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4年北京高考生物试题解析
2024-06-11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温馨提示:模拟志愿填报用掌上高考,信息丰富准确,一键生成“冲-稳-保”志愿。点击此处,开始精准填报吧!

  回归课标教材 聚焦素养考查 彰显育人价值 导向学会学习

  ——2024年北京市生物学等级考评析

  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生物学试卷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落实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科学教育加法的要求,彰显育人价值。试题继承发扬北京生物学学科命题特色与风格,遵循国家课程标准与教材,聚焦核心素养,重视主干知识、关键能力、思维品质与态度责任的整合,关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试题呈现以下特点:

  一、紧密联系科研与社会,充分发挥学科价值引领作用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科研成就,离不开人才的选拔。试题从我国科学家的科研成就对国家、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服务创新人才选拔等方面发挥考试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1.突出我国科研成就,展现家国情怀

  第7、10、11、12、18、20(3)、21题均选用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体现我国科学家以及生物学科对国家发展的重大贡献,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展现家国情怀。如第11题以我国科学家体外诱导食蟹猴胚胎干细胞培养形成类囊胚的科学研究创设情境,这一成果为研究灵长类胚胎发育提供了实验体系,是我国科学家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也是世界上基于干细胞的胚胎模型代表了灵长类动物胚胎模型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

  2.关注生产与社会,体现责任担当

  第15题以“全球人类生态足迹的变化”创设情境,聚焦“绿色发展”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安全,并认识到生态问题是全球人类的共同问题,不仅从自身做起,还要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从国际视野进行思考和分析;第21题以我国科研工作者对玉米籽粒发育的研究为情境,运用“假说-演绎法”,引导学生分析基因与性状的复杂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粮食安全,深刻体会科技在社会生产和发展中的作用,树立“科技强国、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

  3.关注素养考查,助力人才选拔

  通过在真实的科学研究情境中设计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问题,考查学生对生命观念、学科本质的理解,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表现。如第3、8、16(4)、17(1)题分别从结构功能观、稳态平衡观、进化适应观、物质能量观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第16(3)~(4)、18(5)、20(4)、21(4)题分别从实验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完善模型、工程载体的构建、提出假设以及检验实验假设等角度,考查学生推理与论证、模型建模、结果与结论、假设与预期等,凸显科学思维和工程思维,在重点考查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实现对具有创新性思维意识和能力的考生的选拔。

  4.创设熟悉情境,彰显北京特色

  第10题以我国对濒危鸟类朱鹮的成功保护为情境,考查种群、种群数量变化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树立生态环保意识。第8题以“北京马拉松比赛”为情境考查血糖调节;第12题以“装点美丽的京城中的变色月季光谱”为情境考查相关实验。这些试题都通过北京故事、北京环境等引导考生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自己身边的事例,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怀,树立为家乡做贡献的志向。

  二、坚持固本培元,实现“以考促学”

  试题从重要概念、研究方法、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灵活运用教材中素材、情境,考查生物学课程内容要求,对教学进行正向积极引导。

  1.贴近教材情境,体验学习的获得感

  试题选取贴近教材的情境,拉近试题与考生的距离,促进考生更好地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如第1题涉及教材中大肠杆菌和水绵的结构,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比较和归纳;第6题借鉴了教材中果蝇X染色体上基因示意图,引导考生围绕基础知识多角度思考问题。试题内容来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增强学习获得感。

  2.灵活运用教材内容,为展示学习成果搭建舞台

  试题从教材内容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从新角度进行设问。如第9题采用“接种流脑灭活疫苗”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特异性免疫的知识解决问题;第16(2)题运用新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种间关系这一基础知识的判断;第17(1)题利用啤酒的工业化生产情境,引导考生运用重要概念分析问题。试题多样化呈现教材内容,促进教学关注基础知识落实的同时,关注对重要概念的深入理解及灵活运用,实现考试对教学的有效引导。

  3.契合课标要求,关注重要概念、关键能力的考查

  试题紧扣生物学重要概念、关键能力设问,考查考生对生物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关键能力的运用。如第5、6、7题考查了课标中有关“有性生殖”的重要概念;第18(4)题考查教材中所学的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方法。试题通过契合课标的情境设置和设问,引导教学对教材、课标中生物学重要概念和基本规律的重视,促进基本研究方法的深入理解与灵活运用。

  4.体现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关注实践能力的考查

  科学实验不仅是获取知识、揭示自然规律的方法,同时也与创新能力关联。开展科学实验能够促进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习得相关操作技能。如第14题考查教材实验内容,探讨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实际操作,关注多个实验的实验材料选取与实验现象的关系,既考查考生基本实验技能,又考查考生对生物学现象的理解;第12题用“光谱”月季的特点为情境,考查教材“质壁分离”等相关实验;第17题紧密结合教材中“微生物培养”的实验。试题着重选取了多个高中教材实验内容,采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等多个角度考查考生对教材实验的理解,引导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实践中提升能力与素养。

