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4高考作文解读来了,看语文特级教师、名师的写作思路!
2024-06-07
光明社教育家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温馨提示:高考结束,你的分数能上哪些大学和专业?点击此处,快来测一测吧!

  一年一度的高考拉开了帷幕,语文作文题毫无意外又上了热搜。一份作文题,体现的不仅是学子们的写作技巧,表达背后,更承载着他们的思想,以及他们对社会的关照与体悟。大众对高考作文的关注,也承载着我们对青年学子的期待,对人才培养的期待——高考作文题能否考查出他们的素养,他们的笔下又有一颗怎样的灵魂。

  今年语文考试共有6套试卷,其中,北京、上海、天津三地语文试卷自主命题,作文题目单独命制;其他省份高考语文试卷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命制,包括全国甲卷、新课标I卷、新课标II卷的语文作文试题。这些作文题体现了怎样的命题思想?重点考查考生什么样的素养?作为考场作文如何写出佳作?我们邀请语文特级教师、名师进行解析。

  新课标I卷

  朱昌元 (浙江省特级教师,首批正高级教师)

  新课标I卷作文题的阅读材料:“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个题目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值得称道。

  首先,从选材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当下生活的印记。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几乎没有人不受它的“恩惠”,不受它的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人人身处其中,都在运用在思考在感受,因此,话题有话可说,有理可议,覆盖面很广,普适性很强。

  其次,从材料的语言形式看,采用的是陈述事实+问题导引的形式。第一句是陈述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解决的事实,第二句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激发思考。“是否”指向两面,具有很大的思考和想象空间。简明的语言包蕴着深刻的问题,激发考生聚焦话题展开思考。

  再次,从能力考查看,突出思辨能力、思维品质的考查。材料的关键概念有“互联网、人工智能”和“问题”。“互联网、人工智能”暂且不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和“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里两个“问题”的内涵与外延既有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它们并不完全重合。前者主要指向技术层面,如AI写作、阿尔法狗打败职业棋手等,而后者“我们的问题”既包括技术层面,更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的问题。因此,需要考生明确界定两个“问题”,从材料出发,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加以具体分析和判断,从而得出全面的、辩证、有深度的看法。

  刘祥(江苏省仪征中学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这是一道让所有考生“心安”的作文题。因为从命题形式到命题内容,都是“老熟人”:明确的关键词、清晰的语境,并不复杂的思辨性,保证了每一位考生都有话可说,且能说出一定的认知层级。

  这也是一道难以出彩的作文题。倘若只围绕“问题”的多或少进行浅层次解析,作文便只能属于二类下的水准。考生必须充分关注材料第一句确立的言说语境,将“问题”的多与少置入“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这一宏大社会背景之下,既充分肯定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各类常规性“问题”的超强能力,又关注因现代信息技术而出现的科研新领域、认知新维度、价值新诉求,如此,文章才能确保进入二类上的水准。

  倘若在具体阐释的过程中,再能有效落实“大题小作”“虚题实写”的高考作文写作主张,将自身的思考写实、写美,写出可读性、思辨性,文章便能进入一类下的水准。至于一类上的优秀作文,又需在上述思考之上,对“问题”这一核心概念做出不同层级的意义分解,能够区分出“问题”中的技术要素、思想要素、认知要素、情感要素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引发的新冲突与新探索,进而梳理出人类总是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问题”的循环之中实现螺旋发展,逐步走出蒙昧,走向精致与深邃的客观历史进程。有了这样的思考,作文才能进入哲学思辨的认知高度,才能超越大众思维,走进“个性思考、独特表达”的理想之境。

  陈礼林(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家港高级中学校长)

  初读这道作文题,如同见到一位身边熟悉的朋友,大家工作之余碰到了,聊生活、聊未来。命题情境饱含着对时代思潮的折射,对人们内心世界的反思,对困扰前行路上问题的直视。命题视野广阔,问题聚焦集中,提示语简洁凝练,读后不禁令人赞叹。这道题一如既往地“好写”,但如果想写好,自然也不容易。高考作文作为一道赋分值最大的题目,其难度不容小觑。下面从高质量破题的角度,谈一点想法。

  题目类型仍然是材料作文,由命题材料和写作要求两部分组成,命题图式为一线师生所熟悉,不属于难题、怪题。材料部分又可分成两层:第一层陈述问题,阐述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应用,帮助人们解决了很多问题。这是一个事实,相信学生并不陌生,我们本身就沉浸在智慧教育的浪潮之中。第二层紧接着提出问题,“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才是写作的关键。学生作文想要得高分,就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正面回应,追问其前世今生,并给出自己的个性答案。否则,隔靴搔痒、述而不作,只能算平庸之作,体现不出新课标考核的四大核心素养。

