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以象寓意
等风,等雨,也等你
议论文一般以雄辩精警的议论取胜。但写作中若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熔记叙、描写、议论于一炉,可使文句有文采有意蕴,摇曳生姿。
宏大主题作文,不妨换一种笔法,以象寓意,以意构象,在描写——或回放历史,或描写场景,或捕捉形象,有意点染话题,以收“形象大于思想”之效。
一、回放历史,学史明理
宏大主题作文,切忌通篇就是类似于“外交辞令”、“白皮书式”、政论式的语言,有时不妨运用诗性思维,散文笔法,通过回放镜头,再现历史,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聚焦最引人注目的“浪花”,以凸显宏大主题。
例如:
百年芳华,初心如磐。景行不减来时路,关山万里度若飞。
从沧海横流中“觅渡、觅渡”的一艘小船,到时代大江大河中的中流砥柱,到风华正茂的百年大党;从雄鸡一唱天下白,到春天里的故事,到新世纪的钟声,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黄钟大吕……
——全国甲卷满分作文《家国处处舞雩风,青春灼灼应节舞》
仅此几句,就远比“建党大业”“开国大典”“改革开放”等几个历史标签要丰满得多,形象得多,让人浮想联翩。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宛如一幅幅画面,历历在目,扑面而来,俨然凝重的历史浮雕,有质感。巧妙地运用了电影蒙太奇镜头,切换自如;同时景中含情,饱含历史沧桑和民族自信。
二、捕捉形象,寓理于形
宏大主题作文,不必一味追求大笔如椽的议论,有时可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大量捕捉或创设意象,甚至密集列锦,使文章在流光溢彩的画面之中,蕴藉深刻。
例如:
国家、民族的纪念日,往往凸显岁月的浮雕,砥砺未来的征程。
揆诸当下,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建国70周年,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建党一百周年……
这些盛大庄严的纪念日,如同参天大树清晰的年轮,如同百战归来来的老兵满身的勋章,如同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的凝重浮雕,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使人感慨天若有情天亦老,见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津卷《纪念日——告诸往而知来者》
作者善于捕捉形象,运用博喻,“年轮”“勋章”“浮雕”,每一个形象了令人耳目一新,喻体之巧妙,令人击节赞赏。
三、描写场景,历历在目
场景,不同于叙事,也不同于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以人物活动为重心的环境描写。宏大主题作文中,可如拍摄电影一样,适时切换镜头,描写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场景,这样可一举多得,不仅使人物例证丰富,而且画面感极强。
例如:
“挽弓当挽强”,强弓硬弩,箭矢自能百步穿杨。同理,要抵达人生的星辰大海,必须沉潜学问、砥砺才干。
晨光熹微中的朗诵,有披星戴月的晚归,有行色匆匆的脚步,有凝神思考蹙缩的眉宇。那 有十年如一日的闻鸡起舞,秉烛破夜……丰博的学问,便是我们的强弓硬弩。
当然这还不够,他们更有“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的知行合一,更有上山下乡的社会实践,更有“尘埃之微,补益山海”的志愿者和公益活动,更有自觉谛听时代的风雷激荡……他们走出书斋,博物致知,自觉将满腹才学砥砺为经世致用的才干,准备经纬祖国的大地山河,这便是他们的强劲的箭镞。
——全国卷《学如弓弩才如箭,人生自强有三昧》
为了完成写作驱动任务“当代高中生该怎样做”,几乎所有同学都在表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而作者不避那些的三点一线的琐屑校园生活:高中的早自习、晚自习、跑操……大学的社会实践等,校园生活,在作者笔下竟是如此多情,甚至唯美,不觉琐屑,不觉功利,不觉矫情,相反,充满了诗意和情怀。
又如:
实践,在苏轼的竹杖芒鞋下;在李时珍的遍尝百草中;在郦道元的轻舟中流中,在姚鼐信而有征的考据中;在袁隆平的蹲守观察中;在南仁东奔走大山深处之中;在费孝通的对乡土中国的实地考察中……
——联考满分作文《力行近乎仁》
作者为了表现力行、实践的重要性,没有空洞说理,而是入情入境,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古今仁人志士实践、实干的场景,来表现实干兴业、兴邦的主题。“竹杖芒鞋”“遍尝百草”“轻舟中流”“蹲守观察”等场景,画面感很强,而且有动感,使人物呼之欲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1
山东交通学院
2
邯郸学院
历年分数
3
保山学院
4
新疆医科大学
5
唐山学院
6
海南大学
7
四川工商学院
8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9
北京联合大学
10
长安大学
11
六盘水师范学院
12
武汉科技大学
13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
14
凯里学院
15
齐鲁理工学院
16
成都师范学院
17
中国民航大学
18
山东农业大学
19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20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