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4年北京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2024-06-11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温馨提示:模拟志愿填报用掌上高考,信息丰富准确,一键生成“冲-稳-保”志愿。点击此处,开始精准填报吧!

  突出育人导向,强调情境贯通,着重理解运用

  2024年北京等级考历史试题在注重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深入推进考试内容改革以及发挥考试导向功能、引导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方面特色鲜明。试题注重贯通意识、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现实意识,对于引导学生以历史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历史的思维思考问题,以历史的语言阐释时代,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养、推进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注重发挥历史学科独特育人价值

  试卷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有充分的体现。试题中丰富的素材蕴含了育人价值,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试题中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文化典籍、传统节日、历史人物等。这不仅考查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元素,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第1题以传统玉文化引入儒家仁智义礼等修身明德的追求。第2题体现了西汉在吏治和选官方面注重优抚老弱、廉洁尚贤的品质。第4题从《永乐大典》入手,通过明王朝盛世修书,探寻出时代进步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考试当天正值端午节,第20题提供了端午节从古代形成到当代“申遗”的材料,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独特品质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现实意义。

  2.凸显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试题着重考查了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到新时代的奋斗历程,引导学生认识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激发其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第8题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工人组织,以及第9题中国共产党强调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地位,考查了学生对党的群众路线、统一战线政策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经验的理解。第14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丰富和发展,考查学生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的掌握。第17题从孙中山对沿海港口建设的规划,到新中国对海洋开发的方针和成就,体现中华民族的百年奋斗史,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

  3.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

  试题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第6题通过西方对中国引入《万国公法》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接受外来文化的艰难与复杂。第12题考查了拜占庭文化在世界的重要影响,体现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第19题考查了冷战时期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及我国对当代世界提出的“中国方案”,引导考生理解“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的重要性,考查了学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入理解,体现了中国在当代世界的大国担当意识。

  二、深入推进考试内容改革

  2024年北京市等级考历史试题命制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深入推进考试内容改革。

  1.在试题内容选取上,突出历史的时代性与北京特色

  试题紧扣时代主题,在内容选取上依据新课标和新教材,注重凸显历史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突出历史的时代性与北京特色。第1、4、20题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第8、9、10、17题凸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考查。第19题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考查学生对不同时期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加强学生对中国为解决人类面临共同问题提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认识。第16题以“城与都”为主题,考查从唐到辽北京城的发展与演变,具有浓厚的北京特色。

  2.在试题情境创设上,注重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与素养

  试题通过设置鲜活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情境相结合,多角度考查学生所具备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第10题通过中法建交的相关材料理解,加深学生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认识。第15题通过对人工智能发展演变的叙述,考查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辩证认识。第17题运用图文材料综合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试题十分注重历史、现实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充分体现浓厚的家国情怀。第1题古代玉器、第4题《永乐大典》、第20题“端午故事”突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第8、9、10题则体现了对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光辉历程的认识。

  3.在创新设问方式上,凸显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学科方法的灵活运用

  试题注重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第7题通过对王国维研究商代历史所用方法的介绍,考查学生对考证方法的准确理解和认识。第13题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的影响的认识,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相关知识的综合理解。第18题要求学生就英印关系的变化“选择两个不同标准,完成两种阶段划分方案,并分别说明理由”。第20题以“端午故事”为主题,要求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阐释端午节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考生既可以结合所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本土性、包容性、传承性、凝聚性等角度阐释,也可以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的多样性、爱国性和连续性等角度阐释,这样的试题设问多元、开放,给考生答题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三、发挥考试导向功能,引导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历史试题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的指向标,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强化时空意识,注重素养培育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第17题以“经略海洋”为主题,将中华民国时期与新中国发展建设的不同时期进行了综合介绍,时间跨度长达一个多世纪,又引入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沿海港口建设规划示意图与中国当代海洋资源开发及成就示意图,将时间的广度与空间的宽度充分融入材料信息中。突出了历史学科的时空意识,体现出图史结合的重要作用。历史教学中既要注重通史教学,构建知识框架,又要建立起史实间正确的逻辑关系,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素养。

  2.强化情境教学,有效整合专题

  无情境不成题。试题设计中,材料选取的形式简明多样,情境渲染的效果明显。第1题,将问题设计定位于孔子对于理想人格的寓意与玉器的关联进行了情境化比喻。第11题,将思维角度有效融合于题干营造的情境化信息之中,需要对提供的古巴比伦诸多信息进行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处理。中学历史教学应强化情境教学,通过设置具体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效解读,提高其历史代入感和参与感。

  试题关注专题融合,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历史的认识。第2题的考查结合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基层地方治理的教学专题,第3题结合了法律与教化的教学专题,第18题“英国与印度”考查英印关系的变化,涉及到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这一重要专题中的关键问题。试题提示了专题教学的必要性和适度性。

  3.强化贯通意识,感知时代脉搏

  学习历史要贯通古今中西。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在考查中大多涉及到长时段、多层级的史实认知与理解。第16题将北京城从唐朝到元朝的发展历程相关联,第17题以经略海洋为主题,将民国时期与新中国史的发展贯通起来,第19题将二战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了关联。以上命题提示中学历史教学要有明确的贯通意识,注重提升学生对长时段、宽领域问题的认识。

  学习历史需强调现实关怀。第9题中国共产党对于革命领导权的认识,第14题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进行的梳理考查,第15题将人工智能这一时代话题有效融入,第16题对于北京史的考查,第17题关于海权及海洋开发,第19题在国际和平与发展主题下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考查视角,都需要在课堂教学与学习的基础上,走进社会,关注时代聚焦,在现实中感悟历史,在历史中联系现实,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综上,2024年北京等级考历史试题整体上守正创新,试卷风格、结构、题型保持稳定。同时试题引用的素材丰富、鲜活,贴近时代;试题的设问平和,注重考查角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稳步引领和推进北京市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点评专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高级教师 郭井生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级教师 赵文龙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高级教师 特级教师 冉 峰

  北京市第二中学 高级教师 郝万清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高级教师 李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推荐学校

    中职院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