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浪潮中,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团队以对苏南民歌的深度调研,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他们的实践成果不仅为苏南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其未来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此前,该团队深入苏南地区,足迹遍布周庄古镇的古戏台、苏州吴中区的陆巷古村等标志性地点。在周庄古镇古戏台,民间艺人陆阿福的精彩演绎,让成员们沉浸式领略到苏南民歌的独特韵味。陆阿福多年来坚守戏台,致力于传承民歌,他的故事激励着团队深入探寻。在陆巷古村,成员们与村民围坐,聆听那些在岁月中沉淀的民歌故事,收集到如《摇船调》《采桑恋歌》等珍贵曲目。
调研期间,团队多管齐下,除实地走访,还查阅海量文献资料,并与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遗保护中心积极交流,全面掌握苏南民歌的发展脉络与面临的挑战。如今,团队已将调研成果精心整理成一份内容详实的社会实践报告(三万余字)。报告涵盖苏南民歌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承现状及发展困境等多方面内容,并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为让更多人了解苏南民歌,团队积极拓展传播渠道。计划举办民歌分享会,邀请民间艺人与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让观众近距离感受苏南民歌的魅力;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和图文介绍,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进行线上宣传,扩大苏南民歌的影响力。
此次调研成果意义深远。一方面,为学术界研究苏南民歌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有助于深化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另一方面,唤起社会各界对苏南民歌传承的关注,吸引更多力量参与到文化保护中来。
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下,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团队用青春与智慧,为苏南民歌的传承发展铺就道路,让这一古老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也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例。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1
徐州医科大学
2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3
湖北科技学院
4
保定学院
5
廊坊师范学院
6
四川旅游学院
历年分数
7
河南工业大学
8
云南农业大学
9
西南医科大学
10
川北医学院
11
晋中信息学院
12
河南工程学院
13
贵州理工学院
14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15
南通大学
16
西华师范大学
17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18
玉溪师范学院
19
康复大学
20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