  “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思考的背景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的运用,这个问题的回答,第一层次,我们要承认题目材料中开始所述的观点,承认原有的困扰我们的问题肯定会越来越少。第二层次,我们同时要看到互联网、人工智能的运用,导致产生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有人不想努力奋斗,只想做网红一夜暴富;有人沉浸于网络游戏,荒废学业;有人利用人工智能手段偷奸耍滑,甚至作弊,误入歧途。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出现,挤压甚至淘汰了一部分人的现实生存和精神自由空间,导致这些人出现了“心理危机”。一些人沉迷于网络,而远离社会,人的重要的社会情感能力,如社会责任感较为缺失。这正如ChatGPT刚刚出现时,人们普遍的担忧一样。第三层次,面对正反两方面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需要我们加强顶层设计和过程监管,尤其面对新的问题,进行新的立法。我们既要立足于全球发展,如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看到互联网、人工智能在现代战争、现代国防中的深入运用,它甚至关乎国家兴亡、民族存亡,我们必须张开双臂,拥抱互联网、人工智能;但也要看到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而快速采取行动,如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

  具体写作时,我们要把握这道题当中的两个“问题”,它们的含义是交叉的,同中有异。写作过程中要清晰地界定概念,并点燃自己的思考。这道题似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准备了那么多的材料,好像一下子也用不上,避免了猜题、押题和套作。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材料的积累与使用,经典的材料永远是我们思考的“文化原型”,尤其当我们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无法启动思维引擎的时候,经典的材料仍然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如《老人与海》中的硬汉精神,我们面对互联网、人工智能的科技浪潮,和桑地亚哥老人所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在精神层次不也是一样的么?所以说写好高考作文,既要有问题思维,也要有经典思维。

  李正浪(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对象)

  新课标I卷关于“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背景下问题解决的作文命题。该作文命题直面网络时代的现实问题,体现了写作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从问题解决角度提出疑问,引发考生思考。较以往陈述句的命题表述,这是命题理念新的突破,值得点赞。就语文核心素养而言,重点考察考生的思维。

  该命题材料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交代问题解决的背景: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第二句话,用疑问句表达。作文要求中的“联想与思考”容易被考生忽略。其实命题材料的两句话都需要联想与思考,让材料情境具象化,再进行针对思辨。比如第一句中的问题解决。需要考虑,是不是都要通过人工智能搜索解决方案?搜索的解决方案是否就是最适合的?搜索出的多种结果或多套方案,该怎么辨别?就第二句话而言,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问题确实会变少:对人工智能解决的问题,人不再思考,不再选择,也懒得质疑,更懒得发现新的问题。这样的没有问题,是人的思考停滞,人的发展脚步停止。这是最大的问题。二是问题并不会变少:人的智能可以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发现其他更有价值的问题,解决人工智能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而推动人工智能进步,进而实现人的智能的再进步。写作中需要避免陷入人工智能就是洪水猛兽的误区。正确的态度是将人工智能作为工具,而不是成为人工智能的工具,更不能丧失问题意识与思考能力。

  新课标Ⅱ卷

  张琪洲(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上蔡第一高级中学教师)

  试题材料立足读写结合,以我国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背景,以人类太空探索的历程为引子,通过“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的探月与深空探索任务,揭示了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与不懈追求。这一命题聚焦我国发展重大成就,旨在激发考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引导其深入思考个人成长、人类发展与未知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在探索中提升自我、实现价值、不断发展,着重考查了考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之学科素养。

  在审题上,考生需要抓住“抵达未知之境”这一核心话题,从个人成长、科技进步、人类未来等多个角度展开思考。例如,可以探讨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何面对未知之境、勇于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也可以分析科技进步如何推动人类不断探索未知之境、拓宽视野和认知边界,还可以展望人类未来在其它未知之境的探索壮举。在立意上,考生应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强调探索未知之境的方法和意义。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讲述个人在探索未知之境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或者分析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亦可以关注人类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挑战,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在行文思路上,考生应注重行文的逻辑性,可以从个人成长写到人类发展,可以从探索方法写到探索意义,亦可以从探索机遇写到探索挑战。在素材选取上,考生可以将嫦娥六号月背采样、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经典素材入文。

