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中通常所说的“专业”,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有人可能说的是“学科类”,比如说“经济学类”;有人可能说的是“专业大类”,比如说“数学类”,有人可能说的是“专业小类”,比如说“金融工程”。而实际上,在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中,“专业”是按照“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级来进行规范的。
“专业”和“学科”,学科评估对高校专业水平的间接评价
“专业”和“学科”是两个不同的称谓,同时存在于高等学校中。
一般地,“专业”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简称专业目录)的中的专业,主要针对本科教育;“学科”是《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中的学科,主要针对研究生教育。
在2012年新颁布的专业目录与学科目录中的学科门类基本一致,专业目录的“专业类”,与学科目录的“一级学科”也可大致对应。因此,学科评估体系基本体现了专业的情况,学科评估结果,也可以间接地反映某所高校这个专业的办学水平。
专业设置,及文理科报考
1、专业设置:2012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把“专业”按照“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级进行了重新修订,其“学科门类”与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学科门类基本一致,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新增了艺术学学科门类,未设军事学学科门类,其代码11预留。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
另外,新目录将专业分为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两类,并确定了6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分别在专业代码后加“T”和“K”表示,以示区分。
2、专业招生:不同的学科类(专业大类或者专业),会对应中学的文理科设置,招收文科或者理科生。不过,近年来“宽基础,大口径;方向细,深度深”的专业大趋势,以及跨学科的需要,和专业生源多样性的需求导向下,有一些专业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只招文科生或者理科生的限制,变成了文理兼招。一般来说,文科专业,主要是人文社会学科,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理科专业,主要是自然科学学科,涉及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1
武汉科技大学
2
荆楚理工学院
3
常州工学院
4
山东建筑大学
历年分数
5
贵阳学院
6
南京中医药大学
7
银川科技学院
8
南通大学
9
武汉晴川学院
10
云南民族大学
11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12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13
武汉传媒学院
14
贵州中医药大学
15
江汉大学
16
西安工商学院
17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18
晋中信息学院
19
烟台大学
2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