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内蒙古大学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21-12-15
    内蒙古大学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内蒙古大学创建于1957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学校于1962年招收研究生,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高校(“一省一校”),2016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一流大学建设支持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建校以来,内蒙古大学践行“求真务实”的校训,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形成了“团结、严谨、求实、奋进”的优良校风和“立足边疆、面向全国、育人为本、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培养各类人才17万人,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高级领导干部、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和各行业的骨干力量,有4人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校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另有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级重点研究平台;95个本科专业,4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西部卓越基层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学校。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办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

      1. 办学目标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内蒙古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求真务实”校训,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扎根边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为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北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致力于培养崇尚真知,追求卓越,具备健全人格与强健体魄、宽厚基础与创新能力、全面发展与个性魅力、全球视野与责任担当,促进地区进步、时代发展的带头人与骨干人才。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现设本科专业95个,分属11个学科门类,包括哲学1个、经济学4个、法学6个、教育学1个、文学10个、历史学3个、理学13个、工学25个、农学1个、管理学12个、艺术学19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6个、自治区品牌专业48个。

      专业设置所属学科门类情况一览表


      (三)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3424人(不含满洲里学院,下同),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947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444人,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3850人,普通全日制专科生1561人,预科生190人,留学生432人(其中本科生213人、硕士研究生128人、博士研究生91人),普通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9.13%。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

      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实际录取本科生3475人(含预科生190人),其中区外招生1173人,区内招生2302人,区外生源占33.76%;少数民族学生999人,占28.75%。

      学校在各省第一志愿投档满额率均为100%。自治区内普通文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制线72.05分,普通理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制线109.61分,蒙授文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制线78.97分,蒙授理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制线116.23分;区内考生第一志愿专业录取率100%;新生报到3447人,报到率99.19%。

      二、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1. 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高端人才发展战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制定实施“骏马计划”“学术人才引进办法”等制度,构建了引育并举制度体系,师资队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制度体系竞争力和人才吸引聚集力得到系统增强,高端人才引育取得新突破,全职引进“杰青”胡薇、柔性引进法国药学科学院院士张勇民等学科带头人,一批青年英才快速成长并在学界崭露头角,国家级创新团队、“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杰青”、“优青”、“青千”等高端人才建设取得新突破,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实现由“聚集优秀博士”向“引育高端人才”的转变。

      2. 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

      2021年,学校有教职工2152人,其中专任教师133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745人(其中正高级287人、副高级458人),占56.02%;讲师及其他中级555人,占41.73%。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1234人,占92.78%(具有博士学位的954人,占71.73%,其中校本部具有博士学位的913人,占76.27%)。年龄结构方面,35岁以下的教师209人,占15.71%;36-45岁的教师555人,占41.73%;46岁以上的教师345人,占25.94%。学缘结构方面,具有外校学缘的教师935人,占70.30%。

      学校现有从事实验教学、实验技术和实验管理人员38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12人,占54.50%;中级职称的168人,占43.18%;具有博士学位的248人,占63.75%;硕士学位的56人,占14.40%;年龄在45岁以下的170人,占43.70%。

      学校现有思想政治工作人员192人,其中,专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3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1人,占32.35%;中级职称的21人,占61.76%;具有博士学位的25人,占73.53%;硕士学位的8人,占23.53%;年龄在45岁以下的19人,占55.88%。专职党务工作人员69人,年龄在45岁以下的24人,占34.78%;专职辅导员89人,年龄在40岁以下的76人,占85.39%。

      学校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103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67人;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7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奖28人,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8人,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9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2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人;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研究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15个,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14个、教学团队26个。1个团队获得“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人被中宣部授予“最美支边人物”称号,4人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3. 生师比

      2021年,学校有专任教师1330人,外聘教师241人。折合教师总数1450.5人,折合在校生总数29747.1人,生师比为20.51:1。

      4. 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情况

      贯彻落实《内蒙古大学关于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2020—2021学年应授课教授258人,实际授课246人,占95.35%;共开设课程2206门、4615门次,其中教授授课567.04门次,占总开课门次数的12.29%;主讲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授136人、176人次。

