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安徽:2022高考共报名考生60.1万人
    2022-06-06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2022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8日举行。全省高考共报名考生60.1万人,比上年增加近6万人,由于高职分类考试被录取的13万考生不再参加统一高考,实际参考人数约为47万人,较上年增加约4万人,其中文科18.3万人,理科28.8万人(含少年班0.1万人)。全省16个市共设93个考区,323个考点,15947个考场,并按规定安排备用考点和备用考场。

      围绕“应考尽考、安全平稳”目标,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部署要求,在各有关单位的协同支持下,一体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和考务组织工作,共同努力为广大考生创造良好考试环境,确保考试平稳顺利。

      一是抓严疫情防控,确保考生健康赴考。省招委、省教育厅、省卫健委联合编印教育考试疫情防控指引(2022版),明确考试全流程疫情防控要求和不同场景的应对措施。严格落实“四方责任”,推动各地将高考组考防疫列为属地疫防指挥部重点工作,制定高考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并贴近实战开展演练;同时,落实疫防副主考,按照要求设置各类功能场所、备用考点和特殊考场。发布疫情防控须知和系列温馨提示,持续通过后台加强考生安康码等健康监测,督促安康码异常考生及时完成转码。指导各地持续摸排考生位置信息,督促报考点之外的滞留考生及时返回,确保顺利参加考试。

      二是精细考务组织,确保考试平稳有序。编制印发《高考考务工作手册》,开展省、市、县、校多级考务培训。启动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升级建设,升级考场内手机信号屏蔽仪,确保提升屏蔽效果。做好考点考场编排,并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备足备用试卷和听力光盘,精心安排备用考点、考场。各地认真开展疫情防控准备、试卷保密室和考务准备情况自查,严格进行外语听力考试设备检测和日常监测,切实做好组考防疫各项准备工作,保障考试有序顺利进行。

      三是净化考试环境,确保考生安心应考。省教育考试联席会议制定《高考安全工作方案》,全力推进“高考护航”行动,协同开展“手机作弊专项治理”,切实净化考试环境。深入开展教育系统诚信考试教育,维护良好考风考纪。省招委、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制定印发高考宣传工作方案,部署高考宣传工作,及时准确发布考生应知须知信息。梳理排查考试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应对防范预案。成立高考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应急机制,组织全省高考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考试过程的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科学高效,营造良好考试环境。

      四是优化考生服务,营造和谐招考氛围。通过官方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招生考试政策信息和考试须知、防疫要求等温馨提示信息;强化考生心理疏导,减少疫情对考生的影响。各地进一步加强对考点周边、考生驻地的安全检查和食宿卫生排查,做好禁噪工作,加强对重点时段交通引导疏导,为考生提供帮助。各级考试机构还将为两百余名身体残疾考生平等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建立省市县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等多方宣传矩阵,广泛开展招考政策宣传,协助在皖招生院校做好招生宣传,为考生和家长全面了解高校信息提供方便;同时,积极加强与高校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招生计划,为我省考生进入理想大学争取更多机会。

      高考结束后,将随即进行网评工作。今年评卷工作继续在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4个评卷基地和省考试院进行。全省将从高校和高中一线选聘评卷教师近3000人。预计于6月24日公布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和考生成绩。

      此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考试也将在高考之后陆续进行。今年中考全省九年级报名考生73.47万人,比去年增加6.4万人;八年级报名74.74万人,比去年减少1.49万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省报名考生40.96万人,比去年增加1.21万人。

      随着招生季的来临,各种骗局将陆续登场,比如有不法分子通过发送木马短信、假冒招生工作人员、宣称掌握内部大数据精准填报志愿等方式骗取家长钱财。省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明辨网络陷阱,提高诈骗“免疫力”,不泄露个人信息和银行账号,不透露考生个人信息,不轻信、不点击不明链接,谨慎识别各类虚假招生信息。

      省考试院将于6月10日起开通10路高考咨询热线,接受广大考生和家长咨询,并继续通过官方网站(https://www.ahzsks.cn/)和微信公众号(ahsjyzsksy)及时发布招考政策及相关信息,请大家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推荐学校

      中职院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