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小度科技CEO李莹:小度AI老师让孩子爱上学习


温馨提示:模拟志愿填报用掌上高考,一键生成“冲-稳-保”志愿。点击此处,开始精准填报吧!

  “AI+教育”正在让传统教育方式和学习体验发生深刻变革。

  8月21日,小度科技联合新华网客户端在京举办“AI技术对中小学教育的深度赋能”主题活动。百度集团副总裁、小度科技CEO李莹,小度科技教育业务发展部总经理刘悦,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朱于国等业内知名专家共同出席,探讨如何通过AI赋能,助力孩子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AI时代,更具创造力的孩子将脱颖而出

  当前,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引领着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如何紧抓时代机遇、将AI更好地融入中小学教育,成为本次“AI技术对中小学教育的深度赋能”主题活动的核心命题。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指出,创造力是AI时代的稀缺资源,孩子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创造力更是无价之宝。对此,小度科技CEO李莹也认为,有创造力的孩子,将更有可能在AI时代脱颖而出,并以AI思维改变世界。

  基于对AI时代的深度洞察,小度不断深耕教育领域,于今年5月正式推出全球首款基于文心大模型的学习机——小度学习机Z30,大模型赋予小度“AI老师”启发式教学、伴学的全新能力,在孩子的日常学习过程中,让孩子学会思考和主动探索,显著激发其创造能力。

  “AI老师”,让兴趣成为学习的第一生产力

  李莹认为,“AI+教育”的初衷,是“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授人以渔”,只有爱学,才能会学、学得好。而教育的背后,不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只有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真正地爱上学习,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果。

  对此,小度AI老师针对计划、诊断、练习、学习、预习、答疑、教育指导7大环节进行全面重构,实现了全场景、互动式、个性化的教学,从内容、兴趣、习惯上全面培养孩子,让学习有效率、更有效果。

  据李莹介绍,截至2024年7月,小度学习机累计用户数已经超过200万,每日活跃使用用户达一半以上,其中课前预习、同步辅导、课后练习等核心功能的使用率上,AI老师相比传统模式提升了3.5倍。

  在文心大模型赋能下,用户每天使用学习机的时长增加了25%,达到114分钟,以语文沉浸式互动预习环节为例,人均使用时长更是达到了22分钟。此外,相比传统语音助手,用户与AI老师的对话问答次数提升了88%,每天人均对话次数达到16次以上。不难看出,小度学习机Z30的推出,不仅重新定义了AI老师的能力边界,更真正地让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进而爱上学习。

  活动期间,清华大学工学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作委员会委员龚超提出:“大模型学习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实现想象力,满足探求欲,还可以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除此之外,也能帮助家长更全面地掌握孩子的学习状况,势必将成为中国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从青少年心理学角度出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田宏杰分享道:“心理学中我们讲‘强化’,如果我的行为得到正反馈,那类似的行为就更有可能持续发生。”她以AI启发式提问为例,在孩子主动提问时,AI老师能够给到积极的反馈。同时对于可能不精准的回答,能够帮助孩子形成‘自主判断’,并在这个知识内化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自己的逻辑思维。

  针对大模型在“AI+教育”领域的应用发展,小度科技教育业务发展部总经理刘悦也进行了总结分享:“人工智能与青少年教育的结合,目前经历了‘学习工具-学习助手-AI老师’的三个发展阶段。无论是大模型跟工具属性的结合、应用,还是说作为答疑助手,它都更加依赖孩子自身的主动性。但从终局来看,更需要的是一位充分了解孩子,能给他进行规划,并在这个过程中持续激发孩子兴趣、培养主动学习习惯的AI老师。”

  作为率先布局教育领域的国民智能科技品牌,小度也将不断通过大模型赋能教育,让更多孩子都能拥有AI老师的陪伴,激发其创造力与学习兴趣,逐步培养AI思维,并最终在AI时代脱颖而出。

  截至目前,小度全线产品已上线大模型能力。未来,小度将持续以“用AI让人类生活更智慧美好”为使命,践行“以硬件为载体,以AI为核心,打造行业领先的软硬一体智能产品”的发展战略,实现“打造引领智能时代的AI产品,成为塑造智慧生活的领导者”的企业愿景,让AI走进千行百业、千家万户。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 1

    武汉科技大学
  • 2

    荆楚理工学院
  • 3

    常州工学院
  • 4

    山东建筑大学
  • 5

    贵阳学院
  • 6

    南京中医药大学
  • 7

    银川科技学院
  • 8

    南通大学
  • 9

    武汉晴川学院

    历年分数

  • 10

    云南民族大学
  • 11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 12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13

    武汉传媒学院
  • 14

    贵州中医药大学
  • 15

    江汉大学
  • 16

    西安工商学院
  • 17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 18

    晋中信息学院
  • 19

    烟台大学
  • 2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推荐学校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南大学

中职院校
相关新闻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