      (二)教学经费投入

      2020年,安排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4270.56万元,生均3083.44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2656.24万元,生均1917.86元;本科实验经费128.26万元,生均92.61元;本科实习经费98.79万元,生均71.33元。

      (三)教学设施建设及应用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1385917.43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59.17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61847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积86447平方米(其中智慧教室面积1889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5.45平方米。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122676平方米,生均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5.24平方米。

      教学科研仪器资产总值115909.20万元,年度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8916.81万元,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占8.33%,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90万元。

      图书馆2个,建筑面积4352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357.03万册、电子图书765044册、电子期刊76089册,生均纸质图书120.02册。有体育教学场馆128个,其中体育馆2个,标准化操场2个。运动场面积70758平方米,体育馆面积24008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92656平方米,学生食堂面积27874平方米。较好地满足了学校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和生活的需要。

      校园网络条件得到历史性改善,建成覆盖全校的高速校园无线网络和校园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容量达43T,教学科研数字化资源日益丰富,现有网络课程资源5748套。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深入实施《内蒙古大学新时代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与建设方案》,统筹推进校级重点立项专业建设,推动8个专业开展“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改革。按照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要求,组织1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编制三年建设规划,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组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完成自我评估。获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3项。

      2020年,新增古典文献学专业,本科专业总数达到95个,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汽车服务工程、管理科学、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专业未招生;申报新增监察法学专业。2020级开设辅修学士学位专业6个,录取学生378人。

      (二)课程建设

      深入实施《内蒙古大学新时代本科课程建设方案》,调整优化课程内容结构,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着力提高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是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把思政课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严格开设开好思政课各门必修课,统筹开设“四史类”思政课选修课,把《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作为“形势与政策”课必修教材,覆盖全体大学生深入讲解,不断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计划”获教育部 120 万元经费支持。2020—2021学年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堂126个,开设“四史”类通识教育选修课6门。

      二是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制定《内蒙古大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大力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格局构建,成立内蒙古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立项建设第三批课程思政示范课 44 门,举办第一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

      三是全面推进课程建设,优化内容结构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课程考核机制,实施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优化备课、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合作性学习、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必要环节,提高关键环节教学质量。持续开发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立项建设第十批通识教育选修课13门,使学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总量达到284门。立项建设线上一流课程6 门、混合式课程31门、英汉双语课程 8 门、全英文教学课程 3门、国际平台在线课程 3 门。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 门,占全区获批总数的 1/3,获批首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45门,上线学习强国平台课程1 门,《基础英语》教学团队获全国混合式外语教学优秀案例二等奖。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持续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革命,重点支持校内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推进智慧教室建设。制定《内蒙古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24门,在线课程顺利上线8门,进行线上教学课程运行21门,引入在线通识教育选修课24门。

      2020—2021学年,学校开设课程2206门、4615门次,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91门、1259门次,通识教育选修课212门、402门次,专业核心课610门、873门次,专业类基础课380门、884门次,专业方向课885门、1138门次,科研训练与综合性实践28门、59门次。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生选课14039人次(其中在线课程46门、103门次,学生选课1399人次)。

      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精彩一课”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18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87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45门。

      (三)教材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材选用工作,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关于教材工作的相关精神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教材相关文件精神,加强党对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教材管理体制,形成系统完备的规章和科学规范的机制;印发《内蒙古大学教材管理实施细则》《中共内蒙古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课程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作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工作的通知》等配套制度文件,健全分级审核的教材管理制度;实施“基层教学组织审查、学院教材审读小组审读、学校教材审核专家委员审议、学校教材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四级教材选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材选用程序,全面加强教材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审核,坚持“凡选必审”。

      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选用教材总数1391种,其中共有139门课程选用“马工程”重点教材59种,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率 100%。组织6名教师参加自治区教育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培训。

      (四)课堂教学

      按照《关于加强课堂教学建设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人才培养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严格课堂教学纪律,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规范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牢固树立教师是所授课程教学质量和指导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责任人观念,明确教师课堂教学纪律、教书育人的职责和行为规范。坚守课堂教学纪律,加强教师调停课管理,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把控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严格设置主讲教师资质条件。

