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学
培育更多优秀的工会学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我们常说工会是职工的“娘家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当好“娘家人”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如何推动工会数字化转型升级?如何优化职工的疗休养工作?如何在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下,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幸福感?要把这些工作做得更专业、更科学、更接地气,就需要一大批熟悉工会基本业务、能解决工会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引领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行家里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学科归属于法学门类、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级学科,工会学专业归属于马克思主义专业类。工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育优秀的“工会学人”。在四年学习中,你要对工会产生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学习中国工人运动史、马克思主义工会思想史等课程;对工会工作的规律性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工会学概论、工会组织与工会实务等课程;还要对某一特定领域的具体工会工作进行思考,学习工会法、工会数字化建设等课程。大三大四阶段,你会和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面对面,将工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未来你可以从事理论研究、教育宣传、服务维护等工作。
无障碍管理
聚焦新时代无障碍事业发展需求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无障碍管理学院)副院长康丽:无障碍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如下特征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专门管理人才:适应我国无障碍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悉无障碍领域相关政策法规、技术规范标准,系统掌握无障碍设施、信息无障碍、无障碍服务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够从事与无障碍业务相关的计划、组织、协调、评估以及培训宣传等工作,具有无障碍理念以及公共精神、博爱情怀。
无障碍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学科基础课程设置思路是以公共管理类课程为主、兼顾经济学、工学(建筑学、计算机学)的相关课程。基于无障碍发展重点领域,开设专业特色强化模块,强化建筑无障碍、信息无障碍、社区无障碍、家庭无障碍、交通无障碍、校园无障碍、无障碍旅游、无障碍影视等相关领域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就业领域很广泛,例如,在政府无障碍环境建设部门,从事无障碍产品与服务经营的企业单位以及开展无障碍相关研究、服务等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家庭教育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院长陈辉:2023年,中华女子学院将面向全国首次招收30名家庭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旨在培养具有公益意识、创新精神,具有以提升儿童和家庭福祉为本的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尊重与关怀不同类型家庭、具备扎实的家庭教育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熟悉家庭教育政策法规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按照家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规划,我们将开设10门核心课程。在实践方面,我们与中国儿童中心、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等相关机构签约,建立了一批高质量的家庭教育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沟通协调、团队合作能力,环境适应,自我成长能力,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家庭教育服务与指导活动和开展相关培训的能力等。
目前,家庭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工作管理机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媒体、家庭教育服务与培训机构等。
孤独症儿童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李拉:孤独症儿童教育专业成为国家21个新设本科专业之一。这个新专业旨在面向孤独症专门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特殊儿童康复机构、残联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当代孤独症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扎实掌握以孤独症为主的特殊儿童发展和教育理论,具备对孤独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儿童开展课程教学及其他相关教育服务的基本技能,富有博爱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在课程设置方面,聚焦基础教育阶段的孤独症儿童,课程体系基本架构包括:孤独症儿童心理、孤独症儿童教育评估、孤独症儿童课程与教学、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等。在就业方向上,主要是全国的特殊教育学校、专门的孤独症教育学校、普通学校及康复机构等。
金融审计
培养“金融+审计+大数据”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审计专业负责人王家华:金融审计专业是新增专业中唯一的经济学金融学类专业。南京审计大学也是全国第一个获批开办该专业的学校,新专业于2023年9月开始招生。本专业依托审计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及金融学、审计学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遵循学科专业复合发展的思路,积极推动专业交叉复合。
金融监督和金融风险管理领域过去招聘的都是金融专业或审计专业毕业的人才,既懂金融又懂审计的交叉复合型人才长期匮乏。而金融审计专业顺应经济金融新形势、国家审计事业多学科发展趋势,通过与金融学、审计学、统计学、大数据等方面知识融合,注重思政教育引领,围绕OBE教育理念(成果导向教育),强化实习与实训环节,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结合,创新专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致力于培养系统掌握金融审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够运用金融审计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专业胜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良好沟通能力,契合未来金融审计领域发展需要的“金融+审计+大数据”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
资源化学
学科交叉融通促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张慧、鄢红:在“双碳”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资源转化利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化学工作者逐步将研究重点转向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合理、高效及洁净的资源转化和利用问题,形成了化学学科与生态环境、化工材料、工业经济及管理等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的新兴研究领域——资源化学。
学习资源化学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三方面特质。一是具备深厚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情怀,有志于从事科技创新、绿色产业开发、全球治理工作;二是具有理工融合、学科交叉知识背景,掌握扎实的化学及化学与资源交叉领域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三是具有系统性思维,具备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资源化学及相关领域科研实践和生产实际中复杂问题的能力。
资源化学专业具有新工科特征,涉及多个学科。相关高校在专业建设中,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体现“厚理”(数、理、化以及信息科学)基础;实践环节体现“强工”导向,即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资源化学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在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也可以选择在化学、化工、材料、环境、生命、能源、信息、医学、药学、轻工及军工等企事业单位就业,或在化学与资源交叉领域如盐湖资源有效利用、生物质转化与高效利用、稀贵金属资源高效利用等方向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
数据科学
应对不断变化的数据科学挑战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孔令臣:北京交通大学数据科学专业属于“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及坚实的数据科学基础的学生,探索建立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