  全国甲卷

  刘祥(江苏省仪征中学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好的作文题,既要确保人人有话可说,又要能形成一定的区分度,让会说的考生说出精彩、写出高分。此题就能满足这样的标准。

  高中阶段属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该阶段的学生大都已经思考过“与他人相处”这一生活命题。有时,他们为了友谊,为了面子,或者如命题材料所言,为了避免冲突选择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是,在命题人的意识中,此类做法值得再作思考,所以材料中特别强调:“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围绕这一核心句构思立意时,考生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层级展开思考——

  其一,与他人相处,可追求“迎来真正的相遇”,但前提是“坦诚交流”。其二,“真正的相遇”指的绝非终日生活在同一校园、一间教室中的空间相遇,而是心与心的相知与共振,能够实现彼此间的相互成就。其三,坦诚交流“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也“有可能”终究只是错过或失去。因为“坦诚”需要言说的艺术,双方的价值诉求也可能并不相配。其四,从更高层级上思考还应该明白,“与他人相处”绝非要同所有人维系好的关系,期待与所有人实现“真正的相遇”。人生有限,更应追求的是“相击乃发灵光”的真正友情,切不可将太多精力浪费在简单的人际交往中。在成稿时,考生可依照层进式结构渐次呈现上述四层理解,也可将其融合在自成逻辑的分析与表达中。

  曹公奇(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看到今年全国甲卷作文题,首先觉得很接地气。怎样与人坦诚交流沟通,怎样与人相遇相处,这是每个人都需学习并加强完善的个人修养,特别是对于处在青春年华的高中学生,尤为重要。这样的作文题,为青年学生提出了一个直面现状、必须思考的问题,考生需结合实际,深入思考,交出富有理性思维的答卷。这就较好地避免了学生作文空话、大话连篇,或者套作的问题,也能够考查学生理性思维、审辩思维的能力,同时又是对考生修身做人、修炼品德的浸润和熏陶。

  这样的作文题,相对而言,审题难度不大,关键是如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入思考、理性分析、思辨表达。作文的立论应该围绕“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这一中心,然后从坦诚交流的角度,论证与人相处之道。如果善于与人交流,学习、工作、生活常常与人沟通,特别是遇事时多多交换想法,这样的人,肯定是受大家欢迎的。通过交流沟通,加强与人友好相处,不但是做人处事应该做到的,也是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将是终身的。相反,如果不爱或不善与人交流沟通,那么,就可能产生诸多误解,影响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再进一步,与人交流沟通的时候,必须做到诚心、诚信,否则,虽然善于与人交流,但同样收不到友好相处的效果。所以,不但要学会交流沟通,更要通过交流沟通学会与人友好相处,这是青年成长立身的重要因素。

  只要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入思考“交流”和“相处”的关系,辩证分析其中的关系、作用、意义等,加之准确到位的语言表达,就能写好这篇作文。

  周丽蓉 云南省语文特级教师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关注学生整体发展是高考作文的明确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有着极强的指导作用。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融入社会,如何构建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获得积极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成长议题。全国甲卷作文题干简洁明了,指出了获得“真正相遇”的关键是“坦诚交流”。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对生活的理解能力。

  其一,为什么要“学习相处”?理解“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是该作文写作的前提。这是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重要一步,是学生学会生活的关键一步,这个看似普通的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认真思考过的。学校、家庭给予过学生什么样的成长帮助,就可以在作文表达中自然流露出来。

  其二,“学习相处”有哪些内容?材料中表达为“坦诚交流”,坦诚是一个人的修养,是真心、初心和真诚,是心无芥蒂、虚怀若谷,是面对“人”时需要的人文关怀,于是就有了“交流”方法的学习。

  其三,有哪些“学习相处”的方法呢?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获得深厚的人文底蕴,能否饱含人文关怀,针对不同的场合、场景和人进行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能否调动丰富的词汇根据场合选择适合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能否根据不同心态的交流对象进行句式选择……这是写作中需要调动生活经验去思考表达的关键。

  当然,除了面对面的交流,在当今环境中,还有互联网平台等多媒介的交流,这都是“相处”,都需要“学习”。解决了以上问题,就能与阅卷老师真诚相遇,在未来生活中遇见美好。

  陈礼林(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我从命题情境、材料结构、选材立意和表达图式四个方面谈一点对这道题的破解之法。