      2020—2021学年,开设理论课教学课堂4340个,其中在线理论课堂110个(通识教育选修课课堂103个、通识教育必修课课堂7个),线下理论课堂4230个。线下理论课堂中,小于等于29人课堂901个,占21.30%;30—79人的课堂2800个,占66.19%;80—119人的课堂351个,占8.30%;大于120人的课堂178个(其中通识教育课必修课课170个,含形势与政策课课堂121个),占4.21%。

      (五)实践教学

      学校不断完善以贯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主线,以课内与课外相互衔接、校内与校外相互补充为途径,以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实践训练和创新实践训练为层次,以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为平台,以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为内容的“一条主线、两种途径、三个层次、四类平台、五项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

      进一步加强本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实验室建设。开展全校性本科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专项检查3次,对安全隐患形成台帐并积极认真整改,全年查出校级安全隐患203个,整改203个;完成并向教育部提交《2020年度教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检查工作总结》;参加全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网络培训86人次;向2020级本科生发放《学生实验安全手册》3461册;投入445万元进行实验室建设。

      2021年,学校开设各种实验课程351门,其中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171门,课内含实验项目的课程180门。开设实验项目1456项,开出率100%,其中验证性、演示性实验418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824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占开设实验项目的56.59%。全年承担实验教学339464人次数,完成实验教学3874816人时数,投入专项经费165万元用于实践教学运行补偿经费。

      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建设。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0门。2020—2021学年,推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5门,投入经费210万立项建设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门。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1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117个。

      (六)毕业论文(设计)

      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切实加强选题、开题、研究、撰写、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强化指导教师责任;严格实行论文查重制度和论文盲审制度,确保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继续使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检测,加强校内专家评阅、增加校外同行专家评议环节,随机抽取386篇论文参加校外专家盲审,检测毕业论文3887篇,通过率98.74%。坚持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制度,2021年评选优秀论文137篇。

      (七)创新创业教育

      充分发挥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的示范引领作用,立项校级“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13门;举办创新创业专题培训11场,区内外高校师生参加培训1411人次。

      着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持续实施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2021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1项,参与学生229人,投入经费131.8万元;获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74项,参与学生326人,投入经费49万元;立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41项,参与学生2328人,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覆盖率达到66.99%,投入经费176.2万元。入选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2项。2020年获批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专项建设经费20万元。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年会先进工作事迹1项、优秀案例1项。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评出项目团队103个、学生601人次,获奖20.4万元。

      组织完成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省赛、国赛各项工作,组织校赛项目786 个,组织39支红色筑梦之旅团队赴革命老区、乡村、西部地区开展相关活动。获国赛银奖 1 项、铜奖 3 项,省赛金奖 7 项、银奖 8 项,实现了国赛银奖零的突破。

      本科生在国际、国内各类大学生课外重要学术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2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92项(含国家级特等奖 1 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34项),自治区级奖励228项(含特等奖 14项、一等奖 66 项、二等奖59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获软件著作权16件,发表学术论文118篇,其中被SCI收录13篇,CSCD收录6篇。

      (八)合作与交流

      学校与国(境)外的106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师生国际合作交流日益扩大和深入。选派8名本科生赴国外参加交流学习,其中蒙古国6名,俄罗斯2名;选派4名本科生到南开大学插班学习,受疫情影响,上述12名学生通过线上学习。与兰州大学、辽宁工业大学签署了本科生人才培养备忘录。

      (九)教学改革与研究

      1. 创新机制体制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师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创新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强化学生创新实践体验,深入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学+教+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体制,推动学生学习模式转变。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实施学分制、三学期制、主辅修制、转专业制、选课制、实验室开放制,开展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科研训练项目,充分发挥三学期制的育人功能,建立按学期毕业审定机制。建立课程开放机制,鼓励学生按“单一课程”“课程模块”“课程串”等方式跨学院学科选修其他本科专业专业基础课和主干核心课,鼓励优秀学生选修本专业研究生专业课,所选课程学分可以冲抵通识教育选修课相应类别课程学分或专业选修课学分。修订转专业实施办法,扩大接收转专业学生比例,放宽转专业学生年级,充分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

