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9
按照往年录取分数线填报
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分数是考生和家长们咨询我们最多的题目。家长会把分数误当成衡量的“尺子”,拿孩子的分数“对号进座”。
实际上,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谁都无法准确知道。另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有的还有“大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
高校录取分数线每年都存在波动的。科学填报志愿,要结合多个数据(往年录取分数、往年招生计划、当年分数、当年招生计划等等),需要综合考虑才行。
PART 10
按名称选择专业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的另外一个误区是,喜欢凭着专业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容一概不知。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比如“信息与计算科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两个专业,听起来很像,但是前者偏向于数学,后者才是偏向计算机。
这些专业虽然名称相似,但实则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于填报的每个专业,学生及家长一定要仔细看专业介绍和学校特色,了解该专业的学习课程和发展方向。
PART 11
按照往年录取分数线填报
“老师,今年xx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多少啊?”“我这个分数,能上xx学校吗?”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分数是考生和家长们咨询我们最多的题目。家长会把分数误当成衡量的“尺子”,拿孩子的分数“对号进座”。
实际上,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谁都无法准确知道。另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有的还有“大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
高校录取分数线每年都存在波动的。科学填报志愿,要结合多个数据(往年录取分数、往年招生计划、当年分数、当年招生计划等等),需要综合考虑才行。
PART 12
只考虑省内大学,不愿意跨省
很多家长和考生填志愿的时候,想要离家近一些,所以只考虑本省院校。这样会导致省内报考学生多了,拉高了录取分数线,外省报考的学生少,反而分数线相对低了。
特别是省内热门的学校和专业,如果分数不能万无一失的确保,请不要孤注一掷的只考省内。有些好的大学在省内的录取分数线过一本线,但是省外录取线二本分就可以上。
而且大学本就是考生走出去拓展视野的机会,如果能出省上大学,认识更多不同地区的朋友,对考生自己也有好处。
PART 13
过分依赖调剂
很多考生为了考上自己心仪的专业,担心调剂会让自己调剂到其他专业,所以选择不接受调剂,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即便调剂去了其他专业,上大学后也可以转专业去自己理想的专业。这几年的教育改革过程中,为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部分高校大幅增加了校内二次转专业的机会,以抵消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但事实上,绝大部分高校转专业并非易事。
不少高校明文规定:允许在大学一年级学生中5%的优秀学生,根据学业成绩重新选择自己想读的专业。实际上,真正能够利用这类政策成功转专业的学生并不多,各高校转、换专业管理办法都有条条框框加以限定。
对此,首先,家长和考生们一定要科学选择自己的理想专业,尽量让孩子在1~6个自己想去的专业中被录取,不要将希望寄托在“服从专业调剂”上。
其次,如果确定所读的专业不适合自己,在无法转专业的情况下,考虑通过选择辅修第二学位的方法来弥补;最后,可以考虑在读研究生时报考自己较明确的专业方向。
PART 14
一分不浪费才是好志愿
不少家长会认为孩子的分数踩线被大学录取是最理想的志愿填报方案,殊不知只要是踩线进去的就极有可能被调剂专业。如果你为了冲进一所理想的大学,这所学校所有的专业你都可以接受,踩着线冲进去当然可喜可贺。
如果你有目标专业,建议你填报志愿的时候慎重一些,预留一些分数。考生和家长正确的做法是:对于专业目标清晰的考生来说,一分不浪费是极其困难的。预留一定的分数对于你考进理想的专业是非常重要的。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去分析每所学校历年专业录取数据会尽可能的少浪费你的考分。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1
山西传媒学院
2
滇池学院
3
新乡医学院
4
云南农业大学
历年分数
5
武汉工程大学
6
天津工业大学
7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8
南京工程学院
9
成都工业学院
10
华北理工大学
11
平顶山学院
12
四川传媒学院
13
昆明文理学院
14
海军工程大学
15
湖北科技学院
16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17
南京邮电大学
18
西安石油大学
19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20
太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