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对接产业最新需求,上海启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
2025-04-01
关注掌上高考


温馨提示:模拟志愿填报用掌上高考,信息丰富准确,一键生成“冲-稳-保”志愿。点击此处,开始精准填报吧!

  近日,上海市正式启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5所试点高校发布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并与企业签约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

  让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推进人才培养与发展需求适配

  应用型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为引导高校紧密对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所需,主动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模式,上海选择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5所高校先行开展试点并逐步推广到全市高校。

  上海强化高校改革内生动力,由试点高校遴选若干基础较好、产业特色明显、校企合作紧密的二级学院(专业)开展全方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包括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学部和智能技术学部、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制造专业群和标准化工程专业、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此次改革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紧跟科技变革步伐,对接产业最新需求,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开展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推动培养主体由学校向校企双元转变、培养方式从以学科体系为主向以行业需求为主转变,建立响应及时、对接精准、多方参与的产业紧缺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精准对接。

  让企业的声音足够大:重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

  上海从体制上改变学科专业设置内循环的决策流程,组建由对应行业产业主导的委员会,来自行业产业的委员人数不少于50%,且主任委员由行业产业资深专家担任,实时研判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和岗位需求结构变化,据此精准指导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招生结构规模调整。

  例如,上海电机学院建立包含“学校-学院-专业”三层级的办学与产业需求反馈机制,在学校层面成立行业企业主导的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委员会,首届企业委员包括来自中国商飞、上海电气集团、发那科机器人、华大半导体、上海电气核电集团、上海能传电气等重点行业头部企业负责人。

  试点学院成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组成人员以行业产业专家为主,审议试点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教材、企业实习和评价教学质量、学业水平等事项。构建学校办学与产业需求反馈机制,紧密跟踪市场需求,根据前沿领域和产业发展需求加速推进专业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为契机,深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把原有的9个学科性工科学院实质性重组整合为5个技术学部。

  学校按企业岗位所需定向分班,学生入校经过一年的学习后进行专业分流,实现企业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与行业产业共同制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推动培养体系从“学科逻辑”向“产业逻辑”转变、培养方式从“标准化培养”向“定制化培养”转变,缩短人才供给的响应周期。

  例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微专业+微课程”由行业龙头或专精特新企业主导、学院协同开设,重点围绕产业转型亟需的新兴技术,既能快速响应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又能精准对接企业现实岗位需求及未来技术发展需求。

  让企业融入全过程:重塑人才培养体系

  此次试点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产业需求优化招生选拔与培养方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上,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实现学生培养与产业企业的需求精准对接。例如,上海电机学院按照“大一选专业,大二选产业,大三选企业,大四选就业”的培养路径,构建“1234”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四段式”校内外集中实践。本科生在第2、第4、第6和第8学期分别进行为期1个月、2个月、3个月和4个月的综合实践。大一1个月开展工程训练和企业认知实习;大二2个月在校内工厂开展综合实验和专业实践教学;大三3个月进行驻企顶岗锻炼;大四4个月驻企开展毕业设计,实现学生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借此,上海希望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建设应用型协同育人平台,探索实行学校教师+企业导师、课堂学习+企业实习、专业教材+行业标准、理论测试+项目设计、实践教学基地+企业生产场所、实践教学作业+企业岗位任务等多维度、全要素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水平、企业发展、产业创新和就业质量的同频共振。

  同时,高校和企业将共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充分利用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行业龙头企业等优质资源,根据企业提供的生产服务真实场景和技术要求构建实习实训环境,建设产学研用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干中学、在学中练;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系统设计实习实践环节,打造“学校+企业”双学习环境;师资上,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在教师招聘和专业职务晋升时优先考虑具有行业背景或企业工作经验的人才。

  上海推进企业案例、企业产品进课程,邀请企业工程师、高管上讲台,打造行业产业共建课程;深化高校和行业产业合作,采用互聘、双聘机制,聘请企业高水平专业人才参与教学。

  让企业成为评价主体:优化考核评价机制

  此次改革试点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价标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行业的成效作为学校办学绩效的主要考察指标,建立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评价机制,构建以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实际服务贡献度、特色优势显示度等为评估重点的办学评价新模式,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调整办学理念和资源配置模式。

  例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立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生的发展进行长周期跟踪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结果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同时,此次改革将完善学生学业评价机制,突出实践应用导向,鼓励与企业合作开展相关行业任职能力认证,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强化教师在相关行业的经历、与企业合作的质量,使用新技术和新案例开展课程改革的成效,突出对教师开展产教融合教育教学的成效评价,引导教师在产教融合“赛道”上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例如,上海电力大学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探索构建适配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适合本校校情的联动改革机制,以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为导向,完善激励机制,推进试点学院及专业新进教师住企实践。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 1

    河北农业大学
  • 2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3

    保定学院
  • 4

    洛阳理工学院

    历年分数

  • 5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 6

    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
  • 7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 8

    中国海洋大学
  • 9

    西华师范大学
  • 10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11

    齐鲁工业大学
  •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13

    唐山学院
  • 14

    银川科技学院
  • 15

    华中师范大学
  • 16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 17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 18

    安顺学院
  • 19

    四川民族学院
  • 20

    伊犁师范大学

推荐学校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南大学

中职院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