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印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原文件),明确不再接受15岁以下少年儿童参赛,不再对选手创新作品进行评价,对弄虚作假、他人过度参与、移花接木等违规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一起来看↓↓
不再接受15岁以下少年儿童参赛
新发布的《实施办法》适用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参赛对象、组织方式、赛制规则等方面进行了大幅改革。
在参赛对象上,不再接受低龄段少年儿童和科技辅导员参赛,重点面向15至24岁校内外青少年群体开展。
在组织方式上,通过广泛汇聚全国学会、地方科协优质赛事资源,打造青少年科技竞赛矩阵。
在评价机制上,不再对选手创新作品进行评价,注重现场考察和客观评价,着重考察选手知识应用、动手实践、创新思维、批判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破除“一件作品打天下”现象,确保竞赛公平公正。
在奖励机制上,组委会设立“中国科协主席奖”,并广泛联合社会机构设立专项奖,为获奖选手提供后续成长支持,增强参赛选手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对弄虚作假等违规问题
实行一票否决制
创新大赛坚决反对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各关联赛事和创新大赛建立科学道德和科技伦理审查机制,确保竞赛评审公平公正,活动组织规范有序。参赛选手不得有违反相关竞赛规则、抄袭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学术不端行为。如因赛事组织原因引发不良社会影响,创新大赛组委会将取消相关赛事入选资格,该赛事两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创新大赛对弄虚作假等违规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创新大赛期间,参赛选手须按要求现场展示其在关联赛事中的获奖作品,创新大赛科学道德和伦理审查委员会专家将对选手的现场综合表现、是否遵守科学研究道德、科技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等进行审查。如发现存在弄虚作假、他人过度参与、移花接木等违规问题,将一票否决,取消相关人员参赛资格,并视情扣减相关赛事下一届创新大赛推荐名额。
建立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异常行为名录,对参赛学生、学生家长、评审专家等存在弄虚作假、违规违纪、干扰竞赛等异常行为记录在案。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1
山西传媒学院
2
滇池学院
3
新乡医学院
4
云南农业大学
历年分数
5
武汉工程大学
6
天津工业大学
7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8
南京工程学院
9
成都工业学院
10
华北理工大学
11
平顶山学院
12
四川传媒学院
13
昆明文理学院
14
海军工程大学
15
湖北科技学院
16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17
南京邮电大学
18
西安石油大学
19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20
太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