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上海:关于2022年普通高考滞留外省(区、市)考生尽快返回本市备考的提示
2022-05-27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关注掌上高考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及上海市2022年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及高考组考防疫工作的相关要求,切实保障广大考生的健康安全,确保考试安全平稳顺利实施,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郑重提醒目前仍滞留在外省(区、市)的考生须于6月4日前(等级考正式开考前14天)返回上海备考,以免因疫情变化而影响参加考试。

  1.尽快返回上海。鉴于当前疫情形势复杂、风险持续存在,考生应尽早了解交通状况,合理安排返程,于5月23日至6月3日期间,主动进行返沪信息登记。其中,本市在籍在读考生通过本人学籍所在学校完成登记、其他考生通过报名所属区招生考试机构完成登记。返回本市后主动如实将行程向报名所属区招生考试机构、考前14天在沪居住地社区(村)居委会报备。尤其是身处目前仍有疫情的省份的考生须尽早返回,为配合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和备考预留出充足的时间。

  2.加强个人防护。考生返程前须提前了解上海市最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出行前健康管理,选择合适交通工具,全方位做好个人防护。考生返回本市后至等级考、高考结束前,无特殊原因应避免再次离沪,如有离沪务必主动报告报名所属区招生考试机构。

  3.做好健康监测。滞留考生须分别于抵沪前2日,以及抵沪后第1日、第3日、第7日、及考前2日,共进行5次核酸检测,同时须将抵沪前和抵沪后共5次核酸检测结果截图及时上报本人学籍所在学校或报名所属区招生考试机构以备核验。

  在沪备考期间应减少外出,考生及共同居住人应注意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域流动、不到人群流动性较大场所,避免因考试人员流动、聚集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等级考和高考考前14天,考生及共同居住人还要做好健康状况监测。若身体出现异常,须第一时间就医,并及时向报名所属区招生考试机构、考前14天在沪居住地社区(村)居委会报告。

  4.加强联络。各区招生考试机构将“一对一”、“点对点”与滞留外省(区、市)考生联系,确认返回安排等有关事宜。考生及家长应保持手机联络通畅,主动与报名所属区招生考试机构联系,如实报告情况,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了解并提前做好考前疫情防控相关准备。

  由于考生个人原因,未主动报告滞留状态、滞留信息造假、拒绝配合信息摸排的,拒绝按规定要求按时返回报考所在地,导致不能参加等级考、高考的,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如故意谎报瞒报涉疫信息,造成疫情传播或扩散,将依法追究有关责任。

  5.其他未尽事宜,均须参照本市最新防疫防控要求执行。考试疫情防控措施将根据疫情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密切关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官网和“上海国子监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以及各区招考机构发布的提醒,及时了解并遵守相关要求。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2022年5月21日

  附件

  各区招生考试机构咨询电话表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00)

序号 区招生考试机构 电话
1 黄浦区 021-63271614
2 徐汇区 021-54361040
3 长宁区 021-62787558
4 静安区 021-62881931
5 普陀区 021-62221298
6 虹口区 021-63063079
7 杨浦区 021-55833009
8 闵行区 021-64921788
9 宝山区 021-66593210
10 嘉定区 021-59528517
11 浦东新区 021-58307991
021-58308120
021-58303406
12 金山区 021-57320091
021-57931325
13 松江区 021-57850137
14 青浦区 021-59205052
15 奉贤区 021-37111508
16 崇明区 021-59623080
17 大屯 0516-87275900
18 梅山 025-56326881
19 张家洼 0531-76811908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 1

    天津工业大学
  • 2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 3

    成都师范学院

    历年分数

  • 4

    山东现代学院
  • 5

    石家庄学院
  • 6

    河北农业大学
  • 7

    河南农业大学
  • 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9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 10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 1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12

    贵州医科大学
  • 13

    成都工业学院
  • 14

    江南大学
  • 15

    昆明城市学院
  • 16

    河北传媒学院
  • 17

    川北医学院
  • 18

    烟台大学
  • 19

    重庆工商大学
  • 20

    陕西理工大学

推荐学校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南大学

中职院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