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山东省2008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练习样题
2008-03-28
搜狐
关注掌上高考


  语 文

  Ⅰ.命题指导思想

  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依据《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卷考试说明》,不依据某一版本的教科书。

 

  推荐:2008年高考大纲解读
 
  二、命题以高校合格新生应具备的语文素养为依据,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并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

  三、命题注意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联系与区别。

  四、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五、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 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A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四)写 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E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 E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5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均为必做题;第Ⅱ卷为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写作题四种题型,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一、必做题

  必做题为必考内容,共132分。其中:

  1.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

  2.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

  3.名句名篇,共6分。

  4.现代文阅读,共9分。

  5.作文,共60分。

  二、选做题

  选做题为选考内容,共18分。本题给出文学类和实用类两个文本,并分别在文后设置18分的试题。考生任选其中一个文本阅读,并完成所选文本后的题目。

  1.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8分。

  2.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8分。



1 2 3 4 > >> 共 4 页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