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高嵩博: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务处主任,高中语文一级教师
我对新课标Ⅱ卷的整体感受是:注重素养,立德树人,贴近生活,守正出新。
一是厚植家国情怀。
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探月”是关于中国航天科技飞速发展。材料一的主题是第一次人类登月,都是外国人的名字,材料二和材料三谈的是嫦娥四号首次月背登陆,考生能够真切感受到中国航天科技迎头赶上的进步,会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第5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析“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在中国航天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更能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自红色新经典、当代小说《千里江山图》,写到了青年人参加革命、在斗争中成长、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古代诗歌选的是叶梦得《雨后为山亭独卧》,诗人致力于抗金,诗中饱含爱国热情。第16题要求学生阐释诗中的“白头心事” ,不仅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也引领考生思考,诗人为什么“白头”,通过知人论世,带领考生体会浓浓的爱国之情和收复失地之志。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很好地体现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命题思路。
二是教考衔接进一步强化。
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和统编教材必修上册《喜看稻菽千重浪》,都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精神。与教材的衔接在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中体现更为明显。教师在课堂上会重点讲到的意动用法、报国壮志未酬的诗歌主题等等,在试题中都有所体现。如何使用好国家统编教材,高考已经给出明确答案。
三是重视融入情境。
试题在情境中考查核心素养,这一命题思路越来越清晰:考查了什么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在什么情境中解决的。名篇名句默写的三道小题,每一道都有明确的情境。无论是同学们去郊游,或是爸爸牵挂旅游的女儿,还是古人写离情,都是学生熟悉的,体现了无情境不命题的思路,也引导学生注重古诗词的运用。语言文字运用则选择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比如说看云、运动让我们心情愉悦等话题,在情境中考查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减少死记硬背。
作为一线教师,面对这样的试题,我会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今后将更加重视课堂质量的提升,注重帮助学生夯实必备知识,提高关键能力,同时也更重视学生思维的训练。我也会思考,如何做一名好的语文老师。带学生大量刷题猜题押题的并不是好的老师,要带领学生用生命去感悟语文的魅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1
海南师范大学
2
黄河科技学院
3
成都锦城学院
历年分数
4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5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6
贵州警察学院
7
郑州财经学院
8
张家口学院
9
西藏农牧学院
10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11
黄淮学院
12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13
安阳工学院
14
济宁医学院
15
武汉商学院
16
新乡工程学院
17
绵阳城市学院
18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19
西安工程大学
20
山西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