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戏曲类专业招生考试采取省际联考的形式举行。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戏曲类本科专业招生省际联考考点共有6个。其中,中国戏曲学院、吉林艺术学院、辽宁大学3个考点近日已发布2024年戏曲类专业省际联考报名考试通知,明确了考试内容、报考方式和考试安排,一起来看~
中国戏曲学院
组考专业
表演(京剧表演)、表演(昆曲表演)、表演(地方剧种表演-豫剧、蒲剧)、表演(地方剧种表演-评书、鼓曲)、表演(戏曲舞台监督)、表演(戏曲形体)、音乐表演(京剧器乐)、音乐表演(昆曲器乐)、音乐表演(地方剧种器乐-豫剧、蒲剧)、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戏曲作曲)、戏剧影视导演(戏曲导演)。允许考生兼考不同专业或剧种方向。
报考流程
报名条件
符合生源所在省(区、市)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且具有一定戏曲艺术基础者均可报名。
文化考试报名
报考戏曲类专业的考生须按照所在省(区、市)要求参加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报名办法与普通类考生相同,报考类别应为艺术类,报考专业科类应为“戏曲类”。报考戏曲类专业的考生均须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专业考试报名
按生源所在省(区、市)要求完成高考报名并缴纳报名费后,按我院要求完成相关专业考试报名和缴费。
专业考试报名
报名时间及方式
2023年12月10日-12月20日(每天9:00-21:00)考生须登录中国戏曲学院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戏曲类专业招生省际联考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
网址为:http://nacta.kaowu.pw/Bm/987791/Login
资格审核及缴费
考生于2024年1月1日-1月5日(每天9:00-21:00)登录报名系统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审核,审核通过的考生请及时缴纳专业考试报名费。逾期未缴费考生视为自愿放弃专业考试资格,不能参加本年度戏曲类省际联考的专业考试及录取。缴费后,不得修改报考信息,未在规定时间参加专业考试的,不予退费。
按照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财政局相关规定,戏曲类专业招生省际联考须收取专业报名考试费,初试100元,复试80元,三试80元,报名时支付。考生须参加报考专业的所有考试科目,按照要求缴纳报考专业试别的全部费用方能参加考试,否则视为自动放弃考试资格。
打印联考准考证
2024年1月10日(每天9:00-21:00)开始,报名系统开放打印准考证功能,考生务必自行登录报名系统打印本人《中国戏曲学院2024年戏曲类专业招生省际联考准考证》(以下简称《联考准考证》)。
考生务必持身份证原件(或临时身份证原件)和《联考准考证》等材料,按照《联考准考证》规定的时间、地点及要求参加专业考试。逾期未参加专业考试者,视为自动放弃专业考试资格。
报名有关说明
1.上传照片要求
(1)考生本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照片,背景为浅蓝色;
(2)禁止对照片进行美颜处理;
(3)规格为宽480像素*高640像素,分辨率300dpi,24位真彩色。应符合JPEG标准,压缩品质系数不低于60,压缩后文件大小一般在20KB至40KB。文件扩展名应为JPG。
2.兼报说明
如果兼报专业的考试时间冲突,请考生自行解决。
考试安排
所有专业预计2024年1月中下旬开始测试,具体测试时间、考场等信息见《联考准考证》和后续通知。
表演(戏曲表演)
1.表演(京剧表演)、表演(昆曲表演)
初试考试科目:表演基础。
复试考试科目:剧目片段。
2.表演(地方剧种表演-豫剧、蒲剧)、表演(地方剧种表演-评书、鼓曲)
初试考试科目:表演基础。
复试考试科目:剧目片段。
3.表演(戏曲舞台监督)
初试考试科目:戏曲基础理论。
复试考试科目:表演基础。
三试考试科目:剧目片段。
4.表演(戏曲形体)
初试考试科目:基本功与毯子功。
复试考试科目:把子功与身段功。
音乐表演(戏曲音乐)
1.音乐表演(京剧器乐)、音乐表演(昆曲器乐)
初试考试科目:乐理。
复试考试科目:器乐演奏。
三试考试科目:不同声腔板式唱段演奏、简谱视唱、简谱视奏。
2.音乐表演(地方剧种器乐-豫剧、蒲剧)
初试考试科目:乐理。
复试考试科目:器乐演奏。
三试考试科目:简谱视唱、简谱视奏。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戏曲作曲)
初试考试科目:唱腔写作与音乐写作。
复试考试科目:乐理、听写。
三试考试科目:器乐演奏、戏曲唱腔演唱、五线谱视唱。
戏剧影视导演(戏曲导演)
初试考试科目:戏曲剧目分析。
复试考试科目:戏曲表演片段或才艺展示。
三试考试科目:命题编讲故事、命题单人小品。
成绩发布
2月底在学院官网(https://www.nacta.edu.cn/)公布联考成绩。届时考生可登录网站查询联考成绩并自行打印《2024年戏曲类专业招生省际联考成绩单》,学院不再寄发纸质成绩单。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1
四川工商学院
2
重庆大学
3
南京警察学院
4
西安外国语大学
5
琼台师范学院
6
汉江师范学院
历年分数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9
河北东方学院
10
南京中医药大学
11
洛阳理工学院
12
青岛大学
13
重庆理工大学
14
郑州西亚斯学院
15
河北医科大学
16
武汉传媒学院
17
武汉轻工大学
18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19
燕山大学
20
四川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