  命题情境。这道题的主题是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如何与他们相处,指向学生的交往,贴近当代高中生的生活实际,符合新课标的命题情境要求,学生自然有话可说。同时,这道题也隐含着一个重要问题,当代高中生不太会与他人相处,且不谈学生高考压力大,一心扑在学习上,没有多少时间用心思考与人相处,就看如今的邻里关系,一栋楼里的对门往往也是“老死不相往来”,更不要说“你离我那么近,却又那么远”了。所以,这道题一样体现了全国卷命题的简洁大气、平中见奇,既好写又不易写好,因为它包含了灵活的思想、绚丽的细节、具体的现象和核心的问题。

  材料结构。这则材料由三部分组成,由三个句号构成:第一部分是第一句话,用一个全称判断掷地有声地表达了材料主题,写作中一定要抓牢,并细化这句话;第二部分是第二句话,指出为什么要学习与他们相处的原因之一,这个暗示也是写作的限定条件之一,写作中最好要谈及但不限于这一原因,这一原因是针对当代高中生与他人相处受阻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学生之间时常发生冲突,这是一个容易冲突的“青春年华”;第三部分是第三句话,指出如何与他们相处,坦诚交流、真正相遇,这是题目所给出的“金光大道”,写作中最好要提及,不要辜负了命题者的良苦用心。

  选材立意。我们所选的材料无非来自于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可以选生活中的直接材料,也可以选书本上的间接材料,只要聚焦“我们”“与他们相处”即可。如福楼拜《爱玛》一书中,主人公爱玛厌恶家庭生活而放浪不羁,其丈夫夏尔医生得知后竟然选择原谅和包容她,他们有一段坦诚交流,也珍惜彼此的相遇。普希金《叶甫盖妮·奥涅金》一书中,达吉雅娜面对曾经拒绝自己的奥涅金在自己已婚之后而向自己表白时,她将曾经的动情相遇变成永远的离别,坦诚有力说“我曾经爱过你,这又何须隐瞒,而今我嫁给了他人,我将一辈子对他忠诚”。这些材料都给我们“如何与人相处”以深深的震撼,也能给我提供历久弥新的人生信条。

  表达模式。第一层次是复述材料,即对现有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同一性重述,文章的核心词也来自于材料;第二层次是评述材料,即既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又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适当的补充,文章的内容与原材呈相交叉的状态;第三层次是重构材料中的观点,即运用一个新的观点或材料,补充原材料中的思维盲区,但总体框架是与原材一致的。写作时建议融合上述三个方面,并将其分列为文章的三大部分。

  北京卷

  汪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北京卷的作文题继续延续了之前的模式,有点“历久弥新”的意思。坚持这种模式,经过时间的考验,更凸显了其在整个高考模式中的新意。我体会这个“新”是通过与其他高考题的不同反衬出来的。北京卷的这种模式就是要坚持写作中议论与记叙都是表达的基础这一理念,无论课堂教学或者考生个人怎么选择,经过这几年的磨合,考题的导向意义才终于确定无疑地显露出来,仿佛有了一个新面貌。

  “历久弥新”这个议论文题目结合题目提供的引导语,经典的传承与创新,思想的事件与磨砺,或者民族精神的延绵与复兴,都是可以选择的一个维度,显然不必面面俱到,重点要落在“历久”的过程和“弥新”的结果上,否则就很容易写得空泛,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也提醒一线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刻板化一元或者二元乃至所谓三元议论文写作的空架子其实不会有什么好效果,没有对经典、思想和精神传承在时间中锤炼的反复思考,难以议论到位。

  “打开”这个记叙文题目极富动感,材料引导也给足了提示,无论是从视野出发,还是刻画心理,或是从创新思路入手,最终要落到自己或者气象的“新”上。如果联系议论文的题目,二者真是异曲同工,而且可以相互启发。“历久弥新”的东西一定经历了某个“打开”的过程,而“打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要联结其之前的“封闭”,经历了怎样的斗争,才终于“出新”,须是这样一个故事。

  王翔 (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师)

  作文试题要求通俗的表达,即“以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为里,以实际生活、思维个性为表,表里合一来命题”。明白了这个逻辑,就抓住了高考试题的本质。命题必须有严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考核,这是从试题的本质功能出发的;必须有实际生活的融入,能让学生有个性化的、自由的表达,这是从命题路径出发的;必须有最新的材料以及引导型的任务或问题,最大程度激发学生思维特性,完成深度学习,这是从教学目标的反馈出发的。但是这样的命题特征更多的就要从思维品质角度入手,也要通过写作的思维逻辑来呈现。