  三、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服务国家人才强国战略

  试卷在引导中学生物学教育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助力创新人才发展方面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内涵,对科学教育加法“加”在哪里、如何“加”有积极引导作用。

  1.弘扬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精神,激励考生积极投身祖国建设

  试卷选用多位科学巨匠以及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作为背景命制试题,激励考生感悟科学巨匠的思想方法,像科学家一样在科技战线上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如第16(4)题展现了达尔文日记中对加拉帕戈斯群岛物种特征研究的真实记录,拉近了学生与科学家的距离,让学生能够突出地感受到科学家的工作与思考;第6题以摩尔根对基因与染色体关系、揭示首个遗传图谱的经典研究为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教材,重新思考科学家的研究过程,而不只是停留在科学概念上。第10、11、20、21题将我国科学家的工作展现出来,激励考生关注我国科学前沿的突破性成就,将来积极投身国家建设。

  2.强调科学实践与工程实践考查,积极引导学习方式变革

  科学实践与工程实践是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试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研究过程中,领悟和运用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在复杂的工程学问题解决中,创造性地进行思考和设计,促进创新能力发展。如第17题引导学生将微生物代谢、培养等课内知识运用于啤酒生产过程中真实的工程实践,发展科学思维和工程思维;第18(4)题,引导学生基于复杂信息和科学事实建构新的调节机制模型;第21(4)题,引导学生运用“假说-演绎法”大胆推理分析,认识陌生生命现象背后的遗传机理;第20(4)题引导学生基于新信息的获取、分析、内化,创新性地设计新的工程产品,解决一类研究问题,考查深度学习思考、创新设计的能力。

  3.倡导“真”做实验、做“真”实验,凸显学科本质与特色

  对生命现象的认识离不开科学实验,高中生物学实验是考生学科知识运用、学科基本技能获得、学科思想方法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学科思维品质发展、实践能力形成、创新能力发展的良好途径。基于实验的学科概念建构和探究能力发展,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特色。试卷考查涉及13个教材实验,倡导一线教学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真”做实验,做“真”实验,促进素养全面发展。如第4题,以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为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光饱和条件下,提升光合作用速率的方法;第14题从实验取材对实验结果影响的角度切入,呈现了多个实验中显微镜观察的结果,倡导学生真做教材实验。

  四、发挥评价育人功能,多层次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

  生物学试卷秉持“北京特色”,在情境素材的选择、驱动性任务设计、问题导向和作答形式等多方面持续探索。

  1.真实情境激发考生乐学善学

  通过呈现生命科技前沿和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如第8题北京马拉松运动员血糖调节、第10题北京动物园朱鹮繁育、第12题北京市花月季实验,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场景中探讨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第11题针对体外诱导食蟹猴胚胎干细胞研究、第18题针对植物逆境响应研究、第21题玉米籽粒的发育机制和杂交实验研究,都是我国科研工作者的近期研究领域。结合中学生物学课程模块中重要的概念原理、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让考生体验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既能够激发考生面对试题的好奇心和成就感,也能够引导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重视实践,在用中学、做中学。

  2.理性思维强化考生勤于反思

  生物学试卷的非选择题题干信息简明扼要,指向驱动性任务,每个小题通过具有层次的问题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如第16题关于生态系统的问题层次递进,引导考生思考“小岛在研究中的优势”与达尔文的“想法”呼应;第17题关于酵母菌呼吸类型的讨论,要求考生综合细胞代谢类型原理和发酵工程产品需求,基于实证的结果和数据获得优化方案;第6题和第21题考生可以很好地从经典遗传的研究走向新问题,如果把高考考场比作基础教育的最后一堂课,考生通过对“果蝇的眼色不仅仅是红白两色”“玉米茎干的高矮、籽粒的大小与多个基因的表达有关”等问题的讨论,强化可持续的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多样化作答彰显考生数字和信息意识

  试题保持了适当的开放性问题,而且持续探索多样化的作答形式,为考生思维的外显和学业表现提供了更大空间。如第18题通过3组渐进的实验结果呈现,引导学生在图3中用“绘出柱形图”的形式预期后续结果;第20题以3组由基本到重组的基因结构模型,要求考生画图表示“改造后的载体”。

  北京卷生物学试题已经多年保留用“文字和箭头”作答的形式。如第18(5)题以此形式完善植物应对不良环境的TS基因调节机制模型;第21题以此形式阐述“玉米R基因表达影响籽粒发育的调控机制”。实际上,在生命活动调控的模型呈现中,之所以需要且经常采用这种形式,在于这种流程图着重说明“程序的逻辑性与处理顺序”。生物学试卷在考查路径的开放程度、作答形式的创新方面对考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表达交流的素养发展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点评专家:

  荆林海 高级(特级)教师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乔文军 高级(特级)教师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霞 正高级教师 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柳忠烈 高级(特级)教师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岳琼 高级教师 北京中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推荐学校

    中职院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