      2. 积极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举办一流本科建设与管理培训会、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培训会、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培训会、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培训会等,承办自治区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讨会,组织教师参加世界慕课大会、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自治区高校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会、第五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等,推动教师教学创新。依托首批9个校级本科虚拟教研室,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交流活动,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重点增强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推动教师教学创新,组织学校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自治区大赛选拔赛,推荐3个团队参加自治区决赛,获自治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3. 扎实推进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必修环节,完善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开设体育类通识教育选修课 22 门次,加强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开设人文修养与艺术鉴赏类通选课 107门次。持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识教育必修课2门次,推进国家安全教育,开设《解码国家安全》在线通识教育选修课2门次。

      4. 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2021年,投入经费1500万元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本科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现有在研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产学研合作项目73项,获批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项目24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2项、申报202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2021年度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9项、自治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

      (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1. 按照教育厅《关于在春季学期开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课程的通知》要求,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调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学校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课程建设问题。在教育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基础上结合《中央民族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梳理出八大专题,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讲义,顺利完成春季学期教学工作。

      2.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的法定要求,加强授课语言文字规范管理。思政课全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全部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依托通识教育系列课程,稳步推进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设全校通识教育必修课《大学写作》,强化学生写作实践,以写促能;开设《言语表达与有效沟通》《语言表达与思维训练》《社交与礼仪》等系列课程,有效提升本科生国家通用语言沟通能力;开设《汉语与中国古代文化》《汉字文化》《书法艺术》《汉语民俗词语与民俗文化》等系列课程,强化学生优秀语言文化传承教育。

      3. 常态化组织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2020—2021学年共有2213名学生参加考试,口语考试通过率47.92%,笔试通过率72.82%,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掌握能力和使用水平。加强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站建设,有计划开展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工作,每年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各开展一次普通话水平培训和测试,每次培训测试师生均在1000人以上,合格率在90%以上。强化民族预科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专业方向引导、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团学管理,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180名民族预科生顺利完成学业分流至34个通用语言文字授课专业学习。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健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2021年在普通文科、普通理科生源招收蒙古语言文学专业25人,少数民族预科班10人。

      四、专业培养能力

      (一)专业概况

      坚持综合改革、优化结构、分类发展、分层建设、示范引领、整体提升的专业建设原则,瞄准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人才需求,统筹利用学科、师资、绩效、科研、思政、资源配置以及内部管理等措施,建立和完善本科专业综合改革机制。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三级”专业认证要求,对照定性要求和量化指标,认真梳理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评价保障体系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不足,优化资源配置,及时补足发展短板,全面加强专业建设,促进本科专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学校按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进行分层专业建设,16个国家级、18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8个自治区品牌专业等优势和特色专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学校其他本科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二)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培养规格和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结合学科专业性质、特点和优势,制定了可衡量、可达成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充分考虑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和国家、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充分反映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学生毕业后发展预期等,具有国际视野,体现前瞻性和引领性。

      (三)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内蒙古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系列文件和全国教育大会等系列会议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修订并实施201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第一,遵循本科人才培养规律,深入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学+教+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科专业类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科学合理设定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规格,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跨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成长成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推动本科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跨学科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成长成才教育贯穿专业教育全过程。将课程思政、创业基础、劳动教育、第二课堂等纳入教学计划,鼓励学生按“单一课程”“课程模块”“课程串”等方式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完善由通识教育课、专业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科研训练与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等五个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在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础上,提升培养目标和规格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深层次创新教学模式,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课程、知识、能力、培养过程、教学模式、学业考核等环节质量标准和结构性质量标准,构建可衡量可评价的质量指标体系,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五)专业建设保障机制

      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引育并举制度体系、加快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多措并举为专业建设提供师资保障。先后制定《关于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基本教学制度,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切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定期评选校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和教学团队,重点表彰在教学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学校专任教师数量由2015年的1107人提高到2021年的133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由578人提高到745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由927人提高到123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54人,占比提高18.40%;具有外校学缘教师由536人提高到935人,占比提高20.88%。近五年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比例均在90%以上,平均95.51%。

      学校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的需要,将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和教学研究与改革经费全部足额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为专业建设提供条件保障。2020年,拨付本科专业建设经费1032.5万元、本科课程建设经费596.6万元、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经费56万元、本科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经费445万元。

