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学底蕴深厚
学校创建于1959年,是江西省最早成立的5所省属本科院校之一,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在学术传承与出版、学科融合与创设、科研平台与教材建设等方面具有深厚积淀和比较优势,是一所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等中医药大学;
二、培养体系完备
学校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设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资格,学生发展进阶通道顺畅。
三、专家学者云集
学校创建于1959年,是江西省最早成立的5所省属本科院校之一,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在学术传承与出版、学科融合与创设、科研平台与教材建设等方面具有深厚积淀和比较优势,是一所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等中医药大学;
四、教学条件优越
学校建筑面积58万m²,仪器设备总值6.63亿元。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175万余册,各类文献数据库57个,电子图书162万余册。拥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国家级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
五、学科水平突出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6个,硕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7个。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等学科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在针灸推拿、中药制药、中药炮制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六、专业特色鲜明
学校设有本科招生专业30个,拥有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主编国家卫健委、中医药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19部。
七、教育成果丰硕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连续四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培养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国医大师洪广祥、伍炳彩、皮持衡,全国名中医范崔生、张小萍、何晓晖、陈日新、龚千锋,岐黄学者刘红宁、杨明等众多知名校友。
八、科研实力雄厚
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5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为省内外制药企业提供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服务200余项,研发中药及相关产品70余个,先后有16个产品实现了单品种年销售额超亿元。
九、就业前景广阔
学校历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好,深受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和医疗卫生单位青睐。毕业生考研升学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连续多次获评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十、校风淳朴向上
学校秉承“惟学,惟人,求强,求精”校训精神,弘扬向上向善的良好校风。一批学生荣获“中国好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高校、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十一、校园环境优美
学校主校区坐落于英雄城--南昌,位于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旁,占地面积近2027亩,绿化和水化面积占比69.4%,山清水秀,绿树成荫,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是全国园林绿化模范单位。
十二、社会贡献卓越
学校创建并发展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华润江中集团;附属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获批共建江西省唯一的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龙华医院江西医院;创办了全球第一家热敏灸医院——江西热敏灸医院。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2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历年分数
3
伊犁师范大学
4
成都工业学院
5
重庆师范大学
6
青岛城市学院
7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8
湖北工业大学
9
新乡医学院
10
乐山师范学院
11
凯里学院
12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13
山东农业大学
14
湖北工程学院
15
燕山大学
16
四川工商学院
17
南京邮电大学
18
山东大学
19
重庆交通大学
20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