  北京高考真题“历久弥新”即是一个典型任务型作文,面对这如何理解传承文化、庚续历史的使命,如何在旧有的资源中,发现其全新的生命、文化意义,无论从家国情怀还是从个体素养出发,这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试题,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使命。所以,不仅要关注“历久”,也就是关注古老的经典以及经典中的历史文化思想信仰等精神资源,更重要的是关心当下,如何实现“弥新”这一关键环节,要实现历久的认知,更要发掘弥新的方法、完成弥新的任务,这一部分才是一个考生思维品质最精彩的拓展,也是获得认可的保证。

  从这个视角来看,与2023年的“续航”属于相类的命题逻辑,当然难点也是相同的,将“历久弥新”作为一个整体来写,必然是一个巨大的不足,要是能够形成分解与递进,则游刃有余。当然,这对部分一线教师来说提出了新要求:在命题精细但是命题范围、考查方向基本确定的情况下,押题的做法类似于学生口中的“作法”梗,风险极高效果极低,教会学生面对试题时怎么去想、去写才是更重要的教学任务。

  天津卷

  曹公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天津卷高考作文题是一道富有深度和启发性的作文题目,具有深厚的思考价值和广泛的适用性。它不仅贴合高中生的生活实际,也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个人与国家、群体与国家等关系;它不仅考验考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深度,也反映了当前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认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视。

  题目设计巧妙,富有哲学思考。“定义”这个作文题,触及了人们生活中的核心问题:我们如何被他人理解,以及我们如何理解自己。这是一个深入人心的哲学问题,也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样的题目设计,无疑能够引发考生深入的思考,并有助于他们形成独立、自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题目引导考生思考“被定义”与“自定义”,实际上是在引导考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认知。通过思考这些问题,考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同时,也有助于培养考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在面对他人的评价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

  题目强调了对“被定义”的认真对待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甚至有时会因为外界的定义而迷失自我。因此,题目提醒考生要正视“被定义”的事实,但同时也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这种能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同时,题目鼓励考生勇于“自定义”并塑造自我。在“被定义”的同时,我们也要有勇气去定义自己,塑造一个真实、独立、有深度的自我。这需要考生具备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激励等能力,同时也需要考生有勇气去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这种勇于自我定义的精神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也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关键。

  题目中还提到,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被定义”的情况。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还要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命运和前途。因此,考生在写作时不仅要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还要思考如何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体现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天津卷这个作文题写作空间大,便于考生发挥。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理解来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上海卷

  汪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上海卷的题目独具特色,坊间不少人称之为“轻思辨”。也就是,给出一个结构简单的论断,让考生从中生发议论或谈感悟。由于没有规定文体,也没有规定文章的读者群体及应用场景,这样的题目最容易写成所谓的哲理散文。从评价的角度来看,其规定性较弱,评价标准也很难统一,其实我个人非常好奇上海阅卷者是如何应对这一挑战的。但从给予考生写作自由度的角度来讲,其宽度和可能达到的深度可能比较理想,或许上海的高中生们在这一舞台上可以尽情发挥。

  上海卷的题目出发点常常是生活中的一个认知判断。这次是说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依据认可度来评价事物。命题者应该是故意没有指明“认可度”是谁的认可度,通常,人们会首先根据自己的认可度,比如:这道菜吃起来有点辣,不太能接受,就不好吃;这个人长得有点怪,就是不好看;这个想法太毁三观,不能接受,等等。这就是把评判的标准建立在自我感受上。但其实,根据其他人的认可度来判断的也很常见,比如上电商平台买东西要先看好评率,交朋友要先打听周围人的看法,旅行前要看各种游记,等等,这就是把自己的判断建立在他人的感受之上。如果能跳出这个日常思维的限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思考,考虑认可度的“度”是精确还是模糊,就能有更进一步的发挥。

  李正浪(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对象)

  上海卷命题材料更简洁,就一句话。该作文命题“生活中”,既是命题材料的情境,也是考生可以用来进行写作还原的情境。在生活中,认可度往往是历史的评价、众人的评价。但历史的评价,可能并不完全客观。历史评价还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新的发展。众人的评价也可能会带有集体的无意识,甚至是盲从的跟风评价。因此,世俗评论未必是真相,很可能是“三人成虎”。我们探知真相则需要参考认可度,更需要理性的思辨,辨别事物如此,区分高下更是如此。当然,不好的认可度一旦形成,则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这就告诉我们,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商家要爱惜品牌的“美誉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推荐学校

    中职院校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