      (六)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

      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模式,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典型做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特色经验,赢得了社会良好反响。

      一是积极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以项目立项为抓手,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体系。2003年,学校开始设立“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计划”项目,截至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累计投入经费3818.17万元,立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4991项,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634项、自治区级创新创业项目418项,指导教师参与5156人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比例由2003年的11.84%增加到2021年的64.69%。超过一半的本科生受到创新选题、立项申报、课题实施、创新探索、成果撰写等全方位独立系统的创新训练,其中部分学生开展创业训练或创业实践。

      二是大力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学校不断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需要,将所有本科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均面向学生开放,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学科竞赛的有效开展。

      三是大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效指导。学校为每个创新创业项目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共有582名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并建立导师库。有6名导师入选首批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经过长期建设,学校已拥有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

      四是完善机制体制,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创新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机制体制,出台一系列文件,建立项目申请评审制、导师制、检查验收制、优秀项目评选制等项目管理制度,有效促进项目研究顺利开展。建立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开展创新创业奖学金、“创新奖”、“创业奖”评选,在推免研究生中创新成果平均学分绩点加权等一系列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七)第二课堂育人

      2020—2021学年,组织开展各类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内容,繁荣校园文化。开展各类型第二课堂活动1410项,参与94916人次。其中学术创新类264项、美育体育类738项、思政教育类235项、公益实践类173项。数据管理后台信息不断丰富,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多样化、全面化记录,通过数据分析能够为学校进一步完善“第二课堂”内容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八)学风管理

      发布《内蒙古大学党委关于加强学风校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机制,完善保障体系,营造环境氛围,培育优良学风。

      一是抓顶层设计,学校成立学风校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长效机制,强化组织领导;

      二是抓思想教育,针对新形势下学生思想实际,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通过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及时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特点,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完善学涯规划;

      三是抓制度落实,落实《内蒙古大学学生管理规定》,严格课堂教学制度,强化课堂教学工作责任制,严格课堂纪律管理,规范日常行为;

      四是抓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党支部和团支部建设,构建“班团一体化”模式,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五是抓典型宣传,充分发挥学生中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健全完善学风建设的评价激励机制,发挥引领作用;

      六是抓个体转化,加强学生分类引导,重点做好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及心理存在问题等特殊学生群体的转化和帮扶工作,注重帮扶成效;

      七是抓氛围营造,充分利用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学风建设成果,开设“学风校风建设”专栏,促进风气转变;

      八是抓平台构建,搭建素质发展平台,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各类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发展空间;

      九是抓部门协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强化管理育人,不断深化服务育人,形成工作合力。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学校不断推进“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领导小组,把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作为学校重大战略和改革任务。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专题研究,书记、校长和分管校长经常性研究本科教育工作,确定本科教育基本方针、发展路径和重要举措,切实把本科教育作为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加强优质教育资源有效集成和配置,严格实施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有关规定。2021年投入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经费4714万元,其中1910万元用于建设本科教学实验室7个、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1个。

      (二)严格教学过程管理

      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把控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严格设置主讲教师资质条件,对81名外聘(兼职)教师进行了审批备案。加强教师调停课管理,备案教师364人调停课667次。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加强学生学业预警管理,对学业未达到规定的27名学生进行退学试读警示,33名学生进行留级限读试读警示,146名学生进行跟班限读试读警示。

      (三)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并不断完善由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院系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院教授委员会、教学督导员、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本科教学管理组织体系,为本科教学质量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学校现有各类教学管理人员14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50人,占35.7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01人,占72.14%。学校教学管理队伍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能够满足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要求。学校聘请21名热心教学督导工作、为人公正、工作责任心强的退休教师担任校级教学督导员。学校设有由8人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152位教师组成20个学院的教授委员会。

      (四)加强质量监控与质量改进

      学校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质量监控从关注质量结果转移到重视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常规工作常抓不懈,促进教学工作不断规范。

      一是完善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和巡考制度。2020—2021学年,学校领导听课48人次,处级干部听课504门次;学校领导巡考38人次,处级干部巡视209人次,学院领导巡考2873场次。