数据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广泛的学科领域。学生将学习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基础知识,掌握数据科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他们将深入学习数据建模和数据分析的理论和技术,熟悉数理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基础知识,熟知常用算法。此外,他们还将学习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处理和数据库管理等与数据科学密切相关的技术,熟练使用SAS、SPSS、R等统计分析软件,精通至少一门编程语言(C、Java、Python、shell)。同时,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熟悉多种操作系统开发环境,能够在实践中应对复杂的数据科学问题。通过项目实践和实习经验,学生将获得实际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他们将学习如何有效收集和清洗数据,并运用统计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模型构建和预测。
数据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在科研机构或高校继续深造,从事数据科学相关的科研工作。他们可以参与大规模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处理,研究新的数据建模和分析方法,推动数据科学领域的创新。此外,毕业生还可以在各个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就业,如交通、金融、工业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数据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乐观。
地球系统科学
开辟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新局面
清华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罗勇:地球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生物、生命系统和人类本身)组成的作为整体的地球。地球系统科学是以研究全球变化为目的的多学科交叉新兴学科,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和前沿方向。
在传统上,通常所说的地学是一个很大的学科门类,包括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空间科学和环境科学等。这些分支学科从不同侧面研究地球,都拥有悠久辉煌的学科发展历史。
地球系统各圈层之间通过动力、物理、化学和生物基本过程发生着广泛深刻的相互联系和耦合作用。特别是当前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此外,全球变化还包括平流层臭氧损耗、生物多样性损失、水循环系统和淡水供应的变化、土地退化以及对食物生产系统的压力、海平面上升、高致死性传染病暴发等。妥善应对全球变化及其引发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大任务,事关全人类的长远利益。这些新需求、新挑战促使国际科学界不断深化对全球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认识,为应对全球变化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
地球系统科学专业要培养的,是能够引领世界相关力量共同应对全球变化挑战的年轻人。这不仅是其独特的力量,也是其肩负的特殊责任。该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乐观。相关部委对地球系统科学专业的学生有较大的需求。此外,国际组织、可再生能源、保险和灾害预报相关公司此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生物统计学
服务大健康数据分析
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海燕:生物统计学作为教育部审批开设的新专业,于2023年秋季正式开始招生,目前该专业除广东医科大学外,仅有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海南医学院获得了招生许可。生物统计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相关的计算机与大数据挖掘技术,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同时具有一定的生物医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知识,能够胜任生物医学领域统计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擅长大数据挖掘分析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依托本科生导师制开展生物统计学精英教育和个性化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将科研融入教学和实践,以项目需求引领专业学习,提高学生统计应用能力。毕业生升学可攻读国内外各大学或科研院所的生物(或医学)统计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公共卫生等方向的硕士学位;毕业生就业可选择药监局、卫生健康局、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国内外制药企业、CRO公司、综合性医院、卫生信息中心、金融分析机构、市场调查公司以及统计研究机构等。
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
擦亮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学院副院长聂丽平:近年来,我国构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21年正式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也正在进一步建设完善。2023年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环境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完成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建设任务,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关键在人才。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使命担当、宽厚基础、知行合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了解国内外国家公园相关领域发展趋势,系统掌握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熟悉国家公园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具备服务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意识与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领军人才。
在培养方式上,该专业将采取梁希实验班、本科生导师制、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的模式;实施科教融合,设置科研创新实践类学分,支持并鼓励深造,保研率约40%;在课程设置上,开设国家公园管理、国家公园规划、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自然体验与自然教育、国家公园监测、景观与遗产管理等核心课程。
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在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领域从事建设管理、生态保护与修复、监测监管、社区发展、自然教育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数字人文专业
新时代人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院长满全:在加快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发展人文学科、构建人文学科数字环境、推动人文学科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成为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大问题。鉴于此,202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在长期积累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成功申报全国首个数字人文本科专业。该专业是计算机科学和人文科学深度融合所衍生的新学科,它以计算机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领域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数字人文普遍规律、构建数字人文理论体系、开发计算机程序和数字人文产品,培养既掌握数字技术又有人文情怀的创新人才。
数字人文以产教研融合为专业定位,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服务三位一体。主要面向三大领域:一是面向计算机科学领域,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软件研发能力和对计算机科学、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元宇宙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二是面向人文科学领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培养学生利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解决人文学科问题的能力;三是面向交叉学科领域,培养学生利用数字技术设计、开发和应用数字产品的能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1
华北科技学院
历年分数
2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3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4
河北美术学院
5
贵州医科大学
6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7
枣庄学院
8
黄河交通学院
9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10
天津财经大学
11
武汉文理学院
12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13
信阳学院
14
南京理工大学
15
山西财经大学
16
武警警官学院
17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18
山东现代学院
19
保定理工学院
20
西安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