于2021年11月11日至17日(每天9:00-18:00),登录报名网站(http://wsbm.sdzk.cn),完成查看提示信息、个人信息注册、上传个人照片、网上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填写个人信息及提交信息等步骤。

      2.资格审查

      2022年我省高考报名实行网上资格审核,时间为2021年11月18日至12月2日,具体时间由各市或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确定。

      (1)确认身份通过公安户籍信息确认考生本人身份。不通过的,需到县级招办通过现场验证进行身份确认。

      (2)审核报考资格

      ①各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信息,对考生高中阶段学校学籍或学历进行审核。

      非应届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应按要求上传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或主管部门出具的同等学力证明材料。具有我省户籍且学籍在省外的高中阶段应届毕业生报考,在网上信息填报时应上传学籍所在省份学籍管理行政部门出具的高中阶段学籍证明,其中省外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报考夏季高考的还需上传高中学籍所在省份省级教育相关部门出具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成绩证明或在我省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的成绩证明。

      ②考生户籍信息和民族信息由各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协调当地公安部门核验;外国侨民、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须持相关有效身份证件到当地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进行现场确认。

      ③报考资格网上审核不通过的考生须按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规定携带相关证明材料进行现场资格审核。

      3.确认缴费

      资格审查通过的考生请于2021年12月3日至12月7日(每天9:00-18:00),缴纳报名费等。

         省招生考试院报名方式及时间   

      考生须首先通过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后,方可参加单独招生或综合评价招生。参加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须于2021年12月27日—12月31日,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招生平台(网址http://wsbm.sdzk.cn/gzdz/)选报高校和专业。其中,参加单独招生的考生须根据春季高考报考的专业类别选报专业,选报专业对应的专业类别应与本人春季高考报考的专业类别一致。参加单独招生或综合评价招生考试的考生还须到报名高校官方网站缴纳文化素质考试等相关费用。

         我校报名方式及时间   

      参加我校单独招生或综合评价招生考试的考生即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进行报名缴费。

      注意事项:扫码报名过程中如需咨询,请联系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招生处0532-86667370。

      图片4.png

         考试工作安排     

    1.  

      考试形式

     

      (1)单独招生

      采取“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的考试方式(退役士兵考生除外)。文化素质考试形式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确定。

      (2)综合评价招生

      采取“综合素质评价+素质测试或面试”的方式进行。素质测试或面试形式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确定。

      2.考试时间

      2022年2月27日—3月1日(考试时间安排在山东省教育厅规定时间范围内进行)

      注:具体考试形式、时间将在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网址http://www.hx.cn/)官网及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招生办(hxkjxyzsb)微信公众号公布,请考生关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推荐学校

      中职院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