      二是加强日常教学检查与督导。教学检查贯穿学年始终,坚持每学期三次常规教学检查,学期初重在新学期教学秩序稳定,学期中关注教学侧重点进行专项检查,学期末重在期末考试工作。2020—2021学年督导听课192门次,抽查试卷198门次,对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安排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期末考试考场全部进行了巡查;督导室通过听课看课、抽查试卷和毕业论文、巡考、组织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日常教学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撰写和发布《教学督导报告》5期,督促学校有关部门、相关学院、教师及时整改、解决问题或弥补不足。

      三是每学期第二周组织召开全校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听取和了解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向学院反馈领导干部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学院研究解决。

      四是持续开展学生评教工作,进一步优化学生评价教学体系。继续利用麦可思教学质量评价平台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全过程评价,逐步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教与学”的评价。2020—2021学年期中、期末评价教师4113、4069人次,参评学生181345、193113人次,参与率75.81%。对评估得分较低、学生意见较大的教师,要求学院开展“教学帮扶”,帮助教师查明情况,分析原因,改进教学。学校将教学检查结果、教学评价结果作为核拨学院岗位津贴总额、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奖评优和个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

      (五)分析利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

      学校历来严格组织开展《高等教育基层教育统计报表》《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系统》以及其他高等教育相关统计报表的填报工作,对影响学校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各项核心指标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和分析。2020年采用教育部评估中心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3.0版系统进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形成了《内蒙古大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编印了《内蒙古大学2020年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手册,对即将突破预警标准的指标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习满意度

      2020届本科毕业生对学校总体满意度96.10%,对学校教学满意度94.90%。

      (二)本科生毕业率

      2021年应毕业本科生3380名,准予毕业3271名,毕业率96.78%;授予学士学位3231名,学位授予率98.78%;授予双学士学位365人,占应毕业学生的10.80%。

      (三)大学英语过级率

      2021届毕业生2657人(外语类、蒙古语授课、艺术类专业除外),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2289人,通过率86.15%;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1021人,通过率38.65%。

      (四)攻读研究生

      2021届毕业生中有1047人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中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418人,各专业平均升研率32.01%,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平均升研率61.08%,其中生物技术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升研率68.29%。升入“双一流”高校、“双一流”专业、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437人,国外高校43人。

      (五)毕业生就业

      2021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68.68%,研究生升学1047人(含出国留学43人),占31.99%;政府机关、事业单位259人,占7.92%;各类基层项目就业60人,占1.83%;企业就业582人,占17.79%;部队就业8人,占0.24%;灵活就业199人,占6.08%;自主创业10人,占0.31%。

      (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

      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100%,其中很满意的 44.60%,满意的55.40%。

      七、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措施

      (一)存在问题

      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工程,学校夯实这一基础工程还面临严峻挑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需持续深化;学科专业规模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保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广大教师投入并创新教学的内在活力需要进一步激发;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下一步工作方向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完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立健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构建实施一流本科创建计划,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革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构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有效集成和配置,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结合国家紧缺人才预警,优化专业结构。对标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三级认证”“四新专业”“六卓越一拔尖”和新一轮审核评估目标要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打造一批具有领先优势、特色鲜明的一流本科专业。对标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目标要求,推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定期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多学科融合、产教融合、本研贯通的课程体系。加强主干核心课建设,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改革教学内容,提升学业挑战度。加强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强化教材编写审查和遴选使用管理。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综合型实验、创新性实验课程质量,推动科研创新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加强教学质量常态化监测,建立集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于一体的多维度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加强课堂参与和课堂纪律考查,严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健全学位授予质量把控机制。建立教授开放日,健全导师制。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和个性化指导服务,构建“全员参与、全程引导、全面服务”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

      2. 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持续优化“以学生为中心,学+教+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项目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着力点,深入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开展双学位、主辅修、微专业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机制。持续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充分发挥“互联网+”“挑战杯”等大赛引领作用,强化科研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拓展实践实习基地的数量、类型和层次,推动校地、校企、校所等深度合作,引导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完善学分互认相关制度,建立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创新、交叉、开放、共享的运行模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推荐学校

      中职院校